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販售軟性飲料的太古可口可樂,為何讓女性中高階主管5年增加近12%?在工廠雇用更多女性員工有必要嗎?原來,這是現任總經理胡玲瑄在2019年接任業務暨行銷部總監時就啟動的人才創新。她接受《遠見》專訪解析背後原因。
雖然台灣社會人口的組成有日趨多元的趨勢,但是,企業內部的多元代表性不足,無法提供員工平等的待遇與發展機會,甚至員工沒有歸屬感皆成為事實。換句話說,台灣企業內部的多元代表性不足,缺乏有效的DEI(Diversity、Equ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共融)政策和作為,特別是女性及中高階主管部分較為缺乏,成為性別與人力資源不平衡的一塊。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可口可樂飲料運營商)2018年至2023年將女性中高階主管比例提升11.87個百分比,究竟任內總經理胡玲瑄(Linda)推動那些事,讓女性中高階主管占比高出企業平均10%以上?
5年女性中高階主管多逾一成
2023年1月接任台灣太古可口可樂董事暨總經理的胡玲瑄表示,2019年她僅39歲就接任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業務暨行銷部總監,不僅是該部門史上最年輕的主管,更自2019至2022年連續4年營收成長,站穩常溫即飲料市場第二名,像是無糖茶品原萃就成長了3倍、瓶裝咖啡一上市就攻下6%市占。
積極創造多元且共融的工作環境,打造出多元共融友善職場,讓女性中高階(主任級以上)主管人數占比由2018年的32%,拉高至2023年的43.87%,還高於104人力銀行調查數據企業平均的30%。
從數字占比來看,或許沒有壓倒性的數字,讓人覺得「也沒多厲害」。對此,Linda表示,如果了解太古可口可樂公司的性質,就知道真的不容易。
她以桃園總公司為例說明,其實,雖說是外商,這裡的人員配置和其他外商有些不同,主要是除了行政及行銷規劃有200多人在這一層樓外,樓下是工廠,有一線的員工及生產人員、各類工程師,加總人數500多人。也就是說,由於國內工廠傳統上任用男性工程師或生產人員的人數,會遠高於女性,女性員工比例低不足為奇。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也曾是如此思維徵才,在Linda接棒上任後,才顛覆了作法,以自身經驗熟知前線女性業務同仁會面臨何種挑戰,提出協助、建議並引導,一路走來可說是國內業界大膽創新。
女生就是做財務,男生就該工程師?
Linda說,通常想到物流司機,你會覺得是男生;工廠生產線男生做什麼、女生做什麼分得很清楚;女生會做財務,屬於行政後端的;找工程師,看到女學士會覺得機器設備很熱不適合;一線業務要搬貨,女性業務搬不動,因此審核履歷時會自動刪掉,大家過往都根深蒂固會去這樣思考。
「可是回過頭來,這件事情一定是正確的嗎?還是它是我們無意識當中,我們給他下了一個標籤?我們希望推動的是不要做無意識的一個行為。」Linda強調。
為了讓大家更「懂」多元共融,2020年的時候,我們成立了「多元與共融委員會」,裡面分3個子團隊依不同面向來推動。第一個團隊負責招募,主要任務就是要注意各個單位男女比例的平衡,不要忽略招募女性員工的機會,從哪裏可以找得到更多元的人才可以進來。
第二個團隊是跨部門組成的多元共同委員會,人資也有人參與其中。對人資來說,除了找得到人還要留得住人,女性員工對提升留任率比較高,對人資來說是樂見其成推動這件事。
另外,透過教育訓練針對所謂的「無意識」,更清楚的說是「無意識的偏見」這件事給予教育訓練。舉例來說,營業所過去只有男生,沒有女生,所以連女廁都沒有。一旦有女生加入,就會教育調整過往只有男生時習慣做的事,進而形塑出一個文化,推究這個文化,Linda表示,「我們其實在溝通的是瞭解彼此、去尊重彼此,」尊重彼此的不一樣的文化,女生沒辦法靠自己撤20公斤的貨(飲料),那能不能藉助工具搬呢?
友善平等的工作環境激發能量
推動多元共融這些年有感受到那些不同?Linda認為,隨著愈來愈多女性的加入,組織氣氛變得比較活潑,大家的情緒管理變得比較好,個人情緒會壓低一些,大家也可比較理性的討論事情。
甚至,大家互相彼此關心的訊息也會比較多,打破過往男生有苦就是往肚子裡吞、不跟人分享。
除了性別,年齡也是多元融合中一個顯著的條件,以太古可口可樂來說,年齡最高跟年紀最輕的員工至少是3代的差距,跨世代溝通也成為重要的環境議題。
當男女比例逐漸平均,到底為公司營運帶來什麼好處?胡玲瑄說,因為男女想的不一樣,做的方法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是彼此能交流,可能成功的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