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市政府為了「房子」的問題,纏鬥達44年,至今還沒完沒了。AIT免費使用信義路辦公室13年後,於2005年租下內湖2萬坪土地蓋大樓,但這一簽就是99年,土地月租金28萬餘元,每坪只要14.5元,全台都找不到這麼低廉的價格了。近來,AIT又想租7865坪的校地,用來蓋倉儲空間、停車場……,搞到當地里長站崗追真相,呼籲政府嚴格把關,善待國家每一吋土地,否則會持續抗爭到底。
如果不是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T)想擴建,看上內湖國中金湖校區的學校用地,被當地居民踢爆,很少人會知道房東(北市府)與房客(AIT)為了房子的事,彼此過招到現在,還在持續進行中。
將時空拉回到1979年1月1日,中華民國迎來外交史上的大挫敗--台美斷交,美國隨即成立「美國在台協會」,專責台美間的商務、文化及其他事物。
1979年4月16日,AIT的第一個家就落腳在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34巷7號(前身為美軍顧問團團本部)。政府一直無償讓AIT使用這塊2.67公頃大的土地。等到1992年3月,13年的租期截止後,台美就開始為AIT的房租問題爭吵不休。
1992年的台北市議會,不分藍綠都一致認為AIT是欠繳房租的「超級大戶」,要求當時的市長黃大洲必須硬起來,不能再讓AIT免費使用,要收房租,也要收回土地,另作他用。
北市府根據議會的決議,多次行文要求AIT歸還土地。據悉,當時AIT曾提出三個替代方案:用美國在台北的其他土地交換這一塊地;在信義路的現址改建辦公大樓;或是以每月租金20萬元承租。
但,房東與房客始終無法取得共識。
AIT不接受市府「租期10年、年租2500萬」的條件
由於八成五的信義路土地是北市府擁有的學校預定地,在台北市議員的強力監督下,北市府告知AIT必須依市有財產出租相關規定繳交租金,而且租期最長不得超過10年。
AIT換算後,發現年租高達100萬美元(當時的匯率計算,約2500萬元台幣),隨即派員遊說市議員,希望年租減半至50萬美元,租期必須延長到20年。
未料,1994年10月,民進黨、國民黨兩大黨團竟然達成共識,照單全收AIT「租期20年至2012年、租金減半」的要求。北市府也隨即通過兩大黨團協商後的版本,讓AIT續租信義路的辦公室
兩大黨團先斬後奏,藍綠議員都是看報紙才知悉,紛紛指責黨團不尊重議員,未告知有協商事宜,就貿然決定。不僅有民進黨市議員跟黨團召集人爭吵;當時的民進黨市議員謝明達、卓榮泰還跑到AIT門口丟雞蛋抗議。
適值地方首長選舉,AIT續租案暫告停擺。直至1994年底,陳水扁當選第一屆民選台北市長後,AIT的房租問題再次成為市政焦點。
主因是陳水扁競選時,公開主張「市府應維持強硬立場,堅持年租金100萬美元,AIT辦理觀光簽證等業務的收入,每年就超過2億台幣,市政府要求年租2500萬元並不為過」。
陳水扁強勢主導,AIT補繳租金與不當使用8062萬元
陳水扁走馬上任後,隨即推翻前市長黃大洲的黨團協商版,決議AIT用地應往回收的方向處理。還開出三大續約條件:
1.租金應依照「台北市市有土地出租租金計收基準」規定,租用土地面積按申報地價年息5%計收租金,但外交使領館、代表處所屬之館舍及外僑學校使用,租金可以60%計收,換算平均年租金為2354萬元。
2.租期不得超過10年。
3.AIT須償還1992年舊約到期至新約簽訂期間的租金,以及不當使用的補償經費。
其實,早年AIT對辦理美簽的台灣民眾並不友善,導致社會觀感不佳。就在「民意可用」的氛圍下,藍綠議員一致要求維持三大續約條件。
AIT眼看毫無轉圜餘地,同意於1995年7月與北市府簽約:租金每月236萬3000餘元(年租金2836萬餘元)、租期至2004年,還要繳清1992年3月至1995年6月30日未簽約期間的租金與不當使用費,共8062萬餘元。
