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競爭新局,觀光餐旅產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協同晶華國際酒店集團,針對餐旅與酒店企業家暨高階經理人開設研習班,業獲交通部觀光局的認可及推薦,以Mini EMBA的概念促成企業主成長,儲備迎向挑戰的五力、三服與三務。
全球餐旅企業一邊復甦一邊轉型,然而以前的原則似乎被打破,領導階層很難再根據過往經驗錨定成功模式。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與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強強聯手,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之下,為臺灣餐旅業領袖開課(立即報名,額滿為止),以強化領導管理專業、厚植企業經營韌實力、充實領導實務為三大主軸,希望促成產業提升。
疫後轉型需要新能量,領導者責無旁貸
疫情期間許多人抱著求存心態,直到全球大解封,才後悔沒及早做準備。晶華國際酒店集團潘思亮董事長指出,疫後所有產業都在重整,餐旅業要轉型須從領導人與高階經理人做起。2014年晶華曾邀美國康乃爾大學旅館管理專家來臺開設「總經理研習會」,帶給高階主管啟發;他再度起心動念,承蒙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陳敦基校長快速催生本次課程。人才訓練乃觀光的本質,在拜會交通部觀光局局長後,確認完成課程之學員將獲認證。
「疫情期間無法出國,國內旅宿一度蓬勃,但唯有趁機提升、願意培訓人才、進行數位轉型的企業才可能維持住榮景。」潘思亮說,進出國人數約1︰2,光把外國人帶進臺灣還不夠,還要留住部分國人。產業升級的根本關鍵在於人力,餐旅業培育人才的同時,須將專業與國際觀一併提高,領導人不能不懂管理與永續。
以晶華為例,從英國、約旦邀請專家來臺指導員工,希望扭轉觀念︰飯店不僅提供服務,更肩負接待功能,這個思維能幫員工開拓全新的視野。
餐旅頂峰迷你EMBA,掌握五力三服三務
高餐大辦學講究「四化」,分別是人文化、專業化、企業化和國際化,為了與時俱進,陳校長致力「智慧科技服務應用」、「時尚創新引領風騷」、「經營管理助攻創業」三個區塊,注入活化餐旅教育的新元素。高餐大注重品格教育,養成學子自主、自信、自律的特質,潘思亮盛讚高餐大是高等教育裡,少數能對接產業的學校。
陳敦基是管理學者,曾先後擔任國內兩知名大學的管理學院院長,潘思亮是成功企業家,曾赴新加坡就讀康乃爾第一屆總經理班。兩位商管專家咸認本研習對經營管理者、企業投資者均有幫助。
陳敦基勉勵企業家應具備「五力」,即領導力、決策力、數位力、創新力與永續力。餐飲旅宿均屬服務業,想迎合市場,從消費面須做到「三服」,即服膺顧客的需求、服侍顧客的尊榮感、服人要心服口服且滿意;在供給面則須符合「三務」,即務實以因應危機、務事以正確決策、務時以掌握趨勢。
讓永續結合客戶體驗,融入企業本質
聯合國評估旅遊業是全世界最永續的產業,無論食材、人才或文化幾乎都在地取材,託觀光之福,許多世界遺產得以保留。
潘思亮分析,消費者近年來加速改變,數位掌控尤其明顯,「危機加速我們數位轉型,並思考如何將永續ESG融入正在做的事。」
例如「晶華美食在你家」提供製作者與製作時間,明確記錄食物旅程,最初是為協助釐清疫調所延伸出來的負責做法。而在思考如何讓臺灣茶與世界連結,晶華運用香檳發酵技術製作東方美人香檳烏龍和玫瑰凍頂香檳烏龍,氣泡細緻綿密,讓食物嚐起來更有層次。
學無止境,老闆當得再久都要與時俱進
參與「高餐大—餐旅與酒店企業家暨高階經理人研習班」可學習深度、廣度兼具的經營思維,在跟講師、同學的互動中獲得啟發,確知自己要走的路。
授課教授均為一時之選,例如前行政院院長毛治國將畢生決策功力,濃縮成三小時的「領導決策思維」;晶華國際酒店集團潘思亮董事長講述「企業靭性領導力Resilient Leadership」,傳授企業主如何為品牌做市場定位和維持能見度;雲朗觀光集團盛治仁總經理分享「酒店經營與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為企業主解惑如何執行ESG;並特邀香港理工大學酒店Dr. Henry Tsai (蔡銘志)及 新加坡金沙酒店人力資源副總裁Juliette Lim,各針對 「餐旅財務管理與投資策略」及「國際酒店人力資源管理」提出理論與實務分享;陳敦基校長集結「創業成功至成功企業之道」,以個案教學方式做精闢歸納等,各場大師精華演講,將帶領您的思維更無限寬廣。
本研習班為系列帶狀課程,自9月23日至11月25日共15堂課,研習總時數36小時。業界董事長、總經理、國內外餐旅專家及學者的成功心法濃縮於課程中,想獲得大師功力請上線報名,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