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入秋的第一道鋒面把天空染得灰濛濛的,海浪恣意拍打花蓮岸邊,七星潭沿岸躺著幾根綿延三、四公里的黑色取水管,隨著浪潮起伏晃動。東潤水資源公司工作人員盯著電腦,掌握氣象動態,心裡盤算何時該把管子埋進太平洋。
「取水管埋在太平洋下600公尺,就能汲取深達2000、3000公尺的海水,深層海水是花蓮的新特產,到了年底,可以喝到海水做的瓶裝水,」花蓮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張福檳興奮地說著。
深層海水可以變成商品,帶來財富,已經變成愈來愈火紅的新商品。
美國夏威夷在1980年代,領先全球,率先汲取,養殖魚蝦,但是,將它商品化、變成黃金的卻是晚10年開發的日本。日本在2000年打著美容、保健口號,除了生產飲用水,還做成食品、化妝品,一年創造6000億日圓(約新台幣1800億元)的產值。
自然礦∕台灣得天獨厚的商機
由於深層海水不受日照,沒有污染,水分子小,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表層海水的四、五倍,淡化後能用在Spa上,成為休閒飯店的賣點,帶動旅遊業;用過的海水排回大海,還可產生微細藻類,吸引魚群,形成漁場,難怪被視為21世紀的藍金。
然而開發深層海水得視地理條件,除了美、日,台灣是世界上少數適合的場所。「台灣四面環海,卻忽略了幾十年!」台肥公司副總經理馬慶豐拉高分貝說。兩、三年前,幸福水泥、光隆企業看到日本成功的商品後,紛紛相繼著手規劃,去年一試,就成功取水。
這項成果在今年夏天台北舉辦的全國水科技展中,成為重頭戲。許多人衝著健康訴求,排隊試飲、品嚐深層海水冰淇淋,工作人員更忙得應接不暇。
這一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台灣新藍金,一年產值有多少?「初期有190億台幣,一旦成熟,會有800億,」工研院深層海水研究中心經理李士畦拿著研究資料表示。
台灣東部得天獨厚,有黑潮經過,太平洋海溝深藏其中,湧升流帶起深海裡的曼波魚,也帶來深層海水的商機。
目前花蓮、台東對這個新藍金均寄予厚望,台東縣甚至寫下「海洋農業縣」的標語。
「台東是深層海水的源頭,」雖然至今尚未開發,縣長鄺麗貞卻這麼喊著,還規劃了32公頃的休閒園區,向副總統呂秀蓮做專案報告。
產品化∕海水加持後價高一籌
一鄉一特色是地方產業的精髓,深層海水對地方發展的好處,在日本早就有跡可循。
位處日本偏遠的沖繩縣久米島,只有飛機去得了,「我一下飛機,就看到機場掛著『深層海水之鄉』的布條,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深海做的瓶裝水、食品,種類多得想不買都不行,連吃個便當,盒子都貼有當地政府發的認證標章!」李士畦說出久米島的特色。
以深層海水做為原料,通常能讓產品價格翻兩番。拿容量200c.c.的深海洗面乳來說,要賣1700日圓(約台幣510元),將近一般產品的三倍。
而Spa業者花每公噸400日幣(約120元)購買深層海水,一天使用量是五公噸,不但吸引更多消費者上門;每日海水成本,也只要一張2000日圓(約600台幣)的入場費就能抵掉,可見其中商機。
不僅花、東縣政府爭著開發,連日本沖繩縣工業策進會也看上花東沿岸,準備和工研院合作,越洋來台開設工廠,以「台灣製造」之名,將產品銷往大陸,沖淡大陸人對日本商品的敵意。
深層海水會不會改變東部的地方發展,並幫助花蓮的傳統產業轉型?瀕臨七星潭的光隆企業,還有台肥公司、幸福水泥這兩家老企業,均從三年前耗費數億資金,未來三年將生產海水商品,興建休憩園區,朝多元化經營,他們各有什麼布局?
淘藍金客1.光隆企業董事長 曾信雄
海水就在家後面,我不抽誰抽?
