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第四屆全球華人企業領袖峰會 創意 創新 創造

江逸之
user

江逸之

2006-12-01

瀏覽數 26,500+

第四屆全球華人企業領袖峰會 創意 創新 創造
 

本文出自 2006 / 12月號雜誌 快速時尚 橫掃全球:平價奢華風

創意經濟正成為全球一股強勁的推動力,顛覆了既有的商業模式,全球創意經濟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的產值,並以5%增加率快速成長中。

這樣一個巨大的、誘人的經濟型態,在此關鍵時刻,華人企業家怎麼能缺席呢?

當中國社會正熱烈慶祝外匯存底突破1兆美元,以及人民幣儲蓄存款達15.8兆人民幣的歷史新高之際,本屆峰會更被賦予了「推動創意經濟,推動新生產力」的使命,倡導未來華人企業的新競爭力。

11月12、13日,40多位來自兩岸三地與美國的華人企業家、學術領袖,齊聚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飯店,參加由《遠見》雜誌與大陸《東方企業家》雜誌主辦的第四屆「全球華人企業領袖峰會」。

這是今年度中國首次以「創意、創新、創造」為主題的華人企業家論壇。

受邀出席發表專題演講的產官學領袖包括: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香港恆隆集團董事會主席陳啟宗、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陳長文、太平洋人壽經營管理委員會主席潘燊昌、寶來金融集團大中華區資本市場總經理黃齊元、通用電氣(GE)副總裁陳治、美國百人會主席傅履仁、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及琉園創意總監王俠軍等。

出路,兩岸產業面臨轉型

此次峰會,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更頒發「全球華人企業領袖終身成就獎」,給予全球最大自行車集團——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表彰他34年來帶領巨大集團,以「GIANT」自有品牌自行車,行銷50餘國,成為歐美前三大品牌與中國、日本及澳洲第一大品牌。

此外,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也頒發「全球華人企業傑出領袖獎」,給予香港恆隆集團董事會主席陳啟宗,表彰他在中國及香港積極推動企業社會責任。

解構現代企業的競爭力,除了土地、資本、設備等有形資產的競爭力之外,更重要的無形資產的競爭正開始。

創新創意將成為帶動企業成長的發動機。

「主宰21世紀商業革命的就是創意,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高希均強調。

在兩天的議程中,主講嘉賓與現場300多位來賓熱絡地交流,源源不絕地討論如何將創意轉化成生意。

今年是台灣與中國加入WTO的第五年,但是兩岸產業都面臨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急待找尋轉型出路。

創新,須從需求面下手

首先,台灣最引以為傲的科技產業,近期遭遇到毛利率保五、保三的窘境,歸究其原因就是,「產業的創新能力不足,」元智大學遠東管理講座教授許士軍指出。

不只是台灣產業面臨到創新的瓶頸,連最自豪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也警覺到創新的重要,「幾億件中國製造的襯衫,還換不回一架空中巴士,」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坦承,勞力密集為主的製造業為中國創造了1.7兆元的出口貿易額,「但是自主技術創新的含金量卻是很低。」

根據中國科技部的統計,中國企業的研發經費占總產值的1.3%,遠遠落後於美國、德國的2.8%∼3.5%。

雖然,兩岸華人企業家都把創新當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只偏重在供給面的創新,重視生產流程的改善,」許士軍指出,創新應是建立在需求面,發掘社會的需要。

10月26日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大陸如家酒店,倒是一個創新典範。

不到四年的時間,從北京的一家小酒店擴張為全中國172家的連鎖酒店,關鍵在於,「顛覆傳統的酒店經營模式,找出旅客尚未滿足的需求,」如家酒店管理集團CEO孫堅強調,針對旅客的需求,勇敢拿掉豪華的酒店設施,提供便宜乾淨的房間與免費寬頻服務,讓如家在供過於求的酒店業中,另闢藍海。

創意,點燃對抗慣性的火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環境在動,創新之所以難,因為創新要放棄原來的思想,顛覆既有的行為和思惟。

「創意必須要點燃對抗慣性的火,」琉園創意總監王俠軍指出,人與企業總是害怕改變,習慣於既有的經營與思惟模式,就像20多年前的新竹玻璃產業,全盛時期超過100多家業者,賺了很多錢之後,卻因缺乏技術創新與升級,最後遭遇到中國與東南亞業者的低價競爭,淘汰到只剩五家左右。

