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最年輕城市 蓄勢待發

前瞻布局AI新時代 智慧科技產業軸心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4-09-26

瀏覽數 12,600+

新竹縣是一座有未來願景的城市,楊文科縣長積極推動向下扎根向上發展的縣政布局,成為鄉親安心生活的後盾。
新竹縣是一座有未來願景的城市,楊文科縣長積極推動向下扎根向上發展的縣政布局,成為鄉親安心生活的後盾。
00:00
00:00

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有些竹子甚至一天可以長高1公尺,全臺最年輕城市中的新竹縣如同新生的竹子,更是長勢拔尖,發展不可限量,楊文科縣長強調施政以民為本布局,往下扎根,看見未來,灌溉城市茁壯而耀眼,邁向「科技首都•幸福竹縣」願景。

面對新竹縣規劃,楊文科縣長重視以民為本,更放眼未來。迎接AI時代來臨,身為智慧科技產業軸心,結合中央「大矽谷計畫」推動,加速射出AI智慧園區、台知園區、科三園區3箭,既招商也招人才,讓企業需求與新創優勢精準對接,加速產業發展;向下扎根方面在宜居生活上,透過執行「一鄉鎮一特色公園」、改建老舊校舍與翻新通學廊道,將人本建設融入生活,打造安全安心的人行、通學環境。

領航AI時代  3箭快轉高科技發展引擎

楊文科縣長興奮地分享,目前於竹北興建中的AI智慧園區,定位為AI 產業聚落及創新技術研發基地,將有全球最大雲端伺服供應商緯創資通、網路通訊大廠智邦科技、人機介面晶片領導大廠義隆電子、精準醫療大廠普生等指標廠進駐,今(113)年下半年已陸續營運,園區將引進就業人口4,000人,創造年產值逾千億元,帶動地方繁榮,尤為關鍵的是提升技術研發實力,帶領新竹縣高科技產業躍進,躍為AI人工智慧、5G通信網路的研發中心及智慧工廠。

楊文科縣長與AI智慧園區智邦、緯創、普生、義隆四家企業合影,共同打造新竹縣智慧韌性。

楊文科縣長與AI智慧園區智邦、緯創、普生、義隆四家企業合影,共同打造新竹縣智慧韌性。

同時,新竹縣以優勢做起,前瞻布局AI新時代,從科技產業軸帶崛起,縣府大力推動的台知園區(臺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科三園區(科學園區三期計畫),同樣都提供充足的產業用地與住宅生活、商業機能,還有公園綠地、學校等公設用地規劃,滿足頂尖科技人才移居新竹後的就業與居住生活機能。

楊文科縣長指出,這3支箭迅猛精確,正是行政院「桃竹苗大矽谷計畫」產業生態圈的引擎,擔綱計畫核心重鎮的新竹縣,結合轄內現有資源如竹科、新竹產業園區、台元科技園區、生醫園區、鳳山工業區、昌益科技園區等產業園區,共構半導體、ICT、生醫產業蓬勃發展的科技藍圖,加上工研院、清大、陽明交大等學術研究單位,高科技人才能量充沛且優異,發揮強大的磁吸效應,先進科技優勢一枝獨秀,將展現輝煌效益。

一鄉鎮一特色公園  多元文化共融樂安居

以智慧前瞻未來、富有溫度的科技廊帶正在新竹縣加速落實中,與此同時,楊文科布建公園綠地、學校、友善生活空間與交通,軟實力、硬實力攜手共創無與倫比的競爭力。

例如AI智慧園區公園自2021年啟用,成為竹北市第一座共融式公園,設置共融式遊憩設施,以生態綠化營造永續環境,保留廣闊的綠覆率與滯洪功能,可為都市調節水患,減緩災害。

為打造樂齡宜居與友善育兒空間,楊文科積極推動「一鄉鎮一特色公園」,持續改善各鄉鎮市遊戲設施或老舊公園,讓孩子安心地玩,迄今已啟用19 座特色公園都為鄉親帶來更好的生活機能及休憩環境,深獲好評,竹北興隆公園自然森林遊戲場、芎林公四水霧公園更榮獲「2022年美國繆思設計大獎」公園景觀類金、銀獎殊榮,讓世界看見新竹縣的美。

而湖口鄉公五公園,結合當地人文歷史打造出全臺首座煥發軍事風主題的裝甲戰車造型遊戲場,今年9月啟用,設置大型裝甲戰車造型遊具,並有五百障礙體能遊戲區、滑步車道、鞦韆、沙坑等豐富的遊樂設施。

湖口公五特色公園為全台首座裝甲戰車造型遊戲場。

湖口公五特色公園為全台首座裝甲戰車造型遊戲場。

楊文科縣長說,新竹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海廊帶,共融式特色公園符合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美學,縣府將持續推進全縣蛻變成鄉親期待的永續綠廊及水岸運動場所,搭配綠色運輸逐步到位,讓縣民實際感受到「樂安居」的美好。

逆少子化大進擊  友善通學環境全面優化

「型塑學童安心上下學的道路與就學環境,是縣府看重的目標。」楊文科提出「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今年陸續改善19處校園周邊環境,重新調整車道及標誌標線等行車安全設計,退縮圍牆、讓出校地空間、擴大步道寬度,鋪設人行道新地磚,建置穿透式圍籬與植栽,規劃家長接送區與無障礙動線,建立優質、安全、美感兼具的通學廊道與通行環境,優化老老少少的整體生活品質;為維護行人安全,迄9月底調整號誌時相包括行人專用38處、行人早開132處路口及標線行人行道增設1.65公里,並持續改善其他國中小路口安全環境中。

竹北國中通學步道

竹北國中通學步道

全縣2020至2022年共有6校獲核定進行老舊校舍拆建且已完工,公共建設品質獲得肯定,竹東中山國小校舍拆除重建興建工程、竹北國中通學步道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雙雙摘下2024國家卓越建設獎。

通學廊道翻新工程首案的竹北國中總長404.9公尺,把原有圍牆退縮約2.5公尺,讓出空間便利安全通學,也設置了車輛接送暫停空間,此外還配合人行道更新而擴大路口行人停等空間,改善行人專用號誌等等。

中山國小的校舍工程,把使用達57年的A棟校舍拆除重建為3層樓18間教室加新設2班幼兒園、地下停車場,知名設計師融入曲線藝術感與校園生態特色貓頭鷹趣味,老校園綻放嶄新活力,還贏得全國建築園冶獎。

楊文科秉持「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理念,積極推動向下扎根的建設部署,正如十大交通建設、AI智慧城、一鄉鎮一特色公園、迎接逆少子化趨勢的就學人口增長而從速全面優化友善通學環境外,也積極推動高中設校五大方案,不停前進,不斷耀眼未來,縣府就是鄉親安心富足生活的後盾。

你可能也喜歡

臺南製造
數位專題

臺南製造

富饒繁榮 永續幸福 走過400 臺灣第一座城市的共融與共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