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三大IC設計業者一致投入手機晶片市場,印證蔡明介「贏家通吃」的理論。贏家通吃,是指大型IC設計業者,不局限發展單一「拳王」晶片,可以投入更多資源,開發新興晶片種類。
「『大者恆大、強者恆強』已成為全球IC設計產業的趨勢,」FSA亞太區執行長王智立認為,走「小而美」的業者,生存空間將愈來愈狹窄。
數字會說話。目前IC設計公司要在晶圓代工廠開一套光罩,起碼要花100萬美元,任何一個產品的開發成本,動輒都是上千萬美元,對於平均3~5億新台幣資本額的新創IC設計公司來說,如果一個產品做不起來,將會被直接淘汰。
「門檻會愈來愈高,」德州儀器亞洲區總裁程天縱以手機晶片做為例子,手機晶片組構造非常複雜,除了DSP、類比晶片、射頻模組(RF)外,現在還要整合影音多媒體晶片,「這是很可怕的資源投入,小公司很難玩得來。」
程天縱分析,手機晶片有「多頻率、多模式、多標準」的市場特性,加上手機廠要求多且雜,就算整體市場規模大,但變動也大,後進業者相對不容易出頭。
創惟科技營運長汪進德則說,好的IC晶片「題材」愈來愈難找,研發、生產成本也愈拉愈高,這是台灣業者面對的困境,如何突圍,智慧與經驗缺一不可。(楊方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