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0403強震過後》花蓮住房率剩個位數!中央地方齊發獎勵旅遊能救觀光?

花蓮0403強震2個月系列報導

吳婉瑜
user

吳婉瑜

2024-06-12

瀏覽數 11,150+

花蓮觀光業者自救發起集資方案,盼能攜手眾人度過這波產業寒冬。吳婉瑜攝
花蓮觀光業者自救發起集資方案,盼能攜手眾人度過這波產業寒冬。吳婉瑜攝
00:00
00:00

403花蓮強震後,至今仍餘震不斷,連帶衝擊花蓮觀光業,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最新統計顯示,端午節連假訂房率全國最低的正是花蓮,僅剩不到10%,更有超過300名從業人員被迫減班或解僱。對此,中央與花蓮縣府接連祭出獎勵旅遊措施,串聯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外的各景點,在種種振興觀光的對策之下,為何觀光業者仍看不到明天?

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山腳下,以往大排長龍的花蓮名店「佳興冰果室」,在403災後第二個月,店門前依然不見排隊人潮,「佳興冰果室」所在的新城老街,中午時段僅有地方居民和工人前來用餐,少了觀光客的新城,顯得格外冷清,老街上的餐飲業者紛紛自嘲:「看過不用排隊的佳興嗎?」「新城老街現在是老人街」。

以往大排長龍的花蓮名店「佳興冰果室」,在403災後第二個月,店門前依然不見排隊人潮。張智傑攝

以往大排長龍的花蓮名店「佳興冰果室」,在403災後第二個月,店門前依然不見排隊人潮。張智傑攝

強吸國際觀光客,太魯閣僅次陽明山

太魯閣一直以來扮演著吸引國際觀光客的重要景點,國際能見度頗高,去年內政部內政統計通報顯示,全台的10大國家公園當中,太魯閣國家公園累積了363萬人次造訪,名列第二,僅次陽明山。

然而,403強震至今仍餘震不斷,5月30日一早就發生兩起規模5以上地震,6月1日凌晨一點再度發生規模5.5強震,國家警報大響,算一算,距離403主震已屆滿兩個月,累計發生超過1500次餘震。

這些大大小小的餘震,不僅震出遊客的不安,也震垮了花蓮觀光業。

「往年這個時間(暑假),花蓮旅館的住房率大約八成,現在剩不到一成,有些旅館住房率甚至掛蛋!」花蓮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琄菡指出,花蓮從業人口有七成以上仰賴觀光業,403強震重傷花蓮,在這之後,多起餘震連市區都深有所感,觀光業受創程度史無前例。

這段期間宣布永久或暫時關門的指標性旅宿業者,除了花蓮翰品酒店,也包括藍天麗池、丘丘・森旅,以及位於布洛灣的山月村等。

這次強震對旅宿業者衝擊有多嚴重?花蓮縣登記在案的旅館155家,加入旅館公會125家,強震以來最高峰時期有22家停業,12家永久歇業,占整體會員近10%,這還不包括沒有營業登記的個體戶,受衝擊的從業人員,粗估解僱人數超過300人。

張琄菡甚至推估,包含停業或因應營業狀況而遭減班的旅宿觀光從業人員恐超過500人。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的「山月村」文創旅館宣布停業。張智傑攝

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的「山月村」文創旅館宣布停業。張智傑攝

住宿補助上路,旅遊復甦露曙光?

也許很多人都會問:「觀光署祭出住宿補助500至1000元不等,業者為何仍如此焦急?」

一名在地經營旅宿行業超過十年的業者沉痛表示:「地震過去兩個月了,補助根本緩不濟急,接連有同業宣布不做,對大家信心打擊真的很大!」更擔心若持續下去,恐讓好不容易回流的青年就業人口,再次被迫外移,對觀光產業衝擊將拉得更長。

除了旅宿業者,知名景點東大門夜市,攤商的生意也很慘澹。

在東大門夜市擺遊戲攤的江大姐,週五晚上八點鐘還沒開市,閒來無事坐在板凳上滑手機,對於這個情況,她卻只說:「兩個多月了,早就習慣啦!常常一個禮拜好幾天都沒開市。」

仔細數數,東大門約300多家攤販,現如今大約只開不到100家,遊客不來、店家為減少開支不出攤,形成惡性循環。

知名景點東大門夜市,攤商生意慘澹。張智傑攝

知名景點東大門夜市,攤商生意慘澹。張智傑攝

許多業者不願坐以待斃,像是新城老街的練習曲書店、佳興冰果室、山海百貨以及阿莎小米甜甜圈,業者們如常開啟大門,就盼遊客回流的那天。

在強震前一天開門的花蓮市區新景點「將軍府」,雖時運不濟,但堅持正常營運,經營者任聿新(Rush)以「花蓮人的客廳」為發想,請來16 間特色店家,透過「飲食」來訴說花蓮的在地故事。

為了有穩定金流能即時幫助店家撐過這段時間,業者在群眾集資平台上發起「震後復甦,同島相挺!預約未來,振興新花蓮!」專案內容最便宜兩人兩天一夜只要5000元有找,行程涵蓋四星級飯店、雙人下午茶、山海特色遊程等,最長可至年底使用盼能攜手眾人度過這波觀光產業寒冬。

在強震前一天開門的花蓮市區新景點「將軍府」雖時運不濟,但堅持正常營運。張智傑攝

在強震前一天開門的花蓮市區新景點「將軍府」雖時運不濟,但堅持正常營運。張智傑攝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數位專題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台中,這座城市的轉型不僅是建設,更是對未來的深刻承諾。從每個細節中,向全球旅人展現永續理念與城市發展的無縫融合。每一步的探索,不僅是與自然的對話,更是對永續未來的堅定信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