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高階經理人轉戰人資長

陳建豪
user

陳建豪

2005-10-20

瀏覽數 47,600+

高階經理人轉戰人資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5 / 10月號雜誌 2005十大服務業評鑑

提到人事行政部門的業務,你會想到什麼?是管理出缺席紀錄、還是辦理勞健保?

現在高科技公司的人事行政部門已經發生明顯變化。

國內部分的高科技公司人事行政部門已不再是後勤支援單位,而直接跳上協助企業擬訂競爭策略的第一線。

李瑞華、郭耿聰、廖舜生,這一群科技公司的人資主管,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身經百戰的總經理(見表)。

事實上,愈來愈多的科技公司都在尋覓高階經理人出掌人資部門,包括台積公司、聯發科、杜邦、德州儀器、IBM等。

是什麼因素,讓企業主找總經理來擔任人資長?

「誰會比總經理更瞭解總經理的需求!」專為科技業獵才的普群企管顧問總經理張堂楨點出這個趨勢,企業需要的是具備商業思惟的人資長,協助總經理執行策略,並非一個行政程序高手。

人資長該做什麼?

1、為公司建立制度

晶圓教父張忠謀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資長。「他要我建立起制度、培訓人才,」去年退休的台積公司人資副總李瑞華,回憶張忠謀找他出任台積公司人資副總時的對話,那時李瑞華已曾接掌包含杜邦等多家國際企業亞洲區總經理。

先看得清楚,才能訂定制度。李瑞華將人資經理送上前線,企業內每一個部門主管,都有一個專屬的人資經理在背後支援。「人資到第一線,可反應『民間疾苦』,也可落實政策,解決配合度問題。」,李瑞華認為,將人資送上前線,可一舉多得。

如果說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培訓人才就是人資長戰略上最重要的工作。李瑞華制訂育才專案,重新審視內部人才,依公司需求與員工志向,培養成為經理人,包含李瑞華的接班人張秉衡,就是李瑞華從資材處挖掘的人資人才。

2、擔任公司文化推手

人資長,也是公司的「文化部長」。聯發科技,在今年延攬前美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總經理郭耿聰,投注於人資管理。在科林研發總經理任內,郭耿聰,讓公司業績在兩年內翻了四番。

推動聯發科的公司文化,是郭耿聰的新挑戰。聯發科的核心文化之一是創意,為了推廣,郭耿聰日前舉辦射飛機比賽,看哪位工程師所設計的紙飛機,能夠飛得最遠,趣味性加上員工求勝心切,大家無不絞盡腦汁;人資長透過遊戲,巧妙地讓公司文化扎根。

推動公司文化後,要讓員工愛上公司。郭耿聰經營「眷屬俱樂部」,幫日以繼夜為公司操勞的工程師照顧家人。以爭取員工家屬對公司的認同感,進而支持員工為公司效命。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3、讓前線、後勤互通

人資長同時也是公司前線與後勤︰行銷人員與工程師間的橋樑,協助兩邊溝通發揮最大戰力。

要互相幫助,首先要互相瞭解。跨部門工作經驗,讓德州儀器亞洲區人力資源副總裁曾玉芳瞭解,礙於公司運作模式,單打獨鬥的員工們,彼此缺乏溝通機會。

為此曾玉芳日前舉辦感恩晚會,讓員工說出最近自己驕傲的事跡,並接受大家的祝福。

過程中,一位行銷人員猛然發覺,原來自己賣得最好的產品,其設計者竟然就坐在自己身旁,彼此卻不太熟悉,兩人當場相擁並討論產品。團隊感油然而生。

為了幫較不擅言詞的工程師「開金口」,曾玉芳推薦工程師們一起看《與成功有約》《第八個習慣》等書。幫助工程師與他人建立關係,無形中強化了公司運作的流暢度。

4、為公司創造雙贏

除推動公司策略外,人資長的戰略任務之一,則是扮演員工與公司間溝通的平台,目標在雙贏。

台灣杜邦公司早期存在一個問題,離職的員工無離職金可領。不少員工向人資副總程正盛反應,沒有離職金機制,讓他們擔心自己萬一哪天受傷,不得已必須離職,連一點保障都沒有。

在員工與公司中間調解,需要清晰的判斷力。轉戰人資領域前,程正盛擔任杜邦中國區內部稽核,查核敏感的財務與技術領域中,所有可疑之處,也因此鍛鍊出良好判斷力。程正盛當時就料到,員工權益將日益受重視,離職金是一項應該推行的政策。

然而在商言商,要讓公司同意並不容易。程正盛用「商業語言」說服上級。挑了一個整體產業,包含競爭對手,離職率都升高的時機,程正盛提出如果增設離職金,穩定員工情緒,應可維持公司既有離職率的建議。

能解決問題的策略,果然得到了上級的支持,而離職率也果真持平,程正盛的策略判斷,達到雙贏效果。

舊人資會被淘汰?

面對總經理轉戰人資領域的優勢,正統人資工作者,難道只能等著被淘汰?

中央大學人資所所長林文政並不這樣認為。不過林文政也指出,今年他與七位CEO,包含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訪談後發現,CEO的確偏好具商業思惟的人資長。

人資工作者,如何補足商業思惟,成為競爭關鍵!林文政強烈建議,主動申請職務輪調、攻讀人資領域外的EMBA,都能增加對企業各部門的瞭解,也才有能力提出符合企業需求的人資戰略建議。當人資專家也擁有商業思惟、歷練後,要出任人資長,其競爭力並不會輸給高階經理人。

前奇異執行長威爾許(Jack Welch)在《致勝》一書中預測,人資長的重要性,將如同以往也不受重視的財務長一樣大翻身。

這群總經理出身的人資長,以商業思惟經營人資領域,並提出戰略建議,無形中大為提升人資長的地位,正好印證威爾許的預測。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