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精選本週5則國際大事:
▌哪裡最「高貴」?新加坡、蘇黎世,並列全球物價最高城市
▌蘋果將終止與高盛的信用卡合作關係
▌沃爾瑪捨中國轉向印度,進口更便宜商品
▌特斯拉的台灣供應商和大,為何赴美設廠?
▌維珍航空首次使用低碳燃料,完成跨大西洋飛行
▌Benz與BMW在中國合資,打造高功率充電網
哪裡最「高貴」?新加坡、蘇黎世,並列全球物價最高城市
新加坡(Singapore)和蘇黎世(Zurich)並列為2023年全球物價最高的城市,接下來分別是日內瓦、紐約和香港,根據英國《經濟學人》的報告結果,全球生活成本高昂的危機尚未落幕。
這份最新報告,列舉逾200種常用生活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以各國當地貨幣計算),2023年平均上漲7.4%,儘管跟2022年創下的8.1%歷史紀錄相比,是下降的,但仍遠高於2017至2021年間的水準。
新加坡在多項類別的價位中排名榜首,這已是過去11年來第9次掄元,當地交通運輸費用為世界最昂貴,這歸因於星國政府對境內汽車數量,實行嚴格的控制,另在服裝、雜貨和酒類方面,新加坡的高物價也名列全球城市前茅。
蘇黎世的排名上升,反映瑞士法郎的強勢,包括食品雜貨、家庭用品和娛樂項目,都屬於高價位;而日內瓦及紐約並列第三,香港位居第五,洛杉磯第六。
報告另指出,相較於其他地區,亞洲高物價上升的幅度仍相對較低,中國許多城市的2023年排名均下降,南京、無錫、大連和北京,與日本大阪、東京並列物價降幅最大的城市。
蘋果將終止與高盛的信用卡合約
蘋果正在考慮終止與高盛集團的信用卡合作業務,這張被稱為「蘋果卡」(Apple Card)的虛擬信用卡,由蘋果與高盛集團於2019年合作推出。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近日已向高盛提出終止合約,費時約需12至15個月進行。
儘管蘋果卡獲好評,虛擬信用卡和同年推出的儲蓄帳戶,都獲消費者喜愛,但蘋果仍決定,終止與高盛的消費合作伙伴關係。
蘋果聲明稿強調,他們深知蘋果卡受歡迎的程度,過去也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協助客戶建立更健康的財務生活,蘋果強調將持續進行創新。
對此,高盛拒絕向媒體發表評論,這項合作是高盛擴大消費者業務的整體戰略之一,與蘋果的合作協議剛在2022年延長,契約期滿是2029年。
2023年4月,蘋果自行推出高收益的儲蓄帳戶,年百分比收益率高於高盛與數位銀行Marcus網路儲蓄帳戶,咸認是蘋果終止與高盛合約的主因。
沃爾瑪捨中國轉向印度,進口更便宜商品
沃爾瑪(Walmart)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正悄悄從印度進口更多商品入境美國,以降低成本,同時兼顧並確保供應鏈的多元化。
《路透》提單數據顯示,2023年1至8月,這家全球最大零售商,有1∕4的進口商品來自印度,2018年時只有2%。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仍是沃爾瑪進口商品的最大來源國,2023年同期,60%的沃爾瑪進口貨物來自中國,2018年時高達80%。
這個轉變說明從中國進口成本的增加,以及華府和北京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讓許多美國大公司開始轉從包括印度、泰國和越南在內的其他國家進口商品。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也受益於沃爾瑪尋找中國以外商品的策略,兩國成為沃爾瑪家居、服裝產品的主要供應商。根據印度央行預測,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為6.5%,中國的同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約為5%。
特斯拉的台灣供應商和大,為何赴美設廠?
台灣和大公司(Hota)生產齒輪、輪軸和其他汽車零件,主要供應給特斯拉(TSLA.O)、福特汽車(F.N)和通用汽車(GM.N)等大型汽車商。但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不斷增加的運輸成本,以及兩岸緊張局勢升級,迫使和大客戶重新評估對台灣供應鏈的依賴。
為解決客戶對供應鏈安全性的擔憂,同時,盼能更靠近北美這個占產品銷售額高達70%的市場,和大宣布,投資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工廠,這也是和大在亞洲以外的首座工廠,投資額為9900萬美元。
和大執行長沈千慈(Holly Shen)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在地緣政治緊張的局勢下,選擇美國設廠,是非常自然的決定,但若純粹考量成本,美國設廠不符合經濟效益,這也是和大始終在台生產的主因。有別於面板同業友達曾因汙水受罰,而邁向「水中和」之路,群創進行系統性節水,起心動念,其實就是「省錢」。
維珍航空首次使用低碳燃料,完成跨大西洋飛行
On the 28th November 2023, Virgin Atlantic achieved a world first by flying across the Atlantic on 100% 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Follow @HollyBranson's journey on board as she talks through her experience, and interviews her Dad and Virgin Atlantic founder Sir @RichardBranson,… pic.twitter.com/EBGMPyExjQ
— virginatlantic (@VirginAtlantic) November 30, 2023
一架由永續航空燃料(SAF)為動力來源驅動的維珍大西洋(Virgin Atlantic)客機,2023年11月28日,完成倫敦到紐約的飛行,成功展示低碳燃料的耐力。
這趟飛行的機型,是一架勞斯萊斯(Rolls-Royce)出廠的維珍波音(Virgin Boeing)787,創下商業客機首次完全使用SAF進行跨大西洋長途飛行紀錄,機上乘客只有維珍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和少數友人,但自紐約返回倫敦時,仍使用傳統噴射燃料。
儘管這次飛行,並非航空史上首次舉行的類似活動,但仍凸顯維珍航空減排的決心,同時呼籲各界支持。SAF在目前全球客機使用的噴射燃料中,僅占不到0.1%,成本卻是普通噴射燃料的三至五倍,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盼能利用廢棄物製造的燃料,減少高達70%的碳排放,但目前生產SAF所需材料的高成本增加量產的難度。
Benz與BMW在中國合資,打造高功率充電網
德國汽車商賓士(Mercedes-Benz)與寶馬(BMW)11月30日達成協議,將一同在中國大陸打造,並經營高功率的充電網。
根據聲明,首批充電站計畫於2024年,在電動車銷售較高的地區開始營運,預計到2026年底,兩家車商將在中國安裝至少1000個高功率的充電站,搭配約7000個充電樁,但這項交易仍待中國大陸監管單位的批准。
2023年,賓士也宣布將在2030年前,於北美、歐洲和中國大陸建立專屬的充電網,預計投資數十億歐元,打造一萬個快速充電點。
賓士執行長凱倫紐斯(Ola Kaellenius)在接受德國《汽車新聞週刊》(Automobilwoche)採訪時指出,根據公司在2021年制定的發展戰略,自2025年起,所有新開發的車型都將是電動車,該年也是賓士新電動車(EV)的全球重點促銷年,宣傳活動將以屆時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中國大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