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談到退休生活,會想到什麼?存款多少才夠用、需要哪些醫療資源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要住哪裡?的確,人生下半場要活得精采,不能少了「合適居所」的退休規劃。目前,全球都面臨高齡化挑戰,50+的居住型態,也變得愈來愈多元,包括養生村、樂齡宅、青銀共居……,都是老後住所的新興選擇。你的新居住主義,即將實現。
你對退休住處有什麼想像,是與子女同住、兒孫滿堂,還是獨自住進老人院?其實現代退休居住選項早已跳脫這兩種框架,發展出養生村、好友共居、青銀共居、拖車小木屋等多種居住型態。
台灣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預估到了2030年,台灣未與親人或朋友同住的銀髮高齡長者住宅,將達到125萬戶。而65歲以上的長者大多數會獨居或雙居,占總人口30%,並可能在2026年後,進一步提高至50%。因此,愈來愈多屆齡退休人士開始在身體退化前,提前規劃老後住所。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