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王永在勢在必行vs.蘇治芬全力當關 台塑大煉鋼 廠踢到鐵板?

林孟儀
user

林孟儀

2006-03-02

瀏覽數 33,900+

王永在勢在必行vs.蘇治芬全力當關 台塑大煉鋼 廠踢到鐵板?
 

本文出自 2006 / 3月號雜誌 創意變黃金 衝破千分之三機會

2月17日,在台塑集團媒體春酒場合,八十六歲的台塑集團副董王永在,無意間提及今年將接班,立刻在媒體上引來軒然大波。

隔天清晨,看到報紙頭版斗大的標題:「王永慶、王永在今年要接班」,王永在不高興地直嘀咕,「我昨天有那樣講嗎?接班?我怎麼可以代表董事長發言?」

其實,人稱六輕總工程師的王永在,目前最在乎的,不是何時接班,而是能否於接班之前,讓六輕四期順利完工,並且推動延宕多年的新事業──大煉鋼廠,儘快平息地方爭議。

要環保?要吃飽?爭議不少

台灣鋼鐵產量一直無法自給自足,僅靠中鋼供應六成鋼鐵使用量,其餘四成仰賴進口。

「大煉鋼廠,這是一定要做的啦!」王永在於媒體春酒上堅定宣示。

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在完成石化上下游垂整合布局後,十多年來的另一個大夢,就是興建大煉鋼廠;不僅讓台灣鋼鐵得以自給自足,也藉此再度擴大台塑的原料事業版圖。

無奈,大煉鋼廠建廠地點數變,從大陸轉回了台灣。去年終在經濟部協助下,敲定落腳雲林台西鄉新興區,與中油八輕用地毗鄰,並與麥寮台塑六輕廠區連成一氣。

只是,台塑決定斥資新台幣1350億元,興建年產七百五十萬公噸的大煉鋼廠還沒啟動環評,去年底甫上任的雲林縣縣長蘇治芬,就提出了「農業首都」的概念,聲明若無白紙黑字的地方回饋方案,不歡迎台塑大煉鋼廠及中油八輕進駐。

地方政府有動作,環保團體也沒閒著。2月15日,七名大學生以裸泳方式,抗議大煉鋼廠與八輕落腳雲林;逼得也才上任的新科經濟部部長黃營杉表態,「要環保,也要吃飯!」表示將會力挺大煉鋼廠與八輕,盡全力與地方協商。

雲林變成第二個內陸縣

2月10日,蘇治芬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指出,六輕每年為國家創造7200億生產毛額,去年上繳中央的貨物稅、營業稅等國稅達300億元,而繳給雲林縣的房屋稅、地價稅,只有4億元。

當年引頸企盼的六輕來了,「雲林縣卻還是全台二十三縣市中最窮的縣!」蘇治芬叫屈。

六輕不僅對雲林縣稅收沒多大幫助,開出的回饋支票,至今也未完全兌現。蘇治芬舉例,長庚護校蓋到嘉義,六輕也多引用外勞,僅有四成人力聘僱雲林人。雲林縣青壯人口,仍持續外流中!

而且,六輕進駐,還影響雲林原本豐沛的農漁產業生態。

「雲林將繼南投之後,成為台灣第二個內陸縣!」雲林縣農業局局長林良懋,指著雲林縣衛星圖,語出驚人地說。未來,雲林縣的海岸線,從北到南將被沿海的六輕、大煉鋼廠與八輕包覆,而完全消失。

他表示,雲林沿海的牡蠣、文蛤等近海養殖漁業,已經因六輕而嚴重減產。現在更將因大煉鋼廠與八輕而消失殆盡。

「我覺得雲林是被(政府)拋棄!」蘇治芬沈痛地比喻。

地方稅不稅?台塑饋不饋?

