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這條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The way of St.James)上,你會發現,生活的真諦並不在於終點,而在於那些看似漫無目的的迂迴之旅。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勇氣不在於無畏前行,而在於每當跌倒,都能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學會在放下中獲得,在遺失中發現,在孤獨中成長。(本文節錄自《冬日朝聖之路》一書,作者:黃國瑋(小黃),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昨夜入住卡爾薩迪利亞德拉庫埃薩,是朝聖之路行走的第17天。由於未按照原定步行計畫,所以路程稍嫌短。
今天要到薩阿貢,25公里,路上時我回想起西班牙長者,躡手躡腳踏在冰涼的地板上,來到我床邊把手機遞到我眼前,谷歌翻譯顯示:「在這條路上,跟你們有過一段交集是我旅途中的快樂(pleasure)。」
當時天未亮,我卻感覺室內陽光普照,我深深擁抱他,身體貼合,跟他說Buen Camino(一路平安)。表達心意,這才猛然想起,我未曾預料在此鎮過宿,要不是傑伊鬧肚子,我們會繼續前行,就錯過與西班牙長者一聚,也不會有「晨光中的感動」。
在朝聖之路上尋找生命的禮物
臣服,就能看見禮物。薩阿貢(Sahagún)是朝聖之路的「中點」。進入城鎮前,我們先經過一座古橋,然後目睹一座建於十三世紀的修道院遺跡,它曾是朝聖者醫院,主要提供「臨終關懷服務」。再前行幾步,有兩座雕像,分別代表國王與傳教士,雕像腳下刻有文字和神祕符號,彷彿守護著來往的朝聖者,保障他們的信仰與安全。
擁抱當下勇敢跨越人生的中點
這裡是「中點紀念碑」,提醒數百年來無數朝聖者,你已來到旅程中點,再往前就是法蘭西之路的下半段。我以前沒有時間線的概念。42歲放棄一切後,面對一無所有,我曾感到心慌意亂。後來,開始閱讀一些佛經,尋找心靈安定。
我的人生中點在哪裡?如果我能活到80歲,那麼此刻就是我的中點。以前我羨慕別人,幾歲有鉅額年薪,幾歲開甚麼名車,幾歲有令人稱羨的頭銜與成就。
(延伸閱讀│當人生來到「菜尾」:有形物質、無形情感都走向斷捨離的減法之旅)
你是否擁有真正值得回憶的時光
走在路上我思考,真正的快樂,或許不在於物質的堆疊或貪求,而是在於「滿城風雨時,你仍然雙手合十」、「驚濤駭浪中,你內心風平浪靜」。你沒對任何人感到愧疚,活得心安理得,踏實自在。
許多成功人士面對開不完的會議,永無下班生活,家庭難以兼顧,臨老了存摺豐厚,但「你願意花錢,誰陪你月下」?坐在豪宅內回憶時,驚訝發現記憶中最深地,不是阿爾卑斯山的豐盛自然、明治神宮外苑的銀杏林、北京紫禁城外的一碗涮羊肉,而是壓抑沉悶的會議室與辦公室!
(延伸閱讀│再窮都要旅行!旅人作家:旅行是人生中場的解藥,也是活藥)
跟隨自己的航跡雲,活出獨一無二的人生
我們是否真的有靜下心來,想過此生的意義?生命從「遊樂園」變成「印鈔機」,社會上的年輕人前仆後繼的前往「成功」,但心,滿足與安定了嗎?
需要的,其實比你想像中少,宇宙給我們的從來都是「剛剛好」,不急不徐,不管是因緣、課業或禮物,有些苦痛你得面對吸收;有些美好你得看它遠離。
我只需看自己的時間線,就像天上的航跡雲,像地上的朝聖之路,不需再去看別人,相信自己,好與壞都是自己,「人生不是比賽」,而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相信宇宙,相信祂。
(延伸閱讀│我們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卻太多: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