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台灣,競爭力消逝了嗎?精英齊聚深思「突圍之道」威森勒博士-投資創新,不能分國籍

威森勒博士
user

威森勒博士

2006-02-01

瀏覽數 12,000+

台灣,競爭力消逝了嗎?精英齊聚深思「突圍之道」威森勒博士-投資創新,不能分國籍
 

本文出自 2006 / 2月號雜誌 新塞翁學

從美國的角度觀察,最明顯的就是中國的崛起,成為台灣很大的競爭對手,不過也是很好的機會,我們必須回頭來看,什麼叫創新?中國不論在投資和教育等面向,都有很明確的政策,而且傾力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國家是印度,他們的英語能力優異,讓印度的優秀人才可以前往美國或是歐洲求學,跟世界最新的技術和知識接軌。現在全世界都知道印度的軟體工業極為發達,研發實力明顯提升;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先進國家,現在都將印度當做支援高科技軟體和研發的重鎮。如同1970到1980年代日本的崛起,美國才突然發現這強勁的競爭對手。

創新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提供充分的資源和良好的環境,讓有天分的人發揮他們的創意,再提供足夠的誘因,讓他們移轉這些創意。在這之間,產官學怎麼合作,一直都是各國政府的大挑戰。

美國目前創新的挑戰,可以簡化為「Brain Drain or Brain Gain?(人才外流或內流?)」,具體有四個作法:

一、以美國經費,提供最優秀的外國學生訓練。

二、美國撥款提供外國博士後研究員,購置頂級的研究設備,讓他們在美國進行研究。

三、提供更多自由給所有外籍學者、研究員進行獨立、專屬的研究計畫,並協助他們申請美國出資的研究補助。

四、初期提供高薪、高地位頭銜給這些優異的外籍研究員,研究成果出來,該員也可以有研究成果的財產權。

最後要談到,要讓研發成果商品化必須有更大的誘因,讓民間企業願意以學術單位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實際進行試運轉的工作;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就是整合資源,提供政策、資金,以及稅務上的協助。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我要強調的是,國家是否營造一個開放的環境讓世界各國的人才能夠自由進出和交流,現在被視為創新的重要因素,也有助於比較小規模國家的創新競爭力。(張彥文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