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昨日打鐵町,今日文青圈──走讀城市歷史

郭瓊瑩
user

郭瓊瑩

2024-04-01

瀏覽數 10,800+

自打鐵町/舊鐵道幹線,到今日的中山文青時尚門戶──心中山啟動了歷史新頁。郭瓊瑩提供
自打鐵町/舊鐵道幹線,到今日的中山文青時尚門戶──心中山啟動了歷史新頁。郭瓊瑩提供
00:00
00:00

身為空間規劃者,也常年參與相關「都市計畫」「文化資產」……的審議,但見二度空間上了分區顏色的「計畫圖」與實質三度空間,乃至融入了庶民生活的四度空間,有極大的差異。不禁自問:到底「都市計畫」有用否?需要嗎? 

當然,計畫(Planning)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Plan)。一個城市的發展,正如人類的生命成長般,它不只是個體的差異性,更綜整集結了所有生長、生活、生產於斯的個體大熔爐,它是動態消長的。再聰明的治理者、規劃師,再如何用大數據分析,也無法精準掌握預測它的一切。城市規劃必須有遠見,才能發展出其特色與差異化的格局,惟當治理者、開發商、規劃者,以及所有市民(居住者)各有不同觀點時,一個城市的發展自然會如變形蟲般,在原設定的理性科學預測分析框架中不斷變形,最後會發展成與計畫目標不一,甚或相去甚遠的「現況」,這是城市作為一個有多元生命文化的有機體,其內部必須自我調適的潛力,也是一種生存的必然智慧。

也因此,儘管各國各城市自古即有「文獻館」「地方誌」「鄉土誌」……迄今,透過GIS,尚可溯源到歷代城市的空間發展變遷,此對當代的人類而言何其幸運,吾人得以透過科技走入時光隧道,想像其變遷種種。

而今,除了智慧地圖外,如果我們得以在生活當下走讀城市的大街小巷,觀察大道背後的巷弄生活景,其實,每一腳步、每一空間的串聯,均會透露出各種有趣的故事,如同織錦拼布之碎片般。而若更細心以「旅行者」視角探索,則無需史書的文字閱讀,吾人幾乎可自主拼貼出一幅相對真實的城市發展「斷代史」。

就引領讀者來走讀神遊一下,台北市近來發展出的「心中山」文青時尚廊帶的點點滴滴……

淡水線,台灣第一條鐵道支線,於1901年通車,自台北站分歧後,北轉跨基隆河,再向北接淡水河(含經北投∕新北投與淡水),在1988年停運後,改為今日的捷運淡水信義線,這21.2公里,兼負了淡水港航運的接駁。中期淡水河口泥沙淤積後,航運鐵道運輸功能沒落,反而成為民眾搭火車到北投泡湯,上大屯國立公園(今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新興旅遊線,今日捷運線除了休閒旅遊功能外,更承載了台北市中心到淡水、淡海新市鎮數十萬通勤通學者的重任,鐵道支線已訴說了此台北西北區的重要城市發展史。

同時,以中山北路(敕使大道)與承德路兩大幹線中間區帶發展出來的生活景,尤具城市歷史研究的豐富性。此軸帶間,有中山北路林蔭大道的國際化旅館、餐館、金融商街,包括早期美軍協防駐台的相關餐飲業態。而承德路未開闢前,該區段串聯昔日大稻埕商圈,與由台北車站前民生西路雙連地區,許多舊貨、廢鋼鐵蒐集廠,在1960年代,宛若水平發展的「機械零件修補再生訂製」的大型工業園區。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赤峰街巷弄中的打鐵町,已轉化為今日汽車電腦零件的回收修葺小站,乃至時尚酒吧、咖啡吧。郭瓊瑩提供

當承德路闢建,沿線的違章工廠,移入與中山北路淡水線捷運後垂直發展的巷弄中,而台灣民間傳統產業的功力與快速應變力,也就如此逐一開花結果。但又隨物流發展,零件供應轉型及打鐵街的環境汙染,迄今,興城街、萬全街、赤峰街一帶,只剩一家打鐵店。打鐵工藝也逐漸轉型鉛字印刷文創,而原來充滿油漬的小型店家,由於心中山捷運廊帶的發展,引入適意步行環境,兩側魚骨狀的各種文青文創選品店、獨立書店、服飾店、美髮店、拉麵店、小酒館蓬勃發展,相較昔日林森北路的條通,其格局更有甚之。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活動免費報名>>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親臨,邀你一起共振台灣之聲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小而巧、小而精、小而美的迷你時尚文青店,累加成水平發展的Old 「New」 Outlet。郭瓊瑩提供

昔日條通多為日人觀光出入,而今此區不同的,是幾乎已成為台北最國際化、多元文化的年青時尚圈,白天與夜晚各有特色。它不像現代化的Mall、Outlet,而是光譜的另一端;精緻、小巧充滿生命力。每一家百年街屋的轉型均充滿故事,也因應其發展,實為在地自主性的逐漸成長,非政府治理的置入。反過來,這些迷你商店商機好,創造了新的營運模式,也有幸得以自助保存巷弄格局與建物的歷史保存再生。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古早的麵茶攤與當代的文青咖啡吧及清酒吧,兩相對應,更顯歷史脈絡特色。郭瓊瑩提供

在此,「都市計畫」「都市更新」「都市文資保存」似乎均不需特別用力,因為總體互惠多贏的價值觀已逐漸扎根了。以上只是台灣所有各大城市發展變遷中的一小片段,但單就此鐵道、水圳、市集、傳產、文創……走過幾趟,將得以身入其境體驗解讀此城市片斷的百年歷史。

1918年建的霧裡薛圳(1724)牛埔支線,由新店溪蜿蜒迄圓山接基隆河,此遺留的盲段,亦見證了自農業─工業─智慧資訊化的社會變遷。郭瓊瑩提供

1918年建的霧裡薛圳(1724)牛埔支線,由新店溪蜿蜒迄圓山接基隆河,此遺留的盲段,亦見證了自農業─工業─智慧資訊化的社會變遷。郭瓊瑩提供

1918年建的霧裡薛圳(1724)牛埔支線,由新店溪蜿蜒迄圓山接基隆河,此遺留的盲段,亦見證了自農業─工業─智慧資訊化的社會變遷。郭瓊瑩提供

1918年建的霧裡薛圳(1724)牛埔支線,由新店溪蜿蜒迄圓山接基隆河,此遺留的盲段,亦見證了自農業─工業─智慧資訊化的社會變遷。郭瓊瑩提供

1918年建的霧裡薛圳(1724)牛埔支線,由新店溪蜿蜒迄圓山接基隆河,此遺留的盲段,亦見證了自農業─工業─智慧資訊化的社會變遷。郭瓊瑩提供

1918年建的霧裡薛圳(1724)牛埔支線,由新店溪蜿蜒迄圓山接基隆河,此遺留的盲段,亦見證了自農業─工業─智慧資訊化的社會變遷。郭瓊瑩提供

1918年建的霧裡薛圳(1724)牛埔支線,由新店溪蜿蜒迄圓山接基隆河,此遺留的盲段,亦見證了自農業─工業─智慧資訊化的社會變遷。郭瓊瑩提供

1918年建的霧裡薛圳(1724)牛埔支線,由新店溪蜿蜒迄圓山接基隆河,此遺留的盲段,亦見證了自農業─工業─智慧資訊化的社會變遷。郭瓊瑩提供

如果全民也能以另類視角與心境,漫遊並慢活於中,相信無論是空間、店居文化、歷史、水圳流路……,都市保存(Urban Conservation)應有另類全民共同參與的榮譽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士)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