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二十五日,南韓前總統全斗煥完成有史以來第一次和平轉移政權後,如釋重負地說:「從此可以做個平凡的國民了!」但是,他這個心願並未實現。十一月二十三日,全斗煥在電視上擒著眼淚向全國國民道歉,倉皇步上隱居之路,又創下韓國史上另一個不平凡的紀錄。
全斗煥從一九八0年九月一日出任南韓第十一任總統,修憲後於次年三月當選第十二任總統,在青瓦台度過了兩千五百五十五個日子,而遷回延禧洞自宅到宣布退隱山林,只有兩百七十二天。對全斗煥而言,這兩百七十二天比兩千五百多個日子更長,這段日子他從權勢顛峰猛然跌落到自我放逐的深淵,痛苦的心路歷程真是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
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十一時三十分,全斗煥步出青瓦台與盧泰愚擁別,全、盧兩人即踏上宿命的訣別之路。盧泰愚是全斗煥指定的接班人,也是在他的全力支持下才得以當選總統。但青瓦台別後,盧泰愚為信守對國民的承諾,一步步地清算第五共和的弊端,逼使全斗煥走上絕路。
全斗煥野心如昔,在退位前曾為維繫威權預作部署,成立日海財團(見遠見雜誌第十六期),並膨脹「國家元老諮問會議」的組織,企圖在幕後發揮影響力,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些安排終成幻影。
在全斗煥下台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盧泰愚即下令縮小改編元老諮問會議,粉碎了全斗煥當太上總統的企圖。
三月十八日,討全行動的第一聲號角響起,司法當局開始對全敬煥下手,調查「新生活運動本部」的弊案,檢方並利用全斗煥夫婦訪美期間,在三月三十一日下令收押全敬煥。據說,這是全斗煥的建議,避免全斗煥在場的尷尬。
朝小野大
四月十三日,自美返國的全斗煥在延禧洞家裡召開記者會,公開為胞弟全敬煥的不法行為向國人道歉,並宣布辭退元老諮問會議議長、民正黨名譽總裁等一切公職。
這時,全斗煥似乎仍未看出眼前的危機,乃執迷不悟地表示:「下台不過一個多月,就遭人自背後暗算……。」而青瓦台方面為了安撫全氏的不滿,向他解釋逮捕全敬煥打的是國會議員「選舉牌」,為的是平息民怨,以免執政黨在選舉中受控,青瓦台並保證事態不會再擴大。
但是國會大選中,全氏家族濫權醜聞成為最燙手的山芋,造成選情逆轉,執政黨慘遭挫敗,出現了南韓有史以來首次「朝小野大」(執政黨席位未過半數)的局面。這個結局迫使盧泰愚下定決心與第五共和畫清界限,以免陷入醜聞泥掉之中。
新國會一開議,立即成立「五共非理特別委員會」,展開長期的扒糞調查,箭頭直指全氏涉入的「諾斯洛普戰鬥機採購案」的受賄傳聞。這時社會上紛紛謠傳全氏將潛逃出國,逼使全斗煥透過親信表示,保證他即使受了司法審判也不會逃亡。
到六月底,國會為調查全氏家族貪瀆濫權事件,一共成立了七個特別調查委員會,「五共非理」成為國會議員演講或質詢時,最喜歡點的一道「熱菜」。
由於討全的輿情沸騰,全斗煥被迫放棄參加九月十七日的漢城奧運的開幕典禮,漢城奧運是全氏在任內爭取成功,並且傾全力籌備的。就在奧運閉幕的第二天,十月三日全氏事件的調查立刻進入了新的局面。
包圍全斗煥
南韓國會恢復了中斷了十六年的「國政調查權」(類似美國的國會聽證制度),召開一連串聽證會,傳訊相關的證人出席,徹查五共非理的每一件弊案。
一向激進的大學生,此時也加入了討伐全斗煥的行列。「逮捕全氏夫婦」的口號替代了半年來要求召開「南北學生會談」的訴求,並組成了「逮全敢死隊」,在大學生的主導下,討全行動風起雲湧,擴散為全國性的運動,十月十四日,前第一夫人李順子在民意的強大壓力下,宣布辭去「新世代育英會」會長的職務。
十一月三日,盧泰愚踏上亞太四國十二天的訪問行程,當天,國會開始進行最敏感的「日海財團」聽證會,透過電視的全程轉播,全國討全的情緒鼎沸,這是討全行動急轉直下的重要轉捩點。
第二天,民主正義黨主席尹吉重感覺事態嚴重,到延禧洞拜訪全斗煥,要求全氏公開道歉,並召開記者會表示全氏已經同意,但延禧洞方面立即否認將有道歉一說。
強大的民意壓力迫使青瓦台和民正黨方面繼續與延禧洞交涉,但是毫無進展,此時,檢方開始傳喚全斗煥的胞兄、堂兄弟和連襟,調查他們非法斂財的情事,盧泰愚政府的因應策略,已由交涉說服轉為「包圍作戰」的高壓措施。
揚言發表炸彈宣言
四面楚歌的全斗煥心情開始激烈起伏,他覺悟到應該犧牲自己,保全政局的安定;但卻也有一股遭到盧泰愚背棄的強烈感受,十一月八日,全斗煥召集民正黨秘書長朴俊炳、國會領袖金潤煥、青瓦台首席政治顧問崔秉烈、政策祕書官朴哲彥等舊日袍澤到延禧洞,痛斥他們不夠朋友,不是患難與共的同志。
為了扳回頹勢,延禧洞提出舉行「盧全會談」的要求,並揚言將發表炸彈宣言,抖出濫用政治資金的內幕,政情立即繃緊至一觸即發的局面,十一月十二日,檢方逮捕全斗煥大哥全基煥,兩天後又逮捕其內弟李昌錫,兩名全氏近親被捕已使政局籠罩在山雨欲來的高壓狀態。
盧泰愚於十四日返國後,當晚便以問安為名打電話到延禧洞,但為全斗煥拒接;十五日盧泰愚再度嘗試,終於打破了僵局。三十分鐘的攤牌長談內容,外人不得而知,結果很顯然是全斗煥屈服了,無條件接受青瓦台提出的:一、公開道歉,二、繳還財產,三、歸鄉隱居等三個要求。
李順子的眼淚
全斗煥認命了,道歉聲明的文稿立即在學者、律師和作家的協助下完成,但是道歉時間卻一延再延,而延滯的關鍵就在於李順子的眼淚。因為她捨不得繳出的財產是這幢二十一年前和全斗煥胼手胝足買下的住宅,而且也不忍心讓還在唸高中的么兒獨居漢城。
全斗煥費盡了口舌勸服李順子,要她認清情勢險惡,已非他們所能掌握,除非接受條件,不但財產不保,生命可能會有危險,才讓李順子俯首同意,兩人下定決心隱居山林,這時已是十一月十九日了。
四天後,全斗煥出現在電視螢光幕上,向全國國民道歉,並遷出延禧洞開始自我放逐的生活,一代梟雄的故事雖未落幕,卻留下觀眾席上一片扼嘆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