不過,2月18日,王永在接受《遠見》專訪時指出,稅的問題是中央與雲林縣政府間的事。「我們照規定,稅金繳了,他卻喊沒錢,那是他們的事。回饋方案?我繳稅就是回饋啦!」

「一切的癥結都在稅制,回饋方案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台塑總經理李志村嚴正點出,地方無法掌握稅收資源,顯然財政收支劃分法需要改變。

李志村指出,大陸加值營業稅17%,其中四分之一,約4.25%劃撥給地方,地方因而樂於積極招商以衝刺稅收。

反觀台灣5%加值稅盡屬國稅,李志村指出,從經濟部長王建到林全時代,台塑都曾建議過,若要增加加值稅,應提撥給地方。

「林全曾跟我說,他很多時間都在應付縣市長。我說,你自己吃飽太閒!」李志村提到,經濟部的理由是加值稅屬於國稅,不能給地方。「哪有影?大陸就分給地方啊!」

李志村強調,「雲林縣很可憐,我們也很替地方叫屈,但是除了稅,回饋不能做啦!」

「回饋沒有標準在,做了以後,沒完沒了!」台塑副董王金樹補充說明,台塑使用外勞是為了六輕四期建設,現場機器操作不可能用外勞,且六輕有五、六成都雇用雲林人,「我們都儘量用雲林人,沒有,才從外縣市招攬。」

王金樹也贊同李志村的觀點,認為台塑對雲林縣政府破了例,全省台塑集團的工廠、石化同行該不該跟進呢?「這個(回饋方案)不能做,我們沒有立場做這個事情。」

王永在則強調,不論是抽綠色環保稅,還是回饋方案,只要雲林縣循立法途徑解決,「立法院通過就好,該繳的,我就繳。」

高齡八十六歲的王永在,如何解決地方阻力,在接班前順利推動大煉鋼廠,一圓王永慶的大夢?

而新上任的雲林縣五十年來第一位女縣長,又如何面對這些大建設案的進駐?

台塑集團副董事長王永在

大煉鋼廠,台灣就是需要!

Q:總座認為台灣縣市,不靠工業、要靠農業生存發展,可能嗎?

A:靠農業發展是不可能的!小部分輔助、次要可以,但是農業換外匯很有限,台灣的土地有限,願意做農業的人更是有限,艱苦啦!

Q:雲林縣縣長蘇治芬提出「農業首都」概念,希望以農業為地方發展主力?

A:這樣喔?你看有可能嗎?你自己分析看看,用嘴巴講當然是簡單。

台灣如果要靠農業,吃土都不夠!

Q:可是荷蘭也是靠花卉出口賺大錢?

A:那要有資本耶!台灣土地也不夠,不能生存啦!社會發展要靠工業、機械化。

再說,你要去哪拿資本來?資本要從政府來,就沒有資源、沒那個稅收。不然你去拿錢給他們做農業好了!(笑)

Q:你認為「農業首都」不是很實際?

A:這我不知道喔,那是你囝仔人說囝仔話喔!靠農業生存,那是在說「仙話」!科技農業是比較有可能,但也是少數。

Q:台塑要蓋大煉鋼廠,是看中什麼商機?

A:台灣有需要。台灣鋼鐵總量不夠,中鋼差不多可以供應六成,還欠四成,都必須仰賴進口。

啊!那是一個新事業而已,不能一直連(聯想)下去啦!都還沒有建廠就在講那些,還好幾年的事。

Q:經濟部長黃營杉上任後有來拜會你嗎?

A:沒有。

Q:最近雲林縣政府和地方環保團體都抗議大煉鋼廠要進駐雲林,黃營杉有幫你們大煉鋼廠「讚聲(發聲)」,說「要環保,也要吃飯」,他這樣講,你認為合理嗎?

A:(笑)對嗯!對,這樣說有道理嗯。像我們這裡(長庚高爾夫球場)的環境這麼美,咁無環保?這是應該做的。

就還沒開始做(大煉鋼廠),就在煩惱環保問題,那就什麼都不用做了啊!

