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不僅檢驗個人意志,有時候更成為重塑命運的契機。工具機行業中聲名顯赫的併購之王朱志洋,經歷一次人生低谷後,透過超凡的自律精神重塑事業高峰。
全球第三大工具機集團、友嘉集團,創辦人暨總裁朱志洋人稱「併購大王」,33歲創業至今45年來,透過不斷的併購,累計併購40多家公司,目前擁有全球52個工具機品牌,集團年營收達700多億台幣,事業版圖橫跨全球79個生產基地,勾勒出一幅宏偉的工業圖騰。
波音公司的機翼、BMW和豐田等的車體結構、台北捷運的電梯和停車場設備,都是他旗下公司協助製造。美國太空總署NASA、英國核電廠及穿越雲霄的導彈製造商MBDA,這些名字代表著科技的尖端,安全的堡壘,以及防衛的器械,也全是友嘉的客戶。
但即便坐擁數百億年營收的跨國集團,78歲的朱志洋,生活卻仍簡樸。日前他接受《請聽,哈佛管理學》podcast主持人、《遠見雜誌》社長暨《哈佛商業評論》執行長楊瑪利專訪,訪談時他分享他的日常生活,就跟一般上班族一樣的樸實。
1. 在台北上班時,他沒有司機與專用座車,都是自己一個人搭捷運與搭計程車。
2. 搭捷運時,他還常常算好時間,提早五站下車,順便走路運動。
3. 出國洽公,沒有任何同事或助理隨行,都是一個人獨自前往。
4. 出國時,一定是拿隨身拎上機艙的登機箱,飛機一抵達,馬上拎包離開,以免下飛機後,等行李太久或行李遺失。
5. 出國搭飛機,幾十年來他一向只搭經濟艙。直到近幾年子女勸他,他才改為三小時以上長途飛機搭商務艙,三小時航程內仍搭經濟艙。
楊瑪利請教朱志洋,為何事業這麼大了,身為總裁,還如此樸實?「這源於我人生一個很大的經驗,讓我脫胎換骨,」待人親切沒有架子的朱志洋笑著說,原來他保持著樸質的生活,背後是有一段深刻的人生歷練。
景氣丕變,事業陡然到谷底
45年前、1979年,海洋大學輪機系畢業的朱志洋,拿著4年跑船所得的1000萬積蓄創業,從代理日本神戶製鋼的挖土機起家。一台挖土機市價達300萬元,創業初期非常順遂。
誰能預見,才創業沒幾年就遇到第二次石油危機,全球經濟蕭條,朱志洋敗給了景氣。台灣公共工程、房地產集體蕭條,挖土機市場從年需求2000多台掉到300台以下,友嘉被客戶倒帳,累計債務一億三千多萬。
為了拯救業務,有一天朱志洋特地搭機到東京,計畫與神戶製鋼洽談降價,但在飛機上他看了公司財務部剛做好的現金流量表給他後,他整個人傻了,原來公司的資金將彈盡援絕,開給銀行的支票會被退票。而在那個年代,公司跳票,負責人是要去坐牢的。下飛機後,當神戶製鋼的人來接機時,非常焦慮的朱志洋表示身體很不舒服,便先去飯店休息,神戶製鋼代表還貼心送上一盒切成六片的蛋糕,沒想到這成為朱志洋接下來三天唯一的食物。
生死時刻的掙扎,一個念頭救了他
他把窗簾拉上,強迫自己睡覺,心知再不休息,腦筋會出問題。徒自處於獨閉的空間,三天內只吃了那一片蛋糕,瘋狂灌水飽腹,心境深感絕望,一度萌生從飯店17樓一躍而下的念頭。
正當萬念俱灰,清晨4點坐在窗台邊,準備往下縱身一躍時,突然想到這一跳固然一了百了,但在台大化學系教書的父親肯定涕淚縱橫,妻兒親人也將嚎啕大哭,他們何其無辜?!於是轉念「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才放棄輕生的舉動。
一切大不了就是重頭來過,幸好經過與神戶製鋼社長溝通後,成功爭取了先行賒帳、並將回款期限展延一年的條件,讓公司獲得了一絲喘息的餘地。從羽田機場登上返回台灣的航班時,一入坐,因為實在太累了,朱志洋迅速進入夢鄉,對飛機起飛和降落等一切都毫無察覺。
這次逆境改變了朱志洋的價值觀,並且至今奉行。他立下了三大志願,展現「臥薪嚐膽」的決心:在未來十年內,不換房子;十年內不坐私家車;自己與公司齊心合力瘦身減重。後來他也真的做到了。之後十年,即便公司營運好轉,但他堅持住在中和的一棟23坪老公寓,即便太太再怎麼說服,朱志洋說不搬家就是不搬家。
至於座車,他也捨棄。原本公司有一台加長型的林肯大轎車,他辭退司機後,氣派的林肯只在接待國外貴賓時才派上用場,後來發現車子的稅金和保養費很高,還是賣掉。
公司也在逆風中裁員,180人減到剩下30位。個人的體重也與公司規模「同進退」,當時他64公斤,毅然在三個月內瘦了12公斤。
財務自學成材,減重錦囊書中得
這一次逆境也讓朱志洋體會到,身為創業家,他不夠懂財務,才會讓公司累積欠下一億三千多萬的債務。於是他下定決心學習財務,並承擔起培育團隊財務素養的責任。
將近一整年,他安排每個工作日的早晨8~9點,親自為同事進行為期一個小時的財務課程。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個小時的教學內容,都是他前一天晚上辛勤準備,完全沒有聘請專業人士相助。
當時他定期造訪書店,挑選相關財務書籍,拿出大學聯考也沒有的苦讀精神,每天晚上7點吃完晚餐後,便開始深入鑽研、做筆記,一投入就是3~4個小時,然後「第二天早上現學現賣。」
通過堅持不懈地自學,朱志洋建立了自己的財務知識體系,成為財務高手,並且成功地將知識傳授給同事。「看書真的很重要,」朱志洋心有感觸說道,閱讀不只是鍛鍊財務專業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從此,看書自學也成為朱志洋的習慣。他甚至也把這個習慣運用到減重。
減肥兩大方法論,瘦身其實很容易
朱志洋是一個很重視體重管理的人,至今有三次減重經驗,每次都精準減重十二到十四公斤,但他從不找醫生、營養師協助,而是自學各式各樣的減重書籍,至少數十本,從中歸納出自己的方法。他認為「瘦身其實很容易」,主要有兩個重點:
一是吃下肚飲食的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
朱志洋精算出所有食物的卡路里,譬如一碗白飯是250大卡,他以前一餐要吃兩碗白飯,減為吃一碗。再像是吳郭魚200克和香魚200克,香魚若是肚子爆卵,與吳郭魚的熱量就會差上一倍之多。
二是佐以運動。
慢跑35分鐘,大約可以減掉250大卡,快走一個小時,大約6.5公里,也可以減約莫320大卡。減重期間,曾經每天固定運動三個鐘頭,減重成功後依然維持習慣,每天運動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
朱志洋特別強調,減肥是靠控制飲食,運動沒辦法減肥。「運動是讓你肌肉結實,」朱志洋說,運動能讓體重減下來後,皮膚不要鬆鬆垮垮的,同時幫助維持體力。
從生死關頭中重生的朱志洋,彷彿賦予了自身超凡的能量,培養了一種超越常人的自律品質。似乎堅持簡樸,就是在提醒自己,經營企業如履薄冰,必須永遠保持低調謙遜,才能避開下一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