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鴻海科技日在10月8日、9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除了每年最受矚目的新車發布環節外,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現場也大談了今年市場上需求最緊張的GB200,以及AI伺服器方面布局。到底談話重點為何?對鴻海以及相關的供應鏈股價成長前景有何影響?一文彙整重點。
「首屆鴻海科技日在2020年舉辦,只有不到1000名參與者,大家還都戴著口罩。轉眼五年過去,看看我們現在的場面。今年的參與人數比起去年增加一倍,超過2000人報名參加⋯⋯。」第五屆科技日舞台上,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有感而發。
有別於往年科技日皆於創辦人郭台銘生日當天(10/18)舉辦,今年科技日提前至月初、擴大為兩日,並在第二日提供一般大眾入場。
眾所矚目的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雖未如去年般驚喜現身,但現場仍聚集不少大咖,包括BMW、BCG、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GE Vernova、Intrinsic、NVIDIA、Our Next Energy、Pininfarina、Siemens和Thales Alenia Space等國際大廠,皆派高階主管前來演說。
鴻海集團也派出鴻佰總經理丁肇邦、數位長史喆、B5G負責人趙元瀚、產品長蕭才祐、策略長關潤、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等,分享集團在AI伺服器、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電動車等布局。
多元的主題,也顯示鴻海科技日不再只是電動車的主場,「AI」更是科技日備受矚目的關鍵字。
Blackwell需求旺,鴻海掌優勢
今日展區出現、將於年底量產的GB200 AI伺服器,尤其是一大亮點。「我們供應鏈已經準備好了!鴻海會是第一家出貨(GB200)的廠商。」劉揚偉大力強調,並透露如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所說,Blackwell晶片需求非常瘋狂。
劉揚偉重申鴻海的幾大優勢,首先是垂直整合能力。他以GB200為例,指出鴻海可提供的元件高達八至九成,因此系統相關廠商勢必得和鴻海展開密切合作、共同開發。
針對近期GB200供應鏈傳出的生產瓶頸雜音,劉揚偉更霸氣回應,因鴻海可控制大部分供應鏈狀況,因此並未感受到外界所提的問題。
第二個優勢則是全球布局能力。鴻海足跡遍布24個國家、200個據點,成為最大底氣。
劉揚偉在媒體聯訪上亦提出「主權伺服器」(Sovereign Server)的重要性。他分享,除了各國都在追求的「主權AI」(Sovereign AI),未來伺服器硬體也會朝向在當地國家製造,以確保其安全性。
鴻海邁入50週年,轉型成平台解決方案提供者
今年適逢鴻海成立50週年,劉揚偉強調,人工智慧加速了想像力,更是推動鴻海轉型的重要角色,助其以三大智慧平台——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來重新定義自己,比如工廠導入自動化後,整體生產效率提升了一倍,因而深具意義。
「我們從製造連接器起家,到如今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並不斷發展更為複雜的核心技術能力,現在更要打造由AI 驅動的三大智慧平台,我們將會是平台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劉揚偉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