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讀者投書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6-10-01

瀏覽數 12,350+

讀者投書
 

本文出自 2006 / 11月號雜誌 2015關鍵報告:你不能不知未來六大趨勢

白血球,新藍海

隨著台灣經濟發展,環保支出也成為企業無法規避的的成本之一。然而,像台積電、台塑等這類龍頭企業,通常由於規模太大,無法完全自行回收廢棄物;就算有能力處理,也須另外投入足夠的設備與經費,才能承擔整個企業體的廢棄物。而中小型企業更是受限於成本,於是,接受外包的回收廠商便應運而生。

過去人們腦海裡的回收業,不是拾荒老人、雜亂的回收廠、就是處理不完全而造成環境污染等負面印象,但10月號的《遠見》雜誌所刊載的〈白血球產業〉一文,報導新型態的回收廠商,一掃過去對回收的形象。

此外,文中也指出未來市場的潛力,近年來白血球產業每年10%高速成長,上看500億市場規模,利潤之高,讓王永慶也想要插一腳。

據此,未來的產業必須要以回收精緻化、零廢棄、新能源開發為目標,才能讓產業整體升級。而個別廠商也都必須要盡力創造自己的附加價值,才能開創出旁人無法競爭的藍海市場,進而衍生更多商機。

台北市 文教業 鄭又銘

超越國家領導人的眼界

10月號《遠見》「觀念衝擊」刊出高希均先生回憶戈巴契夫的一句話「政治領袖的最大責任是追求和平,不是贏得戰爭,」並且與郝柏村先生思考要成立「和平大學」。

事實上,戈巴契夫其人在目前俄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其實非常低,因為所有人都把蘇聯解體歸咎於他。相反地,對於世界和平與冷戰終結上,戈氏都厥功甚偉。為什麼一個曾經與美國並列超級強權的蘇聯國家領導人,會「放下屠刀」致力於和平呢?想必是他終於覺悟和平的真諦。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如果一個泱泱大國都沒有辦法、亦沒有意願用武力來解決問題,那麼台灣到底為何要不斷增加軍事預算,並且沾沾自喜擁有射程可達上海的導彈?高希均先生在文章中提出五個問題,討論軍購是否必要。其實,答案非常明顯,就是不必要。只是,主張軍購的袞袞諸公,應該都不會是《遠見》的讀者;就算他們看了高教授的文章,只怕也是馬耳東風,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啊!

台北市 打工族 John Slava Pei

國會諸公,應把焦點放在教育

教育為國家躍進之本,《遠見》雜誌連續9月、10月兩期報導教育專題,分別探討台灣的小校與高等教育政策,實為國人所應該重視之處。

台灣教改10年以來,成功與否,見人見智,但是城鄉教育差距,日益加大,卻是個不爭的事實!都市小孩下課後,直接往才藝班、安親班送,為了以後多元入學時,可以在才藝方面獲得較好的成績;鄉村小孩放學後卻普遍是「放牛吃草」,父母親忙於工作,沒時間、沒多餘金錢支持的,比比皆是。更偏遠的山區不僅下課後是個問題,連上課都顯得困難重重,日前媒體報導,霧台國小唯一校車每天必須奔波五個部落接送學生,不僅山路險峻還費時費力,所以民間發起義賣會,要為小朋友募款買校車。如此教育困境,更別說是不少莘莘學子繳不出學雜費、營養午餐的費用的窘境。

當政府大開高等教育入學方便之門時,是否也可以把同樣的目光轉向國中小的基礎教育?當立院在大吵國防預算之間,是否可以把目光多放在學子的教育預算之上?

台南 網路業 廖啟成

更正啟事

1.244期,頁112,小標「人才∕李德源帶F8進大陸」,更正為「李源德」。

2.244期,頁145,「進行兩地三岸大學競爭力調查」,更正為「兩岸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