但,AIT的「房事」風波仍未息。1998年3月31日,台北市議會要求北市府在6月30日前收回AIT信義路辦公室的土地以興建學校。由於合約未到期,北市府也無法強制執行。
AIT體認信義路辦公室位於黃金地段,不可能長久租借,著手尋覓新家落腳地。在外交部、總統府、行政院、北市府協助下,2000年12月選定內湖區金湖路100號約6.5公頃(1萬9663坪)的土地,興建新館。由於涉及國有、市有及私有共44筆土地,由外交部取得土地,再租給AIT自建,當時的總統為陳水扁。
2016年月租483萬餘元,比1995年上漲1.05倍
AIT內湖新館從2005年元月起承租99年,一次付清土地租金3億3900餘萬元,換算成每年的土地租金是342.42萬元,平均月租金28.53萬元,每坪只要14.5元。
根據工業局「台灣工業用地供給與服務資訊網」顯示,目前台中工業區每坪土地月租金561元,以此換算1萬9663坪的月租是1103萬元,打一折也要110.3萬,AIT月租僅28萬。難怪房仲業都說,真的非常低廉,全國都找不到了。
AIT原預估2008年完工,卻遲至2019年5月6日才啟用,除美國國會延遲通過預算,主因是新館需具備「防彈、防震、反恐、反毀傷」功能,工期特別長,「不僅負責興建的是美國承建商Weston,建築材料都是從美國原裝進口,為了保密,很多工作都在夜間進行,」國民黨籍立委、前陸軍中將吳斯懷說。
新館延遲11年落成,AIT只能與北市府簽約續租。這期間台灣的房價、租金飆升,2016年10月重簽時,月租漲至483萬餘元,跟1995年簽約的月租236萬餘元相比,漲了1.05倍。
原以為內湖新館落成後,房東終於可以鬆口氣。豈知,今年AIT又想租鄰近2.6公頃(7865坪)的土地,如通過審查,總面積將達9.1公傾,相當3.7個行政院大,甚至擠身美國第二大的駐外機構。
此舉,隨即引來外界「撤僑」「軍事用途」等揣測。
吳斯懷表示,台灣人口2300萬、日本是1.26億人;台灣國土面積僅3萬6000平方公里、日本為37萬8000平方公里。台美的業務量會超過美日嗎?AIT/T的面積竟然比美國駐日本大使館還要大?難怪坊間會有諸多傳聞。
里長要求政府嚴格把關、善待中華民國每一吋土地
7月12日,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前身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特地為AIT/T,召開「擴編用地都市計畫變更」說明會。未料,現場火花四射,台北內湖區清白里里長陳東源的一席話,更贏得當地居民認同。
長期關注AIT/T擴編案的陳東源,不僅聘僱工讀生在AIT/T門口計算每天出入的房車,長達二週時間,自己也去門口站崗一週觀察。扣除九人座跟中巴,計算出載官員上下班的房車大概400輛,約450名。
陳東源甚至細數AIT/T進駐後,居住品質下降的實際案例,例如外國人喝酒鬧事、叫外面的小姐到酒店、週末唱歌娛樂……。有業者看到後面的商機,居酒屋、PUB都進來了。「嚴重影響里的環境、生態、交通與治安」。
他15分鐘的意見表達,多次獲得居民的掌聲。陳東源歎氣說,外交講求對等與互惠,我們把AIT當鄰居,AIT把我們當什麼?我們是三級貧戶也,哪有尊重,沒有尊重啊!我們可以去美國要這麼多土地嗎?只要一公傾就好,給中華民國的辦事處使用,根本沒有啊,這叫對等嗎?
當地居民也質問AIT拿這麼多土地到底要做什麼?他們希望台北市都發局、都審會能嚴格把關審查,善待中華民國的每一吋土地,否則會持續抗爭到底。
由於這次的大房東不再是台北市(土地持有3.81%),而是國產署(95.38%),就算北市府不通過,到了內政部也很可能翻盤。如此看來,AIT的「房事」問題,當真沒完沒了,房東與房客還得繼續糾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