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學念生醫,曾把準備考研究所的錢全花光在網咖,只能借錢度日。但如今,遊戲科學創辦人馮驥,成為全球遊戲圈最夯3A大作《黑神話:悟空》的製作人與開發商。他靠什麼登上中國遊戲界的一號人物?原來在創業之初,由他領軍開發的一款iPad遊戲就曾立下業界新高標,被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欽點試玩。
全球最夯的遊戲話題,莫過於以中國神話為背景故事開發的動作角色扮演電玩《黑神話:悟空》。
除了自6月8日起預購階段,取得120萬套的預購銷售量外,從8月20日起正式發行的5天時間,全球更賣出1000萬套,這個數字隨著吸引愈來愈多的玩家繼續成長。這款中國3A遊戲大作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靠著主事者一生的累積。
年少起就熱愛遊戲,為了魔獸公測放棄考試
能創造出這樣傲人成就的,並不是北大、清華的高材生,他就是馮驥:是一位在20多年前,就讀華中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大學時期不僅被稱為「學渣」,甚至因長期泡在網咖裡,把用來準備考研究所補習的錢全花光,落魄得只能向同學借錢度日。簡單說,2004年時,他當時就是因為《魔獸世界》公測,放棄了考研究所的機會。
在2004年的社會環境,從一般人的眼光看,打電玩過活恐怕還是不被認同的,何況是沉迷其中。
當時離開學校的馮驥,開始意識到對電玩的熱愛是否能轉化為工作飯碗,他選擇進入遊戲公司擔任遊戲策劃,給自己取了名字叫「yoca(尤卡)」,被遊戲同好暱稱為「卡總」,是遊戲界中的新身分。
隨著對行業與遊戲圈生態的熟悉,他甚至在2007年撰文《誰謀殺了我們的游戲》一文,直言批判遊戲產業的現狀與不滿,讓他聲名大噪。
隔年,馮驥加入了騰訊遊戲,擔任《鬥戰神》(Asura)遊戲計畫的主策劃。值得注意的,《鬥戰神》這款遊戲同樣以《悟空傳》為背景藍本,遊戲的特色是透過成人的視角重新認識《西遊記》,明確的差異化英雄設計、多樣化的副本體系與動作化的操作模式,為玩家帶來了媲美經典單機遊戲的戰鬥體驗。
《鬥戰神》同樣以《悟空傳》為背景藍本,透過成人的視角重新認識《西遊記》。取自YouTube@DonghuaGameCG3D
不禁讓人聯想,《黑神話:悟空》與《鬥戰神》有著前世今生的不小淵源。整體來說,《黑神話:悟空》在現在科技的幫助下,有更出色的影音畫面、多元豐富的戰鬥系統,角色扮演的探索體驗,何嘗不是《鬥戰神》的大升級改版之作;馮驥繼續完成遊戲夢想的拼圖。
蘋果執行長庫克,也曾試玩他遊戲
2014年,中國手遊市場爆發,看到商機的馮驥自然不會放過這機會,便與騰訊遊戲分道揚鑣。馮驥與同事楊奇,於6月13日在深圳創立了遊戲科學(隸屬於深圳市遊科互動科技公司)。很快的,緊接著就在隔年推出以三國為背景的手遊《百將行》,對於這款初試啼聲的作品,馮驥自己的評價是「刀塔傳奇類卡牌戰鬥玩法的換皮遊戲」。推測在遊戲的原創性上有著努力的空間。
有了《百將行》的經驗及要求遊戲的原創性落實,研發團隊這次花了一年多的時間,2017年再推出即時競技遊戲《戰爭藝術:赤潮》,這款遊戲獲得市場不錯反應,遊戲代理公司英雄互娛甚至參與了遊戲科學的天使輪投資,取得20%股權。
2017年遊戲科學推出即時競技遊戲《戰爭藝術:赤潮》。取自YouTube@Art of War: Red Tides-Mobile Official Channel
有了市場的好成績,當年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到中國,有一個行程是參訪英雄互娛,便親自試玩了這款遊戲。除了有庫克的加持,這款遊戲甚至拿下2017年iPad年度最佳遊戲獎。這個成就不僅讓團隊賺進知名度還有營收,也為開發遊戲的高度立下新標準。
《黑神話:悟空》的誕生:電玩熱情轉化為事業
創業不難,但是能走在創業規劃的道路上並不容易。一直在思索下一款遊戲方向的馮驥,即使團隊已經畫出不少概念圖,都沒有打動他。馮驥翻看2016年為融資寫的商業計畫書時,如當頭棒喝般的找到靈感,計畫書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寫公司未來要做單機遊戲。加上楊奇提出做西遊這個項目,便正式催生了《黑神話:悟空》。
馮驥迅速召開會議,並為這個遊戲開發計畫命名為B1,意即Black Myth One,也就是目前看到的《黑神話》系列第一款作品。因應開發遊戲的需求,團隊人力也由7人,在2019年時倍增近2倍,這個項目的開發人員編制達到20人。
疫情侵襲時,《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
2020年8月,正遭受COVID-19疫情侵襲、封城與管制顯得冷清的中國國內,當遊戲科學無預警的首次釋放《黑神話:悟空》的第一支預告片。這支長13分鐘的預告片,馬上吸引蜂擁進來觀看的網友,就此一度擠爆遊戲科學的官網,預告片短時間內就衝破1000萬次播放。馮驥不諱言指出,「原本默默無名的團隊一夜之間被全球玩家所關注,」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騰訊公司不僅在第一時間遞出橄欖枝,組團隊拜訪遊戲科學,並以戰略投資的方式取得科學遊戲5%股權。甚至極罕見的提出「不干預經營決策」「不搶占項目主導」「不尋求發行營運」的三不承諾。
2021年,開發團隊人員增加到30人,並運用新的開發引擎來提高遊戲畫質與表現,但是也迎來新的難題,導致開發時程的遞延。馮驥就向媒體透露,《黑神話:悟空》遊戲,開發成本每小時是1500到2000萬元人民幣,可說是重金投入。
《黑神話:悟空》背後:馮驥的「試試」哲學
開發《黑神話:悟空》過程中,馮驥自認為創業哲學簡單來說,就是「試試」。6月8日的預售會時,馮驥寫下這段文字:「在這未知的迷霧之中,我們唯一的嚮導,是多問自己,多問團隊的每一個人—— 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是我們自己做為用戶同樣理解、認可、喜愛的嗎? 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世界上有其他人做過嗎?即便沒人做過,我們能不能做? 如果以上回答都是肯定的,那當然就值得試試。」
從預售開始到正式發行後的這幾天,《黑神話:悟空》獲得亮眼的成就,恐怕是馮驥與團隊始料未及的。馮驥表示,以經典故事為題開發的遊戲容易有親切感,也並非刻意去強調中國文化,而是出於對文化的熱愛與尊重。並希望藉由《黑神話:悟空》可以與全球遊戲玩家分享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