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載運量漸增,今年將突破7千萬人次,有效調配自由座車廂成了重要課題,台灣高鐵放出三招,能否有效舒緩尖峰時段亂象?
「各位旅客,本列車自由座車廂調整為第八到第十二節車廂……。」搭乘高鐵,熟悉的廣播聲,提醒旅客自由座車廂不再限於過往的第十到第十二節車廂。
然而,高鐵近幾個月卻常被詬病「台鐵化」,因為自由座似乎「太自由了」,真是如此嗎?
這源起於社群平台「Dcard」8月間的一篇文章,發文者表示下班時間從板橋上高鐵,車長廣播旅客數量較多,自由座可以在對號座車廂站立,結果車廂又擠又吵。
文章一出,引發網友熱議,有人直言「是的,你搭到的是台鐵」,也有人無奈留言「老問題了,車廂擁擠早就被旅客投訴過好幾次」、「連假都會有自由座旅客大軍」。
這樣看來,中秋連假將至,旅客在車廂摩肩接踵的亂象勢必再起,營運單位台灣高鐵(2633)難道束手無策嗎?
全年載運量將創新高,座位利用更重要
高鐵之所以擠得水泄不通,其實是因為載運人次逐年攀升。高鐵統計,除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2021年,載運量下滑,近幾年的單月載運人次都在400萬至600萬人次左右,且今年的全年載運人次很可能突破歷史新高的7千萬人次。
至於對號座與自由座的爭議,台灣高鐵再次強調「持自由座車票的旅客,不可乘坐對號車廂的座位」,僅在自由座人潮較多時,車站優先啟動分流機制,並適度開放車間通道、對號座車廂供旅客站立,以緩解候車人潮。
也就是說,對號座、自由座不會混搭在同一車廂中。
根據高鐵的「自由座說明」,持自由座車票的旅客,如無空位時,須扶握椅背上的扶手暫時站立,但「不可站立於對號座車廂」。
但《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旅客運送契約》卻也規定,若遇到大量人潮待運送,高鐵可以開放列車玄關、對號座車廂等空間站立。據了解,日本的新幹線營運業者也會在部分班次實施。
那麼,有效調配自由座車廂成了高鐵當前疏運的重要課題。因此,台灣高鐵在自由座政策下足苦功,放出三招迎合旅客需求。
第一招》彈性增配自由座車廂
高鐵自由座車廂預設為第十至第十二節車廂,但近年來旅運需求增加,自由座已改為隨時調整,除較常使用的第八、第九節車廂,第一至第三節車廂也常成為自由座,僅第六節的商務車廂、第七節的殘障座位車廂不會變動。
因此,台灣高鐵8月31日宣布自由座車票取消「10-12節」字樣,以免旅客一窩蜂擠到後三節車廂。
台灣高鐵表示,目前週一到週五累計有63班次為「放大版」自由座列車,掛有5至8節自由座車廂,主要在通勤的尖峰時間營運;週末也有29班次、掛有4到8節車廂的自由座列車。
第二招》車站預知自由座
另外,台灣高鐵台北車站站長王稔慈指出,旅客可在車站內的售票大廳、驗票閘門、候車區及月台上的「旅客資訊顯示系統」,或是用高鐵APP、高鐵官網查看各車次的自由座車廂,自由座是「橘色底框」、對號座為「藍色底框」。
第三招》APP即時購票
台灣高鐵也提到,今年7月開始,旅客可在車站大廳內以「T-EX行動購票」APP購買當日自由座車票,只要開啟手機藍牙功能,就能在「今日自由座」專區快速購買,拿著購票手機感應QR code票證,就能進站搭車。
營運車組增加,才能有效紓解人潮
只是,增配自由座畢竟標不治本,新增營運車組以提升運量,才是根本之道。
高鐵營運車組現僅34組,在經過2次流標後,今年3月的董事會中通過「新增高鐵列車組採購案」,由日立東芝聯盟(HTSC)得標,將採購12組新列車,但最快得等到2027年才能上路。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說,增加營運車組才能確實解決載運量飆升的問題,由於自由座或坐或站,載運量較大,現階段也只能調整自由座車廂,疏運尖峰時間的人潮。
身為台灣大眾運輸的重中之重,台灣高鐵的各項舉措備受關注,在全新營運車組上線之前,這場對號座和自由座的對峙難以止息,也在在考驗台灣高鐵的營運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