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生物基因人才》基因編輯專才崛起,生物百病可望迎刃而解

未來人才/精準健康類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謝祐安
user

謝祐安

2024-10-17

瀏覽數 40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農業科技、資訊工程、生物醫學等人才跨域合作,成為生物基因人才的關鍵。黃菁慧攝
農業科技、資訊工程、生物醫學等人才跨域合作,成為生物基因人才的關鍵。黃菁慧攝
聽遠見

本文出自2025未來人才關鍵報告

未來想應對氣候變遷、糧食危機及傳染病防控等挑戰,將得融合科技、生物技術及大數據等技術,農業科技、資訊工程、生物醫學等人才跨域合作,成為關鍵。 

智慧農業與永續技術產業 

在AI、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協助下的農業管理系統,將能提高農作物生產效率,並減少資源浪費、環境汙染,以及降低傳統農業的碳足跡,同時推動全球糧食安全。因此相關專業,備受需要。 

未來職務
 
智慧農業工程師  設計開發智慧農業系統,結合物聯網、機器學習和感測器技術,優化作物種植的過程和資源利用。  
數據驅動的農業顧問  通過大數據分析,提供農業經營者作物選擇、病蟲害防治及資源分配的最佳方案。 
對應科系
 
生醫工程系  
公共衛生系  
資訊工程系

疫病防控與生物科技產業 

未來隨新興傳染病的頻繁爆發,防疫工程需再進化,而利用生物技術和AI以快速識別、追蹤、預測及防止疾病擴散,將成顯學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訂《遠見》送Arowana亞諾納25吋行李箱 特價 2,880 元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