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我,淨資產 -69,374元」。30節約男子兩年多前創立IG帳號,不同於滿滿的炫富風潮,他反其道而行,揭露自己的低薪、負債現況,連個位數都開誠布公呈現。他摸索出自己獨有的金錢整理術,從低薪、負債、零存款的狀態,在兩年多時間內,不但還完負債,還讓業外收入破百萬,他用時間證明:30歲零存款又怎樣,一切都來得及!(本文節錄自《30歲開始,理財不焦慮》一書,作者:30節約男子,如何出版,以下為摘文。)
回顧過往的金錢觀,我發現對於理財的不積極、不重視,導致未來的自己會很辛苦。享受當下並沒有不好,但隨著年紀增長、身體老化、工作動能降低、天災人禍……都會直接影響到工作和收入來源。
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波經濟衝擊會是何時,曾經認為穩定的工作不再穩定,繁華的街道成了空城,世界其實一直都在快速地變化著,只是當時的我選擇視而不見。
我被疫情和零存款的無力感嚇到了,我想改變,不想再過從前那樣沒錢的生活了。
33K上班族展開下班斜槓人生
我在防疫旅館看求職網站邊投履歷,第一次一口氣投這麼多履歷,卻都像沉入大海無聲無息。我了解自己一直都沒有一個專業,每份工作都待得不久,又接近30歲,應該在很多公司人資眼裡,我就是一個不知道在幹嘛的人。
相較很多人從大學時期開始進入企業實習,一步步精心規畫之後的職涯發展,我不管是工作經驗或是學歷都不出色,甚至還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工作才好,只是不斷地嘗試摸索著。
雖然有出國留學和工作經驗,但我沒有視為優勢,因為我沒有選擇日商或日文相關工作。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好好利用這些優勢來找工作?
很大部分原因是我清楚在日本工作的那段期間,對很多職場文化感到不適應,以及回台後並不是很憧憬日商,這些海外經歷就只會成為我生命中的養分,不會變成職場利器。
有人會覺得這樣是白白浪費了過去的時間,但我認為,過去都只是在篩選哪個經驗適合我,每個經驗都會疊加在我的思想上,構築成現在的我,如果不適合自己的,就果斷地拋下,再找尋下一個就好了,如果讓經驗形成框架,侷限自己的發展,會錯失更多機會。
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29歲那年,我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找到這份工作時我是非常高興的,儘管它只有33K薪資,但我知道可以開始將債務一一還清,也能夠為自己的經濟負責。
在這個歲數能體悟到金錢的重要性其實還算早,假設平均65歲退休,還有30幾年可以好好規畫退休金,學習理財投資加上自己勤奮存錢,相信未來不會過得太差,我有這樣的信念開始到現在維持了兩年多的時間,還完了學貸、朋友借款,還存下了一些錢!
工作兩年後被加薪1千多元,薪資是3萬4千5百元,因公司體制關係,通常只有升職才有機會調薪,這次的調薪是老闆和主管給我的肯定。
原本我一直認定這間公司不會調薪,所以利用下班時間斜槓經營IG帳號,接業配賺錢替自己加薪,也因為逐漸多了一些收入來源,開始有種安靜離職的心態,依然把份內事做到好,讓主管滿意,但我不追求職場的升遷或想像有其他發展可能,因為下班後的副業自由度更高,且從中找到了熱情。
我相信下班的斜槓模式能帶來更多的收入來源,這與疫情之下帶給我的思想衝擊有關。我開始意識到,人們常說投資股票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我們全心投入一份工作,難道就不是高風險的行為嗎?
只有一個收入來源,如果之後又遇到相同的全球經濟危機,公司開始縮編、裁員、減薪時,亦或是AI科技的崛起,取代許多行業的工作,屆時可能已經中年、老年的我們,還有辦法再像年輕時一樣找工作嗎?難度一定會提升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