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遠見高峰會大會主席團之一的飛馬旅聯合創始人楊振宇,因疫情阻斷實體與會三年,如今重新親臨現場,並進行第二天峰會的開場致詞。他在演說中分析大環境震盪下,華人企業家有何機會與方向。
楊振宇首先坦言,今年各界對大環境的論調多較悲觀,可謂「活下來就是贏家」。至於華人企業如何撐過並存活?楊振宇剖析三大方向:第一是做好風險管理,包括現金流管理、分散投資,第二是加強自身學習,第三是多做公益,助人最終助己。
活下來之外,楊振宇認為,僅管大環境關起了門,華人企業家還有「三扇窗」,只要掌握這三大機會,仍可繼續成長茁壯。
第一扇窗:引領科技創新
首先,「引領科技創新」,這意味著突破屏障、取得先機,搶先在市場上站穩腳步。
產業方面,楊振宇點出,不可錯過近年光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方方面面的應用仍潛藏巨大機會;量子科技也來到發展的關鍵點,「巨大突破對計算、通訊,有望帶來革命。」能源方面,他認為可控的核聚變,未來10年內可實現,屆時能源使用成本趨近於零。
另外,楊振宇也認為,腦科學與生物科技,可望在未來改變社會,尤其是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BCI),在大腦中植入介面,轉譯大腦訊號至外部裝置,以及對於疾病的治療,都是高潛力的發展方向。
第二扇窗:繼續擁抱大陸機會
針對當前中美對抗下,為華人企業家帶來的動盪與不確定性,楊振宇認為,「卡脖子」的機會反成轉機,如果可以克服這些瓶頸、搶得市場,便可制霸產業。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消費品市場在民族主義高漲下,「國貨」市場持續攀升;中國供應鏈的外溢機會,包括飛速成長的電商零售巨獸Shein,以及近年引起關注的東南亞機會,「中國+1」正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楊振宇認為,綠色經濟可謂未來的「全球通行證」,包括電動車、太陽能、風電、節能科技與合成生物學,當前華人企業家正屬領頭羊,可積極發展、大展所長。
第三扇窗:促進兩岸和平的責任
演說最末,楊振宇指出,華人企業最大的保證與責任,就是「促進兩岸和平」,唯有維持和平,企業乃至社會才得以繁盛。
楊振宇補充,企業的中心思想應包括「維持和平」,從商業決策到企業發展都應考慮,儘管個體人輕言微,但只要集眾人之力,便可望聚沙成塔,發揮強大影響力。
最末,楊振宇向在座眾企業家、貴客,致上最真摯的祝福,「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聽到好消息。」儘管大環境動盪不安,甚至略顯悲觀,楊振宇相信,華人企業家依舊手握無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