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CDMO好夯!保瑞衝上千金股,台康、永昕鋒芒畢露

郭逸
user

郭逸

2023-07-27

瀏覽數 36,950+

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蘇義傑攝
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委託設計暨製造服務(CDMO)讓台灣生技製藥廠備受關注,取信國際藥廠躍上國際。其中,堪稱「併購王」的保瑞(6472)股價衝上千元,引發市場熱議,還有哪些CDMO台廠已經做出成績?

保瑞藥業(6472)以委託設計暨製造服務(CDMO)在醫藥界颳起旋風,股價從年初的400多元,上週突破千元大關,登上「千金股」,雖然受到賣壓拉回,依舊是市場上的當紅炸子雞。

CDMO是什麼?直觀的解釋為醫藥品外包生產服務,從藥物、醫材做到疫苗。若以半導體產業比擬,聯發科、蘋果(Apple)研發晶片,委由台積電量產,而專職CDMO的藥廠,角色如同台積電,藥物開發商可透過代工降低成本,同時增加產品上市的速度。

只不過,CDMO在國外發展多時,但國際藥廠早期對亞洲代工廠的信心不足,所以代工並不是台灣藥廠營運的熱門選項,甚至有業內人士坦言:「很多藥廠根本看不起CDMO。」

而如今的CDMO不可同日而語,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估計,CDMO全球產值至2025年將達到1066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3兆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更高達14%。

同時,受惠蔡政府拍板新版《生醫條例》,CDMO納入租稅優惠並新增設備投資抵減,造就國內生技業的CDMO熱潮。

7月27日開幕的亞洲生技大展,CDMO不僅成為重點論壇主題,也是規模最大的展區,許多業者拿出看家本領,展示各自的CDMO量能。

保瑞挖掘CDMO商機,靠併購衝規模

其中,保瑞堪稱台廠CDMO的領頭羊,現任董事長盛保熙功不可沒,但會投入CDMO,他曾坦言是「運氣」。

10年前吃下日商衛采製藥的台南廠,保留原本代工的業務,因為訂單來源穩定,一直做下去才發現,CDMO其實有龐大的潛在商機。

隨著代工技術純熟且品質穩定,保瑞取信更多國際客戶,盛保熙更出手以「併購」壯大公司,陸續併購了聯邦製藥、益邦製藥、GSK加拿大廠、伊甸生醫廠房、安成國際等多家公司,尤其是原本就握有全台最多21張美國藥證的安成,為保瑞挹注龐大營收。

保瑞堪稱台廠CDMO的領頭羊。取自保瑞官網

保瑞堪稱台廠CDMO的領頭羊。取自保瑞官網

併購的優勢快速發酵,保瑞2020年起連續3年都賺了一個股本,今年第一季EPS甚至已高達13.62元,法人初估上半年可望賺近兩個股本。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而在2023年,保瑞在CDMO的經營策略是新增10個客戶、7項新產品組合,打造全方位的國際藥廠。

郭台銘注資,台康經營上軌道

不僅盛保熙看好CDMO的後市,郭台銘也要分一杯羹。2021年起,他與旗下公司花費50億元投資CDMO廠台康生技(6589),除了讓台康聲名大噪,更多人也因此認識CDMO。

2013年成立的台康是台灣生技中心建立的第一座現行藥品優良製造規範(cGMP)先導工廠,研發能量來自經濟部的科技專案,成立之初就確立CDMO與研發生物相似藥的雙軌發展。

受惠郭台銘的資金挹注,台康花費150億元擴廠,接下來也要比照保瑞的模式,併購美國、歐洲兩地的細胞治療、生物藥物公司,推升CDMO業務。圖為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蘇義傑攝

受惠郭台銘的資金挹注,台康花費150億元擴廠,接下來也要比照保瑞的模式,併購美國、歐洲兩地的細胞治療、生物藥物公司,推升CDMO業務。圖為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蘇義傑攝

台康的CDMO業務在成立第3年就達到損益兩平,持續成長並帶來獲利,近三年全年營收都突破10億元,還曾連續三年獲得新加坡生物製品製程大會頒發「亞洲最佳委託製造獎」,名聲不脛而走。

受惠郭台銘的資金挹注,台康花費150億元擴廠,接下來也要比照保瑞的模式,併購美國、歐洲兩地的細胞治療、生物藥物公司,推升CDMO業務。

永昕引進日資,拓展CDMO業務

至於晟德集團旗下的CDMO專業廠永昕(4726)也搭上CDMO成長爆發的列車,去年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日本知名藥廠JCR Pharmaceuticals,耗資13.65億元取得永昕20.48%股權,成為最大單一股東。

永昕表示,過去幾年與JCR合作數個CDMO委託案,雙方對於優化製程開發、生產控管都有共識,並一同精進技術與品質,對於公司發展CDMO有顯著的助益。

永昕也搭上CDMO成長爆發的列車,去年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日本知名藥廠JCR Pharmaceuticals。取自永昕生醫臉書

永昕也搭上CDMO成長爆發的列車,去年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日本知名藥廠JCR Pharmaceuticals。取自永昕生醫臉書

此外,東洋(4105)、中裕(4147)、泰福(6541)、北極星(6550)等多家公司,對CDMO製藥也多有著墨;醫材、保健品的委託代工也有許多知名台廠,包括晶碩(6491)、大江(8436)、葡萄王(1707)等等。

 一夕之間,台灣的生技產業吹起「代工風」,除了有利可圖,更是接軌國際客戶的好機會,加上新藥開發、AI醫療等多元發展,生技業成為鎂光燈焦點,真有可能成為台灣另一群護國神山?市場密切關注。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