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東協疫後展新局!泰國當全世界朋友、新加坡平衡求生

專題論壇六〉華人躍進 疫後東協新局

簡嘉宏
user

簡嘉宏

2023-10-18

瀏覽數 2,900+

鋐昇實業董事長黃文彬(左起)、新加坡新傳媒中文新聞與時事總編輯蔡深江、泰國貿易院顧問康樹德及財經節目主持人陳鳳馨,分享進軍東協的機會與挑戰。張智傑攝
鋐昇實業董事長黃文彬(左起)、新加坡新傳媒中文新聞與時事總編輯蔡深江、泰國貿易院顧問康樹德及財經節目主持人陳鳳馨,分享進軍東協的機會與挑戰。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新冠肺炎疫情曾重創東協會員國,因此他們在疫後積極作為,除了提升防疫能力,更強化區域合作,要讓經濟重回正軌。2023年遠見高峰會第六場專題論壇,便探討在新冠疫情過後的東協新局,並展望未來。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曾重擊東南亞,對東協會員國的經濟、社會,甚或政治,都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但疫後,包括衛生系統和防疫能力的提升、仰賴旅遊業的國家加速經濟多元化腳步、增強區域合作和資源協調等,各會員國都緊緊把握這個提升自身國力的機會。

華人與東協間,長期存在密切的聯繫互動,不但擁有龐大的華人社區,華人在商業、製造業、金融、餐飲各領域的投入,更在東南亞經濟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語言、宗教、節日等傳統文化,更與當地傳統交融,成為新文化內涵。

2023年第21屆遠見高峰會於10月18、19日舉行,第六場「華人躍進 疫後東協新局」專題論壇,特邀泰國貿易院顧問康樹德、新加坡新傳媒中文新聞與時事總編輯蔡深江,以及鋐昇實業董事長黃文彬,並由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陳鳳馨主持。這三位來賓從自身的專業與身處國家出發,探討在新冠疫情過後的東協新局,並展望未來。

康樹德:泰國只有朋友,沒有敵人

泰國貿易院顧問康樹德。蘇義傑攝

泰國貿易院顧問康樹德。蘇義傑攝

14歲定居泰國的康樹德出生於台灣,返台就讀台大機械系,畢業後再度返回曼谷,目前除擔任泰國貿易院顧問外,也是泰國外商聯合總會40年來首位亞裔主席。康樹德針對泰國政府提供政策建議,同時積極協助泰國廠商與台灣企業的交流,被譽為泰國最知名、東協最有影響力的台灣人。

他強調,2021年爆發的新冠疫情,成為泰國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尤其重視科技發展及地緣政治(美中競爭),未來將出現過去30年未見的「高通膨、高利率、市場很爛」現狀,所有投資人與企業都該注意。

康樹德也提到,泰國政府從危機看到轉機,認真規劃「泰國4.0」,重點擺在自動化,包括因應氣候變遷的企業投資轉型(ESG),泰國也成為全球右駕新能源車的大本營,「智慧電能」(smart electronic)更是傾全國之力的發展方向。

康樹德認為,泰國目前總人口約7000萬人,其中500萬人為外勞,境內的150所國際學校發揮作用,培育眾多國際人才。他認為,吸引外資前往泰國最重要的原因是「泰國只有朋友,沒有敵人」,這樣的開放心態,使得泰國與任何國家都可以貿易往來,令他印象深刻。

泰國政經分離,政府不任意干涉經濟發展,制衡機制發揮作用,也是泰國發展的特色。另外,康樹德認為,泰國完善的基礎建設,以及對外連結性強,更是吸引外資的重點。最後,老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是泰國的隱憂之一,但引進高技術人才的補救措施,值得台灣效法。

蔡深江:「平衡」是新加坡的生存原則

新加坡新傳媒中文新聞與時事總編輯蔡深江。張智傑攝

新加坡新傳媒中文新聞與時事總編輯蔡深江。張智傑攝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來自新加坡的蔡深江,畢業於台大中文系。1999年底離開教育界,加人新加坡報業控股,創辦小學生周報《大拇指》,歷任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言論組和採訪組主任,2009年1月調任《聯合晚報》總編輯,2014年1月,調任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華文報業務總編輯。

他直指,新加坡位於陸地東協與海洋東協的交界,是土地面積最小的東協會員國,因此,「平衡」是星國生存的最高指導原則,在東協創始5國中最後與中國大陸建交,不強出頭當老大,卻非常願意「兼顧團體利益」。儘管星國常遭批評長期政黨不輪替,猶如中國大陸與北韓,但蔡深江強調「重點是執政黨很好」,有能力著眼未來,為星國人民著想。

蔡深江也坦承,新加坡在面對美中兩強時,「不選邊站,維持微妙平衡」,同時,由於境內缺乏天然資源,星人的憂患意識重,但不會以威脅他國尊嚴為代價求生存。

他提及,2030年是新加坡的發展關鍵年,包括境內禁售柴油車、30%食品自給自足供應(研究成果提供東協),挑戰不小。另外,農業是新加坡未來發展重點,儘管面臨物流、氣候變遷等挑戰,但優勢是全球許多研發中心都設置在新加坡,包括人造肉研發中心,除了維持競爭優勢,其實新加坡「也擔憂他們有天會撤退」。

至於給台商前往新加坡投資的建議,地狹人稠的新加坡對公共住房政策、土地,都已長期進行有計畫的規劃,蔡深江認為,新加坡仍是美中未來投資熱點,「愈晚去投資,成本愈高」。

黃文彬:越南產業整合優勢,銷往全世界

鋐昇實業董事長黃文彬。蘇義傑攝

鋐昇實業董事長黃文彬。蘇義傑攝

1960年出生的黃文彬,22歲就創立鋐昇實業,以自創品牌「PATTA」生產拉釘開始,漸次發展為緊固件泛五金的集團,如今,鋐昇實業不僅是多家國際百年車廠零組件的指定供應商,更是中東、非洲、印度等地區建築五金、手工具的領導品牌,堪稱台灣企業走上國際舞台的範例之一。

自有品牌已在中東、拉美、非洲成立據點的黃文彬建議,企業要永續經營,必須對股東負責,至於選擇越南成為未來基地的原因,黃文彬強調「免稅」是最大的誘因。同時,越南對中美都能逢源,經濟上不但是《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創始會員國,更與多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對外經濟連結非常強大。

最後,他認為,越南的儒家文化,是發展多達2.5億人口經濟板塊的潛力之一,目前,境內電商事業快速興起、運輸物流的發達更是特色,台商可把握投資契機。

你可能也喜歡

吉隆坡 台商挺進東協新重鎮
數位專題

吉隆坡 台商挺進東協新重鎮

馬來西亞啟動工業4.0計畫,發展AI、能源轉型、綠色科技,蛻變為東協明珠。也因此成了台商海外拓點新重鎮,科技、金融、零售、服務等各行各業紛紛搶進。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