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蔬食人口比例高居全球前三,善菓餐飲集團創辦人嚴心鏞8日分享,多年前看準蔬食趨勢投入經營,至今旗下已開創八大蔬食品牌,事業由虧轉營的貴人,是源自一場車禍、一隻白鷺鷥所產生的啟發,讓善菓揮別單店月虧損50萬的心路歷程。
台灣的蔬食人口愈來愈多,市場競爭也與日俱增,根據2023年最新統計,全台灣共有14%人口、約320萬吃素,等於每七個人就有一人吃素,比例高居全世界前三。
2017年崛起的蔬食餐飲集團「善菓」,成立至今發展出多元品牌,從宴席料理、簡餐、養生鍋物、麵食、茶點,到義大利麵、燉飯、西式漢堡、麵包、法式甜點都有。
善菓餐飲集團創辦人嚴心鏞,曾任亞都麗緻服務管理學苑總經理、稻禾餐飲集團共同創辦人,在服務業開創「感動式服務」。他在《成就他人的經營思考》新書發表會上分享,踏入餐飲業時,曾以八百萬元投資一間葷食簡餐,但無論如何都無法盈利,每月慘虧50萬元。
某一天,終於決心要閉店止損,在出差開車路途中,他反覆問自己:「難道沒有其他辦法了嗎?」與此同時,車上的廣播正在分享一則故事,專賣蔬食漢堡的「喬治漢堡」行動攤車深受消費者喜愛,每每出攤總能吸引顧客排隊搶買,「如果一個攤車都能大排長龍,何不把餐廳改成蔬食?」嚴心鏞腦中頓時浮現這個念頭。
嚴心鏞萌生將葷食簡餐轉做蔬食之際,一隻白鷺鷥竟迎面而來,駕車的他不慎撞上,令他感到既震驚又難過,「撞死一隻鳥都這麼難過了,有想過每天店裡殺了幾隻雞嗎?」當下的他有如聽見來自上天的提醒,更加堅定了推廣蔬食的理念。
嚴心鏞認為,蔬食不僅是一門好生意,還是利己、利他、利環境的行動。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表示,每個人在一生中一定要攀登三座山,第一座山是利己:養活自己和家庭,第二座山正是「利他」,第三座則是永續發展。20年前,遠見以最高標準最先推行CSR企業社會責任,獲得廣大迴響,如今演進成為ESG全世界共同趨勢。
與嚴心鏞相識15年的和泰興業董事長蘇一仲回憶,嚴心鏞在亞都麗緻服務時期,曾擔任和泰顧問,一台冷氣機從設計、販售、維修服務,每一環節都很重要;而「感動式服務」講究的是細節,服務如同銷售的延長,公司深受啟發,進而發展出「3A服務」:Action、Accurate、Attitude,也就是行動迅速、工作確實、態度親切。
嚴心鏞的7大利他實踐心法
1. 善的力量也像蝴蝶效應,是會擴散出去的。
2. 行為的改變經常來自一念之轉,一旦你真的啟動了,自然就會積極去行動。
3. 唯有找到成就動機,才能真正樂在工作,帶著積極主動的精神去做事。
4.「心軟了,腰才會軟。」當你生出柔軟心,就會更願意彎下腰去服務別人。
5. 要做利他的經營,先要追求員工的幸福,再來是讓客戶感到滿足,最後就是對世界有所貢獻。
6. 許多日常生活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像是節水節電、資源回收、減少一次性消耗品、支持綠色商品和增加蔬食比例等,都可以隨手做環保。
7. 改掉舊習慣比較難,建立新的習慣比較容易。大家不妨嘗試一日一蔬食,以彈性素時幫助減少碳排量,一同改善地球暖化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