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年後轉職3靈魂拷問:社會學研究,當你這些「感覺不對」就行動!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23-12-04

瀏覽數 18,250+

是否該轉職?英國職場諮詢權威,與社會學家研究均指出,當你心中不斷浮出3個靈魂拷問,也許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ixabay
是否該轉職?英國職場諮詢權威,與社會學家研究均指出,當你心中不斷浮出3個靈魂拷問,也許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又到年底,不少職場人士都在思考,年後是否該著手轉職?英國職場諮詢權威,與社會學家研究均指出,當你心中不斷浮出3個靈魂拷問,別忽視它。也許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此外,專家也提出務實的2個行動處方,助你換工作不迷惘。

又到年底,不少職場人士都在思考,年後是否該著手轉職?不過,對許多人來說,如果年紀已到了40歲,轉換工作跑道,也許就沒那麼容易。許多坊間流傳的中年人維持事業成功建言,更常包括「別憑一時情緒衝動離職」等。但是,這在過來人與專家眼中不盡然正確。

伊巴拉(Herminia Ibarra)是英國倫敦商學院組織行為學講座教授,同時也是全球知名的職涯諮詢權威。 她長期授課,教導學生尋找轉職或轉行最佳的戰略。在2023年她更新再版的著作《轉業聖經(Working Identity: Unconventional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Your Career)》中,便收錄了數十位真實經歷轉職人士的經驗談與她輔導心得。

年底該換工作了? 3個訊號別忽視

她認為,當人們徹底轉換職涯前,其實會進入一段「即將成為前某某(Becoming an “Ex”)」的灰色時期,常會從心底浮出一些訊號,正是許多人決定離職前必經的「靈魂拷問」,可簡單分為以下3點:

1. 不再期待每天上班和同事相聚,反自認和他們心理距離愈來愈遙遠?

2. 雖然已習於工作內容並認真融入團體,卻愈來愈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

3. 最近和同事與主管交流時驚覺,和企業文化,組織理念已脫鉤,難認同他們的觀點。

這些訊號是否太感性,不值得相信?伊巴拉並不這麼認為。她更舉出一份社會學家曾有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在從一段長期經營的事業工作,決心徹底轉職時,其歷經的心境轉變,和結束一段感情關係或婚姻非常相近。

伊巴拉認為,當你在職場上出現上述3個訊號,其實表示你心中已經存著質疑有一段時間。Unsplash by Magnet.me

伊巴拉認為,當你在職場上出現上述3個訊號,其實表示你心中已經存著質疑有一段時間。Unsplash by Magnet.me

因為你必須在徹底警醒後,狠心擺脫當初在結婚或任職時,心中懷抱夢想要成為的「那個我」,歸零打造出全新的自我,才會真正開創新局。那中間,必會歷經一段徬徨時期,覺得自己不知何處去?唯一明白的是:已無法對此刻的關係或事業有歸屬感。

也因此,她統稱這段關鍵時期為「即將成為前某某」,這個「某某」可以代入前「男友」,前「配偶」或者前「公司」。

伊巴拉認為絕大多數人是慣性的動物,通常不管在原來狀態多不開心,要不是多次嘗試失敗,不會輕易決定離開辛苦經營的事業或婚姻。只要回想過往,你在告別某一任男友或女友之前,曾花上幾個月甚至數年努力挽救,就能明白。

也因此,伊巴拉認為,當你出現上述3個訊號,其實表示你心中已經存著質疑有一段時間,別忽視它。此時該深究批判的,不是你的感覺,而是你接下來要付出什麼行動,才能真正擺脫老是自怨自艾,卻不肯改變的那個「舊我」。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至於,到底該怎麼做?伊巴拉根據輔導經驗,提出2點行動處方,讓你一步步築夢踏實。

1.在現有工作上不過度努力,甚至「安靜離職」

外界有種說法,表示能跳槽成功的人,都是因為在原來工作上非常專注努力,才找得到新機會。但其實不然。伊巴拉認為,轉職前你一定會有一段混亂期,得兼顧舊工作與新嘗試。其實,慢慢減少和現有工作生態的互動,才有辦法加快腳步。疫情時期興起的「安靜離職」作法,也是一些人會考慮的作法。當然該做的還是要做,準時下班後,積極摸索新事物,會更重要。

2.別只嘗試一種新方向,可以一次拋出多個選項

許多人可能在離職時,也對下一份新專業充滿猶豫。伊巴拉以多年輔導學生的經驗指出,其實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事業第二春在哪的,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摸索多個方向後,慢慢試錯走完這條路。為了減少時間成本,伊巴拉鼓勵想轉職的人,反而可以一次拋出多個選項,每種有興趣的,都投資一點時間來嘗試瞭解,可以更快完成這個試錯的過程。

全球知名的職涯諮詢權威伊巴拉指出,其實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事業第二春在哪的,是少數。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全球知名的職涯諮詢權威伊巴拉指出,其實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事業第二春在哪的,是少數。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從文學教授跳到金融業,她靠不斷嘗試

茱兒,就是這樣的例子。她在學校時主修西班牙文學,心裡打定主意要在大學任教文學一輩子。誰知,在滿40歲並結婚育子以後,開始感覺這不是她想要的。主要是系主任完全無視於她育兒的辛勞,反批評她在事業上沒往日積極。

此外,學校裡小圈圈政治,令人日益厭煩。終於,茱兒在某天下了轉職決定。

所幸茱兒的專業,不僅止於文學,也相當善於理財。結識了在大摩工作過的新朋友後,對方建議她,可以結合西班牙語言專長,研究西班牙與葡萄牙企業股票。就此為茱兒開了一扇窗。

茱兒個性積極,即便面試失敗也會厚著臉皮詢問對方人資,可改善之處。慢慢地,她掌握到,即使集合超多長春藤精英的華爾街,也未必只看學歷,能證明自己符合對方企業文化,還是可能獲選入職。在多次試錯改進後,她順利取得了華爾街像是高盛這類大公司的面試機會,另外還有友人轉介的證券業券商職缺。

茱兒在接受伊巴拉訪談時,也坦承,轉職不是一夕之間的決定。其實,她早已猶豫過一段很長的日子。是和校內同事互動中,讓她逐漸醒悟自己不屬於這裡。

茱兒的例子說明了,只要願意真實面對自己困境,轉念後務實採取行動,即便是進入40歲的她,也絕對有機會成功。只是,對許多人來說,結束一份工作,心理上就像結束一段感情關係一樣艱難,他們也總只是不斷努力喚回,在這裡曾有的那個快樂的自己,忘了向前看。但也許,是時候勇敢分手,讓它變「前任」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