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元履歷製作工具,變身成面向全球的徵才平台,新創CakeResume的起源,是創辦人劉君羿大學閒暇時刻做出的專案,後來變成超過600萬使用者、在A輪拿到新台幣1.5億元募資的新星企業。回首過往創業路,他給學子哪些建議?
CakeResume創辦人劉君羿說,從創辦之際,就想打世界級的比賽。但以新北市榜首之姿進入臺大資工系的他,卻表示自己在學校時曾感到迷惘。為何他在學校不知所措?又是如何確立方向?
探索點子後,找到想做的事
回憶起大學時光,劉君羿說,剛入學時其實有些挫折。對比早在高中階段就接觸程式語言的同學,他前幾次考試都拿零分,雖然憑著扎實苦讀跟上進度,但劉君羿自陳,對系上課程並沒有到熱愛的程度。
「我最大的迷惘在於,沒辦法想像自己做出讓人使用的東西。」不管是系統或演算法,都是程式設計不可或缺的基石,但對年紀尚輕的劉君羿來說,更想接觸終端使用者(end-user)。直到劉君羿在社團活動中辨識出問題後,情況才發生改變。
不管是吉他社、羽球校隊,還是服務性社團,學生時常要在PTT論壇上轉錄文章。因為手動轉載耗時費力,劉君羿想到一個點子:開發一個機器人執行自動轉錄。當時,網頁開發不是顯學,他也不曾參與相關任務,行動力極高的他,跑臺大總圖借書自學,學習新知惡補知識的同時,實際打造專案,希望創作出滿足人們需求的產品。
這個契機,讓劉君羿的心態開始轉變,「這就是我想做的事。」自此以後,他的志向變得明確,全心投入網頁設計,只要想到新點子,就試著將其落地。劉君羿回憶,開發過線上報社、二手書平台,也參與畢聯會的網頁製作,不過,他坦承:「上線後沒有太多人使用,這些題目都fail(失敗)了。」
儘管結果不如人意,但這些走過的足跡,都成為日後開發出世界級產品的養分,CakeResume也是其中之一。畢業前夕,劉君羿準備履歷,為服役後的求職預先鋪路,但他發現,市面上的履歷工具以文字介面為主,沒辦法展示他豐富的圖片、影片等多媒體作品。
「我希望有一個能更方便promote(推廣)我自己的工具。」劉君羿跟朋友借來電腦架設網站,開發出CakeResume的雛形。他笑著說,結果還是沒有人使用,但有朋友拿著CakeResume製作出的履歷應徵實習,並獲得錄取,這在他心中留下好印象,原來,自己的產品真能派上用場。
役期結束後,劉君羿曾嘗試創業,最後鎩羽而歸,他決定先到跨國新創Codementor工作累積實力。除了擔任全端工程師,他向同事與老闆取經,把休閒時間全都砸在學習行銷和設計上。累積足夠的實力後,劉君羿回頭開發當初觸動他心弦的履歷工具,並放上產品網站Product Hunt,結果頗受好評,「之前launch以後都沒有流量,但這次有穩定流量進來。」
看到好成績,劉君羿毅然決然離職,創辦CakeResume。前期找員工、尋資金時也跌跌撞撞,但經過數年沉潛,如今CakeResume已經為人所知。
讀英文內容,掌握第一手知識
將大學專案孵化成創業題目,這一路走來,劉君羿有很多心得。其中,培養自學能力、讀英文內容和找厲害的人學習,是他最大的體會。
「不管什麼領域,都要培養自學的能力。」劉君羿強調,不要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子,而是要勇敢嘗試,就像他從一張白紙出發,邊做邊學,才掌握網頁開發的能力。只要願意投入心力,他相信,不管是什麼領域都能手到擒來。
至於讀原文內容,原因在於大部分的精華知識,仍以英文居多。不管是線上課程或者書本和教材,中文是二手資訊,英文內容才經過最多人的檢驗。「大學讀書機會很多,一定要把握機會,掌握最精華的原文知識。」
找到值得學習的對象,則源自於劉君羿的實習心得。他認為,公司大小不是關鍵,重點反而在於面試官和主管是否有料可挖。大學時他曾自我推銷,找上一家新創老闆,告訴對方即便不付薪水也沒關係,全因他欣賞創辦人的技術實力。
從創業有成之際,回望大學的青澀,劉君羿想對有意創業的年輕學子說,把手弄髒。「很多人光說不做,或者躊躇不前,我自己可能也是。但在自學過程中,一定要逼迫自己把手弄髒。」只要肯踏出第一步,就已勝過許多人;再往後堅持幾步路,不管是否成功,所有經驗與心得,都會是自己的寶貴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