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怎麼做?
屢敗屢戰/10年挽回江山
曾國藩愈挫愈勇的領導風格,源自於父親曾麟書的身教。
從小跟在父親身邊的曾國藩,看到了父親連續考了17次科舉,才考上秀才,在這樣耳濡目染的教育下,曾國藩養成了不願服輸的個性。
在湘軍的起兵初期,曾國藩屢遭挫敗,作戰老是吃敗仗。湘軍從1854年5月的首戰水軍險遭殲滅,九個月後,曾國藩更被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攻破湘軍水營,100多艘戰艦全被燒毀,就連曾國藩的座船都被搶走,所有湘軍重要資料全數被敵人掠走;1856年夏天,曾國藩還坐困南昌。
曾國藩在遭遇到接連吃敗仗的打擊下,曾擬了一份奏章給咸豐皇帝,自責自己帶湘軍作戰,老是「屢戰屢敗」;但最後被屬下建議修改成「屢敗屢戰」,希望咸豐給予湘軍更多整軍備戰的機會。
咸豐看了這一份奏章之後,卻被曾國藩的愈挫愈勇的精神所感動,不再責怪曾國藩作戰吃敗仗的事情。
在這樣連續敗仗的打擊之下,並沒有磨掉曾國藩的鬥志。
自殺三次未成的曾國藩體悟到,湘軍的用兵大戰略不應該先求戰,應採取穩紮穩打、鞏固地方群眾關係的戰略。曾國藩打著維護中國傳統文化的旗幟,與拜上帝會的太平天國區隔,湘軍積極維持良好的地方關係,爭取地方仕紳的支持,籌措軍餉,規劃切斷太平天國的補給線,最後贏得勝利。
經理人怎麼用?
盧正昕/從吃閉門羹到領軍花旗
30多年前,建華金控執行長盧正昕,就把曾國藩當成學習的對象,「連太太都很怕我,只要我一決定做什麼事情,就一定會貫徹到底。」
盧正昕30多年前從美國印第安那大學MBA畢業之後,為了想要進入美國花旗銀行,曾投了十多次履歷表,都被花旗銀行丟掉(因當時的花旗銀行只收哈佛這些頂尖名校的白種人學生),但是盧正昕還是不願意放棄。
直到有一天,花旗銀行人資主管親自打電話給盧正昕,「他們要求我不要再寄履歷表了,要我死了這條心,」盧正昕回憶說,因為在花旗銀行的電腦上面已經有10多次的盧正昕求職紀錄與履歷表。
但是不認輸的盧正昕,居然跟這位人資主管表示,願意自費到花旗銀行的總部去拜訪他(當年花旗會提供旅費給應徵者)。而這一位主管卻連忙回絕:「你來看我也沒有用。」
結果,盧正昕搭了20多小時的灰狗巴士,風塵僕僕到紐約登門造訪,來到了花旗銀行總部,立刻打電話給這位主管,要求面談機會。
盧正昕不斷地跟這位主管分析,「花旗銀行永遠不缺乏優秀的白人幹部,但是很難得會有一個華人念到MBA,雖然我的學校不夠好,你只要給我半個鐘頭就好了。」
最後這位花旗主管被盧正昕的熱忱所感動,答應跟他面談,結果一連面談了五個主管。
那年,花旗銀行共錄用了100位見習生。其中98個是六呎高的白種人,只有兩個亞洲人,其中一位就是盧正昕。
日後,盧正昕成為台灣外資銀行界的大老,帶領台灣花旗銀行從70多位員工、只有營業額100萬美元的外商銀行,10年內躍升為1000位員工與一年獲利1億美元的營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