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公衛專家:新興污染物有機會突破飲用水防線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4-09-18

瀏覽數 10,750+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胡景堯。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胡景堯。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氣候變遷對「水質」的影響,或許尚未被大眾所重視。然而,在極端氣候與新興污染物的雙重夾擊下,每逢暴雨傾盆或颱風肆虐,水質混濁度驟升之際,家中的飲用水都將面臨污染風險,國人應提高危機意識,以確保飲水安全。

在《遠見》進行的「雙重水污染影響民眾用水認知調查」中揭示,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氣候變遷會影響水資源,而其影響依序為:水中生物生態受到干擾(82.6%)、水資源減少(81.3%)、水質不穩定(61.9%)、未知病菌產生(53.4%)和水源污染(51.3%)。這些數據反映出國人更關注缺水問題,而非水質污染;為此,橫跨水利、環工與公共衛生領域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胡景堯強調:「氣候變遷對水資源的影響,同時涉及水量與水質兩個層面。」

政府展開對新興污染物的監測,西部尤為嚴峻

「極端氣候的核心在於『極端』二字,意味著波動幅度增大。」胡景堯教授解釋,就水量而言,現今年均降雨量增加,降雨分布亦愈發不均,導致「非旱即澇」的極端現象;水質方面,強降雨加劇沖刷作用,使水體濁度上升,不僅影響用戶端水質,更可能引發腸胃疾病等嚴重的公衛問題。

同樣的,人造物也帶來極大的影響。胡景堯教授說:「做為科技島,台灣水中幾乎可檢測到所有的新興污染物,包括重金屬、塑膠微粒、藥物殘留(如抗生素、避孕藥)等,甚至還能檢測出微量毒品。儘管這些污染物的濃度不高,但它們的存在仍值得我們警惕,政府現已展開對新興污染物的監測,結果顯示西部地區的污染情況尤為嚴重。」

公衛專家警示:台灣自來水系統難以應對新興污染物威脅

「在眾多新興污染物中,我最關注的是被廣泛用於半導體產業的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又被稱為『永久性化學物質』,因這類物質極為穩定,無論是高溫、乾旱或氧化劑,均難以將其有效分解。」胡景堯教授引用自己的最新研究,並指出PFAS的半揮發性特質在極端氣候下尤為棘手,當氣溫升至30~40度時,它們會揮發進入空氣;當氣溫降至20度以下時又會重返水中,在空氣和水之間的跨域傳輸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因為它們可能會通過降雨進入自來水廠,進而影響飲用水質。

同樣讓公衛界擔憂的還有汞的危害,他透露:「雖然汞主要存在於大氣中,但降雨會將其帶到地面和水體中,所以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水中的汞含量通常較高。」

胡景堯教授進一步盤點全台的水質及污染情況。他指出,由於離島的水源有限,本島水質普遍優於離島;東部因工業較少,水質優於西部;北部因降雨豐沛,水質相對優於中南部。而中部因火力發電廠多,汞含量較高;新竹科學園區則因半導體製造業使用大量PFAS,水質可能受到影響;中南部多為農業區,面臨農藥、肥料等污染問題。

他不諱言地說:「台灣的自來水處理系統大多無法有效處理新興污染物,尤其是親水性高的有機物,如PFAS及許多藥物。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有機物,例如乙醯胺酚(普拿疼),在加氯消毒的過程中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再加上極端暴雨沖刷大量污染物,超出淨水廠的處理能力,地震也會使沉積於管壁的污染物重新進入供水系統。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即使採取各種預防措施,某些微量污染物仍有機會突破我們的飲用水防線。」

淨水器如果選擇不當,恐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問題

面對新興污染物的威脅,胡景堯教授認為目前有兩大應對措施:一是將水煮沸,可有效殺死細菌並去除部分揮發性有機物,不過屋內需保持通風,且此法對重金屬無效又耗能;二是使用淨水器,但如果選擇不當,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問題。

他以常見的淨水功能為例。譬如:活性碳對於去除重金屬、藥物殘留及環境荷爾蒙(如:多溴二苯醚、全氟烷基化合物、雙酚A、塑化劑等)效果顯著,但對生物性污染物無能為力,因此需配合紫外線殺菌,並同時搭配雙重濾淨系統,先濾除泥沙、塑膠微粒等大小顆粒,以提高活性碳的濾淨效果和使用壽命。

RO逆滲透雖能達到「純水」的過濾效果,但同時也濾除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使人無法經由飲水長時間穩定攝取鈣、鎂,對骨骼健康恐有影響;還有離子交換樹脂,其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的重金屬,但台灣飲用水中含重金屬的機率不高,往往是將鈣、鎂交換成鈉離子,結果造成高鈉飲食,導致血壓升高。

最後,胡景堯教授提醒消費者注意「全機」與「零件」認證的區別,他直言:「單一零件的認證只關注特定功能,如具備活性碳功能,卻不理會水中是否含有細菌或隱孢子蟲!但我們真正關心的是最終出水的品質與安全,而這正是『全機』認證才能提供的保障。」

為了居家飲水安全,選擇淨水器時更要留意過濾功能和認證。

為了居家飲水安全,選擇淨水器時更要留意過濾功能和認證。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