Q:雲林縣當初很期待六輕進駐,以為能讓地方富起來,但現在他們認為,好像沒什麼幫助呢?

A:這個沒法度,這是政府的事。我是老百姓,雲林縣沒有達到它的目標,我哪有法度?他們和中央政府自己本身去調整就好了。

那是他們的事情,不是我們的事。

Q:六輕去年上繳雲林縣的稅收只有4億元,繳給中央300億元,差很多。

A:哪有辦法?我們繳給雲林地價稅、房屋稅,那個以外,他們要和中央再去分才對。

中央政府的事,跟我們哪有關係?

縣政府感到不合理,他們要去爭取,要去立法。

業主沒權啦!我哪有權力去說,誰要分多少?不能「賴」我們。照規定,六輕繳的稅收一年好幾百億哪!我們該繳多少,就繳多少。

我們照規定,稅金繳了,他們在喊沒錢,那是他們的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那是政府安排的,又不是我們在安排的啊!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Q:就是因為地方分到的稅很少,所以雲林縣政府打算推動綠色稅,課環保稅?

A:那好啊,立法院通過就好,該繳的,我就繳。

地方要怎麼發展,是縣長的事,跟我沒關係;我照規定做就好了,依法守法。沒有立法,我就沒那個義務。

於法無據的事,你要叫我怎麼做?

Q:除了稅,當初六輕承諾將促進雲林縣人口就業,結果六成都用外勞?

A:唉,不能這樣講!咱大部分都用雲林人較多,外勞才幾個而已!都來建廠的。

外勞是按政府規定的、政府同意的,大家也要用外勞,外勞比較便宜哩!

你說,台灣現在哪有人要學電焊?一隻蚊子也沒有,當然是用外勞。

Q:雲林縣也認為當初六輕開的支票,沒完全兌現。如長庚醫院麥寮分院規模很小,長庚護校還蓋到嘉義去?

A:那是董事長的指示,跟我沒關係。他命令怎樣,我就怎樣做。

Q:雲林縣講環保、主推農業不要工業,這對台塑大煉鋼廠會是很大的阻礙嗎?

A:那我不要聽,我依照規定做就好。

Q:彰化縣現在也很積極爭取大煉鋼廠落腳?

A:就還沒開始做,爭取有什麼用?我還不知道啦!(笑)

Q:如果今天雲林縣要求,台塑要蓋大煉鋼廠,得白紙黑字寫下明確的回饋方案來,該怎麼辦?

A:可以做的就做,不能做的,怎樣就是不能做,一切都還沒到那個地步。

Q:所以,你也不會去找雲林縣政府協商?

A:我們是憨百姓,「古意(指憨厚)」的國民,規規矩矩做事。

擱來要怎樣,我就「不租道(用國語講)」!(大笑)(林孟儀採訪整理)

雲林縣長蘇治芬:

六輕來了,雲林還是全台最窮!

Q:六輕設廠後的效益如何?

A:六輕像一座城堡,被高牆包圍在離島工業區裡。六輕的進駐,並沒有為雲林縣帶進相關的中下游產業。可能只促進麥寮當地的餐飲業,或檳榔業的檳榔西施多一點吧!(笑)

再說就業機會,一種是六輕四期施工期間需要的純勞力勞工,但是這部分六輕主要引用外勞。在非施工部分,雲林籍員工僅占六輕廠區的四成,約三千六百人。

前經濟部長何美玥說,八輕、大煉鋼廠可以帶來五千人的就業機會,但是裡面雲林籍的員工占多少?需要怎樣的教育程度?並不清楚。

六輕還帶來嚴重的空氣污染和海洋汙染,讓近海的牡蠣、文蛤養殖業都快不見了。

Q:當初六輕對雲林縣開出哪些支票未兌現?