當企業走在邁向創新的道路上時,「組織內必須建立起嘗試失敗的財務包容力,」曾在美國3M工作16年的康那香總經理黃鯤雄指出,企業為了建立內部創新與創業的氛圍,必須要有一位很高階主管負責,內部創新要讓這位創業人不管做好、做壞,都能夠繼領薪水,同時能夠提供一個專案小組來協助他把事情往前推,同時公司的行銷系統一定要協助內部創業小組。

「3M允許員工擁有創業的權利,員工可利用15%的工作時間去做內部創業的事情,」黃鯤雄如此表示。

除了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對創新、創意的失敗容忍度外,「適時地故意迷路,也是激發創意的好方法,」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分享創意心法,太過於目標導向,不見得對於創意的產生有太大的幫助,大量分享會激盪出更大的創意火花。

致勝,創新經營模式是關鍵

透過創新的經營模式,再怎麼傳統的中小企業,也可以成為龍頭企業。

1989年之前,大陸杉杉集團只是一家虧損的國營成衣廠,但在董事長鄭永剛接手後,擬定了名牌戰略,聘請國內外的專家協助企業的轉型,專注於服飾的開發與材質研究,六年內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的第一品牌,擁有了20個品牌,其中13個是杉杉的原創國內品牌,7個是國際品牌。

最近幾年,杉杉集團更進入了鋰電池材料產業,躍升為中國最大的鋰電池材料供應商,擠進中國民營企業前50強行列。「創新最終創造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帶動產品技術創新,能夠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杉杉集團董事長鄭永剛強調。

靠著創意,小蝦米也可以扳倒大鯨魚。

創辦攜程旅行網與如家酒店兩家那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力山投資CEO季琦,分享他如何把創意導入旅遊訂房、訂票產業。1999年,季琦與三位創業伙伴看好中國未來的旅遊網路訂房訂票市場,成立了攜程旅行網。

當時,中國大部分的旅遊訂房與訂票資源都被兩大國營旅行社(中旅與青旅)所掌握,但仍停留在人工作業的階段。

快速便捷的網路訂房、訂票服務,成為攜程克敵制勝的關鍵,十多位攜程的員工窩在沒有任何裝潢的小辦公室裡,靠著幾支電話與網路建構起網路預定系統的平台。現在攜程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網路訂房、訂票業者,擁有4000餘位員工。「創新的經營模式才是產業競爭致勝的關鍵,」季琦指出。

整合,城市創意的利器

不僅是企業可以透過創新,來建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雲南省麗江政府更是藉由整合觀光資源,打造出獨一而二的城市創意品牌。

協助麗江重塑城市品牌的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白長虹指出,面對中國800多個城市競爭,坐擁納西文化、麗江古城與玉龍雪山等豐富人文與自然景觀的麗江,卻一直被定位為背包族的旅遊城市,無法開拓更高端的旅遊市場。

「中國有31項世界遺產,麗江就擁有3項,但旅客都只是花兩天的時間走馬看花,」白長虹表示,為了拓展麗江的國際知名度與豐富旅遊資源,麗江政府先與新浪網合作,將麗江的好山好水與人文歷史,透過網路推向國際舞台;並且與導演張藝謀、中央電視台合作,在海拔3200公尺的玉龍雪山演出《印象.麗江》實境戲劇,帶動當地的觀光業另一波的商機。

警訊,創新虎不敵侵權狼

在中國,「創意」被喊到震天價響,但是「創意虎不敵侵權狼,」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陳長文提出警告,不重視智慧財產權法治觀念,成為發展創意產業的最大障礙之一。

華人企業與社會對於維護智慧財產權的觀念還是很薄弱,盜版仍很猖獗,看到任何好的創意,必然吸引眾人的抄襲,愈來愈多國際大廠對中國企業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例如諾基亞(NOKIA)控告深圳家天時達手機廠抄襲手機外觀專利。「一流的企業不應該去鑽法律漏洞,今天固然你容易成功,但事實上是埋下了未來的損失,」陳長文語重心長地指出。

深秋的上海,兩天的峰會已經落幕,卻是思想觀念交鋒的開始,300多位來賓帶著演講嘉賓的寶貴「創意、創新、創造」經驗,共同創造屬於華人世界的創新企業。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