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經紀商朗.奈普在右額塗上一點粉紅色指甲油,走在街上,路人驚愕地瞪著他,甚至有人拉住他,索取簽名照,因為他活脫就是蘇聯首領戈巴契夫的化身。在美國加州的一片蘇聯熱中,朗.奈普已暫停銷售房屋的本行,忙著四處上電視、拍電影。
由於裁減核武協定順利簽署,戈巴契夫和他時髦的夫人蕾莎訪美、蘇聯自阿富汗撤軍、蘇聯內部加速開放等等因素,蘇聯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印象大為改善。
「蘇聯熱」橫掃加州
去年的一項民意測驗顯示,戈巴契夫在美國人最崇拜的十大人物中,名列第八;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美國人認為蘇聯是可信賴的國家,認為戈巴契夫值得信賴的百分比更高於百分之七十。連過去政治立場最保守的人也開始改變心意。
這一股「蘇聯熱」橫掃加州的學術界、文藝界、娛樂界和服飾界,只有一九七0年代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之後的「中國熱」堪與比擬。走在街上,可以看到龐克族身穿印著列寧像和蘇聯字母的運動衫、「隨身聽」裡播著蘇聯的流行歌曲。
許多人則想親眼看看蘇聯這個國家。一九八七年到莫斯科觀光的人數是九萬三千人,已是一九八六年的兩倍,今年預計更會高達十一萬五千人,蘇聯為了應付這批突如其來的觀光人潮,已在十八個城裡,興建了二十六家旅館,洛杉磯比佛利山的旅遊經紀人說:「簡直是瘋狂,每個人都想去。」
腦筋動得最快的娛樂界當然絕不後人。美國國家廣播公司(ABC)的熱門影集「班頭(Head of the Class)」的製作人麥可.艾里亞斯說:「現在到蘇聯去是最帥的事。」他已帶領「班頭」的全班人馬,到莫斯科拍兩集影片。
名導演阿諾.史瓦滋格已在莫斯科紅場,喊起開麥拉,拍攝「赤狂(Red Heat)」;名演員勞勃瑞福則親訪莫斯科官員,探詢獨立製片前往蘇聯拍片能否獲得優待。
由於蘇聯題材大發利市,連工業界也心癢癢地,想分一杯羹。以製造蘇打粉聞名的阿曼漢漠公司宣布斥資拍攝一部公視影片,題為「蘇聯的根(Russian Roots)」,透過一個家庭的故事,敘述整個蘇聯的歷史。這部影片將全部在俄國拍攝。
廠商推出列寧裝
對那些沒得去的人,另有彌補的花招。一個對全國廣播的「脫口秀」節目,提供「向莫斯科喊話」的服務,聽眾只要接通指定的電話號碼,就能與經過該台篩選的莫斯科居民直接通話。
加州的藝文界也是一片赤色浪潮,蘇聯移民的藝術作品、來自蘇聯的回教藝術品和蘇聯地下藝術品等將陸續展出;兩年後,聖地牙哥還準備邀請蘇聯畫家、舞蹈家和音樂家,舉辦一場大規模的藝術節。
加州一家著名服裝設計學校的師生,前往蘇聯喬治亞共和國首都提比利斯,與當地的服裝設計師合作設計了許多運動服。一家運動服廠商自從推出一款列寧衝浪裝,生意好得供不應求,已決定再推出一款西伯利亞滑雪裝。
由於到蘇聯的美國人多,來美國的蘇聯人極少,因此顯得奇貨可居。到洛杉磯出席美蘇影人交流會的蘇聯影劇界人士,每天晚上被各方搶著邀請參加派對;一位安排這項活動的資深影人說:「大家簡直是擠破了頭,在搶蘇聯客人。」一位洛杉磯上流社會人士也說:「蘇聯人現在是這兒的搶手貨,誰家的宴會能邀到一、兩位蘇聯客人,可是顏面增光的事。」
垂涎蘇聯市場
道貌岸然的學術界也無法保持冷靜。加州各大學一窩蜂地搶著與蘇聯的大學從事學術交流。加州大學已拔得頭籌,在今夏與列寧格勒大學簽署了一項交流合作計畫。
各界人士則爭相邀請蘇聯學者、官員演講,因為這類演講會一定是擠得水洩不通。加大洛杉磯分校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威廉.波特笑稱,蘇聯學者都被美國人邀來了,害他暑假迢迢千里,到了蘇聯,卻見不到一個人。
加州的商人則對蘇聯這片廣大的市場垂涎不已。許多人到進修中心學俄文和蘇聯的貿易法規。雖然由於蘇聯本身嚴格的投資和外匯管制,使美蘇之間的貿易始終有限,有意前往開發市場的人所看到的卻是「他們什麼都沒有,而我們什麼都有得賣」,以生產「芭比娃娃」聞名於世的美寧公司,宣稱正在進行「芭比娃娃外交」,與蘇聯玩具商談判,合資設廠製造「芭比娃娃」。
美國人對蘇聯的態度,改變如此之大,如此之快,使許多專家跌破眼鏡。一位專家說:「好像雷根總統稱呼「邪惡帝國」是一百年前的事,」另外一些專家則認為這股蘇聯熱不足為奇,而且很快就會過去。加大洛杉磯分校俄語系麥克.佛萊爾教授指出:「這只是一種流行文化的熱潮,人們很快就會厭倦的。」
然而這股「蘇聯熱」看在定居加州的蘇聯移民眼中,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美國人太天真了。」一位已人美國籍的蘇聯人萬分感嘆地說:「當看到身穿列寧像印花運動衫的美國人,我不禁心想:你們何等幸運,不必在共產主義之下討生活;你們根本不知道列寧所代表的意義。你們能笑著穿這樣的衣服,完全是因為你們不知道共產主義是什麼。」
(取材自Los Angeles Times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