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FED)如預期9月暫停升息,但最新利率點陣圖卻仍嚇趴美股、十年公債殖利率來到4.43%新高。各大投資機構怎麼看?如何迎戰下半年最後一季,作好防禦和提前布局?
9月21日,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FOMC)宣布暫緩升息,維持利率區間在5.25%~5.50%。但最新釋出的利率點陣圖顯示2023年政策利率中位數維持在5.50%~5.75%區間,表示今年底前仍有1碼的升息空間。
另一方面,2024年利率中位數則從4.625%上修至5.125%,顯示明年降息空間從原先預期4碼減少至2碼,金融圈普遍認為,美國聯準會持續傳達維持更久的高利率環境,以及抑制通膨回到長期目標的鷹派作風,對於是否會在明年降息也尚未鬆口。
只是,雖然市場仍高度關注今年11月聯準會是否會再升息一碼,但聯博集團美國多元固定收益總監馬修謝爾頓直指,「9月21日後,升息循環應已結束了!」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則認為,利率將由高趨低,隨著聯準會貨幣政策正常化,有更多資金會回到股市。今年上半年S&P 500指數漲勢主要集中於大型龍頭科技股,尤其是Telsa、Nvidia、Amazon、Microsoft、Apple、Google及Mata這七大龍頭,若將它們剔除,美股本益比預估降為14.9倍,低於長期平均,可透過選股挖掘評價相對合理標的。
全球維持高利率, 股債仍高波動
新光全球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陳世偉則表示,2024年為利率反轉年,雖然降息落點延至下半年,但搭配美國第四季舉行總統大選,預估從現在起到2024上半年,全球股債市受到高利率、高殖利率,甚至高油價等三重變數交互影響,不論股、債市都將處於高波動狀態。
陳世偉認為,著眼下半年,全球股市仍有機會再現成長榮景,建議投資人現階段除單押某一類型資產,或偏好布局某一種投資主題商品外,不妨趁現在全球股債市處於波動震盪階段,在評價與成長性取得平衡,也可透過多元分散的投資策略,避免過於集中單一資產。
舉例來說,鎖定優質投資等級債等,掌握高息收益;股市則由於美股企業獲利展望樂觀,也可適度布局。
股市》AI仍是顯學,但可逢低加碼醫療保健
展望第四季,選股看好那些標的呢?李長風認為要回歸財報本質,科技股包括人工智慧(AI)、雲端儲存等長期題材仍有續航動能,且財報普遍表現強勁。
此外,今年醫療保健股漲幅相對落後,由於人口老化、醫療支出及醫療科技服務仍蓬勃發展中;加上疫情過後AI可望帶動精準醫療發展,值得投資人現在開始注意,逢低布局。
法國巴黎資產管理美國股票投資策略分析師Vincent Nichols指出,數位經濟的成長動能目前高於整體經濟成長動能。
由於以數位化為主導的各項科技創新不斷出現,各種設備需求與應用發展促進科技產業獲利能力提升,法巴看好六大科技創新主題,包含:雲端運算、人工智慧、物聯網、自動化、新興主題與基礎科學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Vincent Nichols也提及,由於科技創新對各大產業均帶來成本下降、提高效率等影響,因此不限於科技產業,包括消費、健康護理、工業等領域若應用到相關創新技術,在選股上皆可特別留意。
債市》迎曙光,但應靈活多元布局
債券方面,利率逐步向下便是好消息。
馬修謝爾頓指出,利率政策最快要到明年第二季過後才有機會轉向。BBB級企業債目前折價幅度較大,相對其他投資等級債更具投資潛力、金融債券如美國優先順位銀行債的吸引力也優於整體市場;至於非投資等級債,目前違約狀況多半集中於CCC級,因此仍可適度投資品質較高的BB與B級非投資等級債。
此外,新興市場債仍具有收益優勢,強勢貨幣公司債相對看好。
施羅德投信認為,美國升息循環邁向最後階段,明年預期降息幅度減少,顯示利率水準將繼續維持在高檔區間一段時間,而核心通膨自高點鬆動,且經濟成長依然穩健,未來經濟趨樂觀。
雖然今年以來,台灣投資人對債券資產的偏好與日俱增,但一味的拉長債券存續期間,押寶明年大幅降息的激進策略,今年以來並不奏效,反而徒增投資資產的波動。
施羅德建議,與其時時猜測何時降息、大幅押寶殖利率較高的長天期債券,不如採取廣納收益來源、彈性存續期操作的多元債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