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選,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正式出爐,外界評價兩極。但從內容來看,仍維持了過去「派系平衡」的傳統;此外從幾個專業人士來看,不難嗅出賴清德透過這份名單,展現「重社福、打擊假訊息」的意志,不過看在非綠陣營眼中,這份名單不但了無新意,爭議人士如柯建銘、范雲仍留在裡頭,酬庸性質相當濃厚。
民進黨中執會昨天正式通過不分區立委名單,依序為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沈伯洋、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理事長張雅琳、立委洪申翰(綠能環保專業)、立委羅美玲(新住民領域)、立委游錫堃、立委范雲(性平領域);前七名當中除了院長游錫堃,其餘皆為專業人士。
接著第八名開始,依序為立委柯建銘、立委沈發惠、立委莊瑞雄、立委林楚茵、演員郭昱晴、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王正旭、台灣智庫執行長王義川。其餘亮點包括台灣首位棒球女性裁判劉柏君,名列23位、知名足球球評石明瑾名列24位、,總共提名卅四人。
原先被點名的前衛福部長陳時中、烏克蘭裔女星瑞莎,最後都未出現在名單中;黨內評估,上一屆斬獲13個席次,這次受到執政包袱、在野整合成功等因素,預估安全名單落在10席至12席之間。
維持派系平衡,正國會抗議掀波瀾
在過去,派系平衡一直是民進黨維持團結的重要關鍵,本次不分區名單也不例外,幾個大派系最終皆有人員在安全名單內,包括新潮流的沈發惠、英系莊瑞雄、湧言會林楚茵。
當中最大的爭議,莫過於院長游錫堃,過去他被視為正國會大老,本次也被黨中央視為正國會代表,但正國會卻有不同意見,認為游錫堃擔任院長,已無參與派系運作,應將第14名的王義川往前調整。
正國會中常委陳茂松公開表示,各派系都被列入不分區安全名單,就正國會一個都沒有,黨中央事前未協調,這幾天派系領袖林佳龍一直反映,「那幾個人甩都不甩」。
黨內人士認為,本次民進黨安全名額很可能縮減,在專業人士、政治組各占一半的前提下,這已是權衡的做法,況且游錫堃上次就代表正國會,除非正國會表態換人,或是讓他退出派系,否則再增加一名正國會人士進入安全名單,最後也會引發其他派系的不滿。
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認為,外界看起來民進黨有內亂,但他評估影響有限,現階段賴清德跟蔡英文相敬如賓,正國會絕對是賴清德拉攏的對象,這次不分區名單有意見,未來很可能給正國會更多行政權,例如安排林佳龍擔任行政院長。
藍營批蔡歸賴隨,不見跨世代意義
回到整份名單,藍綠自然各自解讀,國民黨副發言人呂謦煒直言,整份名單攤開幾乎都是老面孔,游錫堃、柯建銘都超過70歲,而且繼續爭取院長與總召,表明是「蔡規賴隨」、政治分贓,過去賴清德宣稱要「跨世代」、「跨黨派」、「跨領域」,顯然是欺騙人民。
施正鋒也認為,范雲過去被列為專業人士,但這幾年看到的卻是她無條件替執政者背書,愈表演愈丟臉,喪失了原本的專業性,更讓自己學者、專業人士的角色式微。
他指出,原先建立不分區立委制度,是為了讓老立委影響力下降,稀釋萬年立委的聲音,畢竟年輕人較無資源,當選難度較高,但演變至今,很多不分區立委,一開始以專業背景身分進到國會,最後卻淪為政治組角色,每個位置也成了當權者政治籌,早已看不到當年的美意。
名單展現賴清德意志,打假、社福是重點
賴清德今天則指出,明年選舉關乎台灣前途、民主憲政體制的延續,和印太的和平穩定,民進黨提名區域立委和不分區立委,秉持著民主大聯盟的精神,也就是跨黨派、跨世代、跨領域,他們只問人才,沒有考慮黨派和派系,由於人才很多,難免有遺珠之憾。
黨內人士認為,整份名單當中,不難看出賴清德想展現的幾個意志,第一名的林月琴取代了擔任兩屆即將退位的吳玉琴,顯示社福是賴清德最重視的面向,第二名的沈伯洋過去著重國安、打擊假訊息,代表賴清德意識到假訊息影響台灣的嚴重性;醫療方面也有著墨,王正旭入列象徵重視全民的健康。
至於政治組方面,就是儘量降低爭議,過去不分區就有連任一次的慣例,羅美玲、洪申翰、范雲、林楚茵自然都會納入,雖然范雲有一些批評,但整體戰力強,黨內評估利大於弊,最後仍保留在安全名單內。
在藍白確定合作後,民進黨選情也情勢一片看好,瞬間進入白熱化時期,這份不分區名單能替綠營帶來多大加分效果,還是成為選戰的包袱,有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