「政府早晚會開放大陸的大理石,到時台灣礦石業會變成零!公司必須及早轉型,」光隆企業董事長曾信雄,談起事業版圖,充滿危機感。
40年前在花蓮以販售礦石起家的他,隨手拿起杯裡的白蝦說,「我用深層海水養蝦,50天就能長到10公分,飼料少用1/3,九孔苗也能活下來,我的未來就在這裡!」
只有中學學歷的曾信雄,是個會隨環境改變的經營者。因為礦石藝品受觀光客喜愛,他在30年前便走上觀光業,買了幾十輛遊覽車,在七星潭沿岸闢設25公頃的觀光園區,開餐廳、礦石博物館、引進猴子特技團,做起日、韓觀光客的生意。
然而,環保意識高漲、房市萎縮,礦石買賣不像早年那麼好做,業者從500、600家縮減到100多家,讓曾信雄苦思未來發展。
他聽人提過夏威夷的深層海水可以養魚蝦,便覺得好奇,後來看到日本的海水商品大賣,才動起抽水的念頭。「海水就在你家後面,你不抽,誰來抽?」金車集團董事長李添財的這句話,激勵他「下海」的決心。
花蓮天才 土法煉鋼鋪取水管
從來沒抽過海水的曾信雄,看好這是轉型的機會,即使遭受旁人質疑的眼光,仍相信堅持就能成功。花蓮潮流變化多端,取水管很容易被潮水沖走,他和工程團隊一起研究,花了半年,以土法煉鋼的方式,用砂礫、混凝土在海底固定水管,並在去年底順利取水。
「他是花蓮的天才啦!很守信用,為了工作,飯都可以不吃!」認識曾信雄40年的花蓮燕聲電台董事長莊坤元這樣形容。他回憶同赴國外考察,建議曾信雄留下玩兩天,都以工作為由而被拒絕。
曾信雄未雨綢繆,幾年前就獲觀光局核准,在觀光園區裡設Spa、蓋旅館。到日本久米島洗過深海Spa的水利署科長黃宏莆說,洗Spa的同時,可欣賞海景,皮膚還能保溼,從日本經驗來看,休憩路線一定能成功。
「我爸爸做事講究事前規劃,」女兒曾淯琪說出曾信雄的行事風格,難怪白蝦、九孔苗一養殖成功,就算好要加蓋幾座養殖池,還決定在年底養殖利潤較高的斑節蝦。
雖然已到大陸開採礦石,但曾信雄堅持台灣是他的根,深層海水有機會帶領光隆的未來,將台灣的營業額維持在65%。他把轉型希望放在深層海水。
淘藍金客2.台肥董事長 李金龍
率領一甲子老店浴「水」重生
如同光隆企業,成立60年的台灣肥料公司,也想藉著深層海水轉型。規劃已經三年,直到今年春天人事紛爭案落幕,曾任農委會主委的李金龍接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八字才有了一撇,決定花費4億元,並於今年8月份埋下取水管。
李金龍卸下國策顧問職務,到民營公司,大家都在看他怎麼改造台肥,擺脫賣地營利的舊形象。
「台肥是我人生的意外插曲,」本來安排好的教書計畫突然被打亂,李金龍只能面對,學習以經理人的角色,為台肥開創新事業。也因為如此,才火速開發深層海水,即使在颱風季節,仍不准埋管進度延緩。
結束25年公職生涯,李金龍來到台肥,開始學習投資理財、土地開發的全新知識。
台肥擁有600筆土地,加起來共有69個小巨蛋那麼大,市值約800億元,「非不得已,我不會賣地,因為賣一塊,就少一塊,」李金龍說得很肯定,可見賣地營利將成為台肥的歷史。
但擁有大批土地資產的台肥,過去高喊開發、投資案,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給人炒作股價的疑慮,這次碰到深層海水,終於動起來了。
台肥在七星潭岸邊規劃46公頃的深層海水休閒園區。根據李金龍的想法,有了深層海水,將帶動台肥轉型,走向生技、觀光產業,肥料營業額可降到五成。
從農業政策制定者變成企業經理人,李金龍要顧及台肥獲利和股東權益,「畢竟股價差1元,就差很多!」看來他是鐵了心要改變台肥。
淘藍金客3.幸福水泥董事長 陳兩傳、執行副總 陳韻如
爸爸直覺開路,女兒多角經營
「我們是最早取到水的,」幸福水泥執行副總兼東潤公司董事長陳韻如,提到去年夏天抽水成功的事,臉上堆滿了笑容。這是她協助家族事業19年來,第一次獨挑大樑,傳統產業的幸福水泥也因此多了新氣象。
「她膽子小,只好由我規劃,接下來,就看她的啦!」,幸福水泥董事長陳兩傳摸摸女兒的頭笑著說。即使陳韻如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在爸爸的眼裡,獨生愛女還是沒有長大。
一畢業就擔任業務助理,陳韻如從擦桌子,一路被爸爸訓練成執行副總。問他對女兒的表現是否滿意?「還可以啦,」陳兩傳的語氣透露出很高的期望。
陳韻如和深層海水結緣,十分偶然。2004年,國統企業打算向幸福水泥租地,抽取海水,從事養殖,她才第一次聽到深層海水這個名詞。上網研究後,發現極有經濟價值,便有了自己開發的念頭。
可是,抽取海水是全新工程,陳韻如還在評估中,做事向前衝的陳兩傳就動手規劃了。
台灣取水成功的先鋒
父女倆雖然神韻、外形相似,開發深層海水卻顯示性格差異。「她做事保守,凡事要沙盤推演,不太像我,」陳兩傳說自己憑直覺行事,感覺對了,就會執行,這種衝衝衝的個性正好和女兒互補。「他們父女風格不同,爸爸很快就下決定。女兒則重分析,」在幸福水泥工作22年的副總陳建興點出兩人的個性。
對陳韻如來說,幸福水泥能比同業領先取水成功,是因為陳兩傳的毅力。陳韻如形容爸爸像雁群的領隊,以申請花蓮縣和仁石灰石礦廠為例,為了通過審核,陳兩傳可以等上20年,把這樣的耐力用在開發深層海水,海水終於從取水管奔湧而出。
深層海水讓幸福水泥多了新方向。陳韻如成立東潤公司,編列行銷費用,讓民眾從試飲中認識深層海水。她也訂下目標,要生產深海啤酒、豆腐、醬油,為家族事業塑造新形象。
為了替女兒實現理想,放置取水管的當天,一頭白髮的陳兩傳拿著望遠鏡,透過對講機、雷達,指揮海上的20艘船,「大家都沒有經驗,稍不注意,船隻就會互撞,」副理郭清水回想起來,餘悸猶存。海洋水這個「新金礦」,會不會開發出陳兩傳的下個黃金事業,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