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孔子將披掛上網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2007-02-01

瀏覽數 18,700+

孔子將披掛上網
 

本文出自 2007 / 2月號雜誌 不老革命

近年中國大陸最火的輸出品是教漢語的「孔子學院」,平均每四天

增加一所。2006年創辦時,總目標原定為100所,但到了年底,就

已130所,覆蓋50個國家和地區,與中國合作舉辦「孔子學院」的申請書,仍自世界各地不斷湧來。這下子把孔子老人家都驚動了,這位2500年前的聖人,要親自披掛上網,主持「部落格」,本著「有教無類」的精神,與全球白、黃、黑各種膚色的弟子「學而時習之」。

大陸「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許琳說:「國家強則

文化盛,國家強則語言強。」許琳所謂的「國家強」,當然是指大陸的經濟與國際地位,從沒有學漢語的人會挑剔中國的政治民主。今天英語是世界性語言,因為美國強大。「無敵艦隊」縱橫四海時,西班牙語很流行。法國國力鼎盛時,世人以學法語為時尚。有這麼一則老笑話:一位美國老太太遊覽法國回來,告訴親友:「法國真了不起,連巴黎的清道夫都說法話咧!」早在20年前,大陸即注意輸出漢語。那時外國學漢語的人,多為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少數人,不能形成規模。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經濟突飛猛進,儼然為貿易大國,即將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大陸積極主動的外交活動,也拓展了國際空間,提升了國際影響力。這樣一來,舉世各國,要想瞭解中國,要想和中國做生意、打交道,甚至要和中國競爭,就非得懂漢語不可。而各國青年,覺得學漢語可增加就業機會、有前途,也就趨之若鶩了。

喜見:日韓俄歐美都瘋漢語

2006年12月26日,大陸駐俄大使劉古昌和俄國國立人文大學校長比

沃瓦爾在莫斯科簽署「關於合作建設孔子學院協議」。俄國國立遠東

大學的「孔子學院」已經成立,國立聖彼得堡大學和國立伊爾庫茨克

大學的「孔子學院」正在籌建中。在美國,2003年有200所中小學開設中文課,2006年增長三倍。去年4月教育部官員隨胡錦濤訪美,與美國大學理事會簽訂了「中國語言與文化五年合作項目」2006年協議。法國有1萬2000人學漢語,這數字正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迅速增長。西班牙巴倫西亞大學國際關係負責人安德雷武說:漢語變得愈來愈熱門,漢語教學正是最好的時期。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和中國鄰近的日本與韓國,漢語更是炙手可熱。日本現有超過200萬人學習漢語,開設中文的高中學校已從1986年的46所,增加到目前的

500所。韓國現有200所大學開設漢語課程,漢語考試已被正式列入韓國外語高考科目。大陸官方統計,全球目前學漢語人數約3000

萬人,到2010年,將超過1億人。

憂心:中國師資教材跟不上

這樣的局面,使漢語輸出主管部門亦喜亦憂。喜的是漢語走向全世界,象徵中國文化走向全世界,也是中國「軟實力」的表現,其「出超」的價值,非襯衣、鋼鐵和電腦的輸出可相比。

憂的是師資和教材跟不上。目前大陸已派出漢語教師1000人,志願者1000人,但遠遠不夠。依各國需要而論,到2010年缺額可能以百萬人計。

造成這樣的原因大體有三:(一)大陸訓練外派漢語教師來不及;(二)結業的或已外派的老師,因福利、保障等不到位,往往轉業;(三)外派的老師擅長漢語,但不精於駐在國的語言,不能執行任務。

這些缺點,官方和教育界正在全力改進中。譬如,以後將先教教師外語,再加強漢語教學的訓練。

而教材的問題則是太「中國式」,不適合當地國情。有些中國古文,外國人更難理解接受,以後將採「合編」的方式,讓當地國的專家參加編纂。

在大陸改革開放前,世界漢語中心是台灣。美國在台中設立學校,訓練美國外交官和其他專職人員。師大、台大和美國大學合辦語言中心,廣納外國學生前來留學。連《國語日報》辦的訓練班,都應接不暇呢!因為大陸崛起,再加繁、簡體字以及注音符號和漢語拼音等學習方式的彼長我消,台灣的漢語地位早已沒落了。反正民進黨政府「去中國化」唯恐不及,自然也就不在乎漢語不漢語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