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麟去年6月向工作了20年整的台灣IBM公司提出辭職,順便申請退休時,當時總經理許朱勝慰留他說,「你是太累了,要不要留職停薪半年?」丁瑞麟思考良久,仍然婉拒。
他的確太累了!辭職前三個月,他負責北京業務開發,平均每一個星期飛一次北京。
然而,父親中風,行動不便,母親也年邁,都需要丁瑞麟夫妻照顧。談到太太,頭髮斑白的丁瑞麟一臉嚴肅地說,「因為套住我這個金牛座,任勞任怨,所以她很早就退出職場,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看似寡言的他,冷不防蹦出一句俏皮話。
「過去幫IBM辦記者活動(Press Tour),儘管是主人,他卻從不和記者應酬,只包給我們做關係,」經典公關專案經理翁敏芳笑著說。
這樣嚴謹、不苟言笑、努力工作的資深IBM人,去年卻倦勤。因為他公私兩忙,壓力太大,無法再工作下去。
然後,丁瑞麟整整休息了一年。
丁瑞麟的「強迫休耕」是非戰之罪,台灣經濟結構大轉型,外商科技大廠的資深業務員都失去舞台,才是主因。
過去兩年,他最大的挫折,莫過於業績瓶頸難突破。檢討、檢討、再檢討,是整個市場需求,已經轉到大陸。
丁瑞麟一直是台灣IBM的明星球員。1985年以儲備幹部考進去,2002年被任命為台灣IBM軟體產品處副總經理。
46歲離開IBM時,人生最寶貴的20年都奉獻給這個跨國科技大廠,驀然解職,雖是自願,卻也難免不適應。
他是家中唯一經濟來源,壓力很大。但是,丁瑞麟深深感到人生禍福相倚,暗自下決心,要把握這一年。
充分規劃,維持平衡和紀律生活
回想起來,自從1998年當上經銷業務部的最高主管後,每天朝八晚十,回家還要看電子信箱回上百封的信。那幾年,每天都是半夜才能入眠,工作壓力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好不容易有機會休息,他決定給自己留白,於是展開為期一年的修養充電計畫,直到今年8月,防毒軟體大廠賽門鐵克公司,聘請丁瑞麟出任台灣區總經理。
休息的這一年,他把自己規劃為家庭生活、讀書和運動三大部分。
首先,台灣人普遍不愛讀書,平均每人購書金額每年不到新台幣1000元,這還包括教科書。但是丁瑞麟嗜好閱讀,可以整天泡在家中書房閱讀。
他的星期一是讀投資理財,星期二文學,星期三天文物理,星期四運動日,去打高爾夫球,並且順便維持昔日的人脈,星期五是家庭日,也是他輕鬆閱讀,補充人生哲學知識、態度的一天。
「我刻意維持紀律和平衡,一次補回20年來沒有時間好好讀書的遺憾,」丁瑞麟說,他其實是一個內向、不愛應酬的人,能有福氣再念書,讓他覺得很幸福。
不再沮喪,重拾閱讀樂趣與力量
其次,在讀書之餘,他把所有時間都給太太和父母。休耕這一年,他成了太太專任司機,看病、買菜、購物都是他接送;從前當主管領導統馭下屬,現在成為太太的「專職司機」,也讓他感覺很特別。此外,還經常從台北帶父母、妻子開到新竹以北的郊外踏青運動,當日來回,很少停留過夜。
回想這一年來,他深覺得最大的收穫是閱讀。他深入天文物理、地球科學,科普書讀得非常多。原本電機背景,對理論物理懂得很少,但是這一年來,他讀了霍金的《時間簡史》,瞭解宇宙形成的「大霹靂理論」,深覺學海無涯。而在他一向偏廢的人文、小說領域,他也讀了《哈利波特》《魔戒》,尤其是美國已故諾貝爾文學獎小說大師海明威的所有短篇小說,深為海明威簡潔的文體,壯闊的大自然與人的挑戰題材所著迷。
休息充滿電,選擇新公司再出發,覺得過去一再重複的無意義行動,都不再那麼讓他沮喪。
「休耕一年,讓我找回研究知識的動力,閱讀充滿樂趣,甚至,還興起要重新當學生的想法,累積面對未來的能量,」丁瑞麟非常感謝人生有這樣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