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普遍對都更有錯誤期待,既不出錢,還想換回室內面積一樣大的新房子,最好還外加一個停車位。只要「一坪換一坪」的魔咒不消除,城市很難有轉型的機會。
為何台灣推動都市更新如此困難?當事不關己時,大學教授談起都更的「公共利益」頭頭是道;一旦成為被整合者,馬上斤斤計較個人的財產權,堅持「不出錢,室內一坪換一坪」。
個人利益永遠戰勝理智。十幾年前,一位住在台北蛋黃區的企業高管同樣開出「一坪換一坪」的條件,最終整合告吹,高管到附近買豪宅,將四樓老屋出租,持續等更優厚的條件。
「一坪換一坪」竟成都更絆腳石
不管市井小民或有錢人,多認為「一坪換一坪」天經地義。「頂樓加蓋也跟我要租金補貼,」一位建商說,明明是違建,住戶還很理直氣壯。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