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只要我賣了,股票就會漲」飆股形成背後,原來都有這股力量在作祟

為什麼你買的股票總是買了就跌、賣了就漲?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11-02

瀏覽數 11,250+

《我只跟主力股》/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我只跟主力股》/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儘管大家都在炒作飆股,但多半不懂股票暴漲的原因。很多人以為,股票暴漲源自於出現不錯的消息或利多因素,這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假如你一整天盯著股市的話,會發現很多公司都有利多消息或相關新聞,但絕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漲停或暴漲。有些公司就算有利多帶動,也只有短暫的反應;而有些公司看起來不怎麼出色,卻直奔漲停。(本文節錄自《我只跟主力股》一書,作者:Wazowski,樂金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只要是理解股市原理的人都知道,達到漲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請試著以常理思考,當總市值 2,000 億韓元的公司漲停時,意味著該股票的總市值將飆到 2,600 億韓元(編按:韓國股票每日漲跌幅限制為30%,台灣目前則為 10%)。

這個變動有多大?這等同於大股東一天內就賺進數百億韓元。

你必須知道,股市中雖然常出現漲停股,但那屬於非常特別的狀況。韓國股市有個很特殊的波動緩和機制(VI,此波動緩和機制啟動時機落於上漲與下跌時,本書主要討論的是上漲時的VI),假如當天某檔股票上漲幅度達開盤價的 10%,股票交易將會暫停2∼3分鐘,讓投資人有進一步考慮的時間(編按:台股也有類似的緩漲/緩跌機制,稱為緩漲/緩跌試撮,當盤中個股股價波動達 3.5% 時,會暫停交易 2 分鐘) 。

如果沒了VI,放任股價不斷上飆,劇烈的漲跌比率可能會導致投資人在幾分鐘內虧損甚鉅。因此為了防止這種問題,韓國股市啟用了波動緩和機制,每當某檔股票上漲 10%便會暫停交易。因此,倘若想要達到漲停,需要經過兩輪的 VI。

理論上的確如此,現實中的股市卻不盡然。VI 一啟動,往往就會引來大眾的目光,使無數的短線交易者對其產生興趣。VI 鎖定的個股反被看好,吸引更多人想購買這檔股票。

絕對不能小看短線資金。只要5位能分別賭下一億的散戶,就能馬上收購5億韓元的股份。你以為只有這樣嗎?無數投資群組中的散戶將隨之湧入短線市場。

這一類的資金進入股市後,只要股票一上漲,便會在賺進 2 ∼ 5%價差時立即拋售。如此一來,股價還能夠輕易上漲嗎(只要股價上漲,炒短線的人就會拋售股票,導致成交價崩盤,走勢也會跟著下跌) ?

重要的是,儘管如此,股價仍可突破這些不同的供需關係,憑藉更大宗的資金創造單日最高 30%的漲幅。縱然短線交易者的資金不可小覷,但凌駕其上的主力資金能夠一路推進股價。如果查看「分鐘線圖」,即可輕鬆掌握這點。

就算只看下圖,我們也能發現有股「勢力」瞬間湧入,大力帶動股票。你或許會認為,那也可能是資金雄厚的超級散戶。不過,超級散戶幾乎不會以「市場價」一次性收購股票,因為他們如果用這種方式進行交易,帳戶很快就會見底。因此,這種動向只能解釋為特定主力正主導低價股上漲。

年度激省!$3,680 帶回24期遠見+高質感行李箱

(《我只跟主力股》/樂金文化出版)

(《我只跟主力股》/樂金文化出版)

股票暴漲的過程看似簡單,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眾多投資者湧入市場的情況下,若想讓股票形成漲停,就需要不斷的排除競爭者,推動股價上升,然後反覆這個過程再次推高股價。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因此,我們需要提出另一個疑問。

「拉抬股票大漲的主力願意讓散戶獲利嗎?」

正如大家所知,股票市場是個有人願意買下我的股份,我才能賣股離場的地方。換句話說,如果股價在散戶買股後上漲,原則上必須有人甘願以更高的價格向他收購,他才得以脫身。

假如同上述情形,主力帶動股價上漲,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結果這些人卻在股價上漲後便拋售離開,拚命拉抬走勢的主力該如何是好?

「請進場帶走利潤吧,我們會繼續收購的。」

很可惜的,絕對沒有主力會這麼說。由於他們的目標是以更高價賣出,所以會期望自己進場的時機點盡量沒有他人跟進。這樣一來,會發生什麼事呢?股價將停止上漲,反轉變成下跌趨勢。

再三反覆這樣的過程以後,散戶們終將因為虧損不斷,選擇賣股出逃。不過,這些拋售的股票老是「像變魔術一樣」,在那之後又再度上漲。「只要我賣了,股票就會漲。」這句話便是源自於此。

《我只跟主力股:把主力變成你賺錢的助力!韓國第一股票YouTuber教你,地板價買進獲利300%的暴漲股》,作者:Wazowski(와조스키),樂金文化出版

《我只跟主力股:把主力變成你賺錢的助力!韓國第一股票YouTuber教你,地板價買進獲利300%的暴漲股》,作者:Wazowski(와조스키),樂金文化出版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