A:當初台塑就是籠統地說,六輕可以帶動就業,還要設長庚護校、建長庚醫院等。

但是目前只有長庚醫院麥寮分院在興建中,不過規模不比嘉義大林長庚醫院,而長庚護校則已經設到嘉義去了。

Q:雲林縣一直是台灣二十三縣市中最窮的?

A:一直都是!當時,雲林縣應該把六輕的回饋方案像切結書一樣白紙黑字寫下來!

Q:雲林縣對於稅法有何訴求?

A:我們要求國稅提撥20%回饋地方,現在也正推綠色稅,希望縣議會通過,再送到財政部審議委員會。如果順利,半年應該就可以完成程序,正式併入地方自治稅法,對六輕等企業開徵地方稅、環保稅。

Q:妳覺得中央政府是如何看待雲林縣?

A:幾個字:「重視財團、輕視百姓」。

我覺得中央將一個重石化產業安排在一個最貧窮的縣,等於是用這個「被遺棄的地方」,來創造國家的生產毛額;我覺得雲林是被拋棄、被丟棄了!

我認為,中央開放重工業進駐地方時,一定要納入地方政府意見,聯手把回饋方案像具法律效力般一條條訂出來,然後中央才發許可證。

現在,卻是中央核可開發、問題丟給地方,造成地方與財團的對立,這對中央來講,其實是最愚笨的作法。

Q:目前台塑或中油有回應妳的訴求,來協商回饋方案嗎?

A:目前為止,包括政府單位、台塑和國光公司來我們這裡簡報八輕、大煉鋼廠時,都沒有談到任何回饋方案。

Q:妳有跟台塑副董王永在碰過面?

A:上任後沒有,但台塑那邊確實也有表達過善意。不過,地方政府沒有自主性的話,一切的善意都太表面了,具體的回饋方案還是得有。

Q:如果大煉鋼廠環評通過,卻沒有提出具體的回饋方案,雲林縣能如何?

A:我絕對不准!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上的建築執照,是不會發的。

我是地方父母官,要為雲林縣民著想。

我不認為六輕、大煉鋼廠或八輕會是未來雲林縣的產業火車頭,當然也不是我們產業的所有。

我不想得罪財團,我當然也不排斥財團。有企業責任與社會責任的財團,我當然歡迎。

Q:妳提出的「農業首都」,是什麼概念?有人認為農業首都是開倒車的作法?

A:農業首都,談的是一種科技型農業,將農業企業化、農業工業科技化;並不是傳統看天吃飯的農業形式。

雲林縣本來就有全台灣最高的農業產值,還有西螺果菜市場,是台灣最大的產地批發市場;其實所有進口的果菜,都是先到西螺果菜市場,再拍賣、批發到台北和高雄的。

我們正推動「生產履歷」,從源頭控制作物品質,讓作物生產過程有跡可尋、規格化,才能外銷,建立自己的品牌。

農業並不是沒有前途,而是如何去創造農業的新生命。我希望,國家能投入資金,來幫助雲林縣農業的轉型。

Q:不靠工業,農業首都就能讓雲林掌握地方的競爭力?

A:六輕衝擊了人跟人、跟土地、跟海洋之間的對待關係,讓雲林從根部腐朽了。

談地方的競爭力,一定要看當地的地方產業,我們雲林縣仰賴生存的就是這塊土地,這塊土地產值最高的就是農作物和農產品,農林漁牧是我們主要生存的來源。

Q:白紙黑字寫下來的回饋方案,可以解決雲林從根部腐朽的問題嗎?

A:這不可能,只是補救措施、力求自保而已。

我們現在就是要尋根,找回雲林人在地的自信。這塊土地給我們的是農林漁牧,已經具有基本起步的競爭力;有賴政府的關注,再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我們與六輕、大煉鋼廠、八輕是「共存」關係,並不是「共生」關係,因為我們並不用倚賴它們生存。

所以中央應該對雲林縣負責的地方──國稅如何貼補地方稅;另外廠商應負企業責任的部分,回饋方案一定要談!(林孟儀採訪、江國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