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大家都在炒作飆股,但多半不懂股票暴漲的原因。很多人以為,股票暴漲源自於出現不錯的消息或利多因素,這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假如你一整天盯著股市的話,會發現很多公司都有利多消息或相關新聞,但絕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漲停或暴漲。有些公司就算有利多帶動,也只有短暫的反應;而有些公司看起來不怎麼出色,卻直奔漲停。(本文節錄自《我只跟主力股》一書,作者:Wazowski,樂金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只要是理解股市原理的人都知道,達到漲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請試著以常理思考,當總市值 2,000 億韓元的公司漲停時,意味著該股票的總市值將飆到 2,600 億韓元(編按:韓國股票每日漲跌幅限制為30%,台灣目前則為 10%)。
這個變動有多大?這等同於大股東一天內就賺進數百億韓元。
你必須知道,股市中雖然常出現漲停股,但那屬於非常特別的狀況。韓國股市有個很特殊的波動緩和機制(VI,此波動緩和機制啟動時機落於上漲與下跌時,本書主要討論的是上漲時的VI),假如當天某檔股票上漲幅度達開盤價的 10%,股票交易將會暫停2∼3分鐘,讓投資人有進一步考慮的時間(編按:台股也有類似的緩漲/緩跌機制,稱為緩漲/緩跌試撮,當盤中個股股價波動達 3.5% 時,會暫停交易 2 分鐘) 。
如果沒了VI,放任股價不斷上飆,劇烈的漲跌比率可能會導致投資人在幾分鐘內虧損甚鉅。因此為了防止這種問題,韓國股市啟用了波動緩和機制,每當某檔股票上漲 10%便會暫停交易。因此,倘若想要達到漲停,需要經過兩輪的 VI。
理論上的確如此,現實中的股市卻不盡然。VI 一啟動,往往就會引來大眾的目光,使無數的短線交易者對其產生興趣。VI 鎖定的個股反被看好,吸引更多人想購買這檔股票。
絕對不能小看短線資金。只要5位能分別賭下一億的散戶,就能馬上收購5億韓元的股份。你以為只有這樣嗎?無數投資群組中的散戶將隨之湧入短線市場。
這一類的資金進入股市後,只要股票一上漲,便會在賺進 2 ∼ 5%價差時立即拋售。如此一來,股價還能夠輕易上漲嗎(只要股價上漲,炒短線的人就會拋售股票,導致成交價崩盤,走勢也會跟著下跌) ?
重要的是,儘管如此,股價仍可突破這些不同的供需關係,憑藉更大宗的資金創造單日最高 30%的漲幅。縱然短線交易者的資金不可小覷,但凌駕其上的主力資金能夠一路推進股價。如果查看「分鐘線圖」,即可輕鬆掌握這點。
就算只看下圖,我們也能發現有股「勢力」瞬間湧入,大力帶動股票。你或許會認為,那也可能是資金雄厚的超級散戶。不過,超級散戶幾乎不會以「市場價」一次性收購股票,因為他們如果用這種方式進行交易,帳戶很快就會見底。因此,這種動向只能解釋為特定主力正主導低價股上漲。
股票暴漲的過程看似簡單,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眾多投資者湧入市場的情況下,若想讓股票形成漲停,就需要不斷的排除競爭者,推動股價上升,然後反覆這個過程再次推高股價。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因此,我們需要提出另一個疑問。
「拉抬股票大漲的主力願意讓散戶獲利嗎?」
正如大家所知,股票市場是個有人願意買下我的股份,我才能賣股離場的地方。換句話說,如果股價在散戶買股後上漲,原則上必須有人甘願以更高的價格向他收購,他才得以脫身。
假如同上述情形,主力帶動股價上漲,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結果這些人卻在股價上漲後便拋售離開,拚命拉抬走勢的主力該如何是好?
「請進場帶走利潤吧,我們會繼續收購的。」
很可惜的,絕對沒有主力會這麼說。由於他們的目標是以更高價賣出,所以會期望自己進場的時機點盡量沒有他人跟進。這樣一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股價將停止上漲,反轉變成下跌趨勢。
再三反覆這樣的過程以後,散戶們終將因為虧損不斷,選擇賣股出逃。不過,這些拋售的股票老是「像變魔術一樣」,在那之後又再度上漲。「只要我賣了,股票就會漲。」這句話便是源自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