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有的閒置廳舍要整建後充分利用,並由市府結合產官學研能量,以大帶小,孵育新創成功。」秉持臺南市長黃偉哲如此理念,「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在位於新營的市議會民治議事廳誕生,兩年半以來已推進39家新創事業運作有成,為曾文溪以北開拓經濟一片天。
臺南市經濟發展局長林榮川表示,「贏地」是全臺首創位於市議會內的創新基地,2020年11月24日正式營運,致力推動創業服務生態系統,打造完善的創業基地練功房,有助平衡溪北、溪南產業發展,吸引青年回流,呼應市府「智慧新都」的政策方向,創造新的產業聚落,建立在地產業生態鏈。
1+1+1策略 以大帶小推動「贏地」永續發展
林榮川局長指出,「贏地」依照經發局發展政策智慧綠能、數位轉型、生技與食品、民生與化工、創新設計五大主軸進行,定位永續經營,以數位經濟、體驗經濟及循環經濟為核心而奠定創生模式,鏈結地方與中央政府資源,建構「1+1+1」(全球研發運籌跨國企業+蛻變永續的在地企業+充沛穩定的政府)策略,共同推動「創業服務生態系統」,搭建臺南創業友善環境,落實「新創基地、贏向未來」永續發展。
為實踐「贏地」全方位的創新育成聚落,經發局設置單一服務窗口,採行一站式創業育成輔導服務,提供諮詢診斷、市場行銷、管理營運與協助資金補助申請等輔導,開設創新育成相關課程、工作坊、策展及創業活動,配合業師群、法律專家與創投,並結合業界外部資源與跨法人學研能量,齊心協助新創公司,加上進駐、交流空間及直播攝影室等硬體設備一應俱全,軟實力、硬實力配套達陣,從在地到國際,在臺南創業育成必贏。
幸福良食 智慧農業奏功,黑精淬產品賺外匯
產業發展科長龔伯璋舉出實例,「贏地」每年辦理創業小聚及SBIR計畫書撰寫工作坊,有效輔導贏地進駐團隊與在地學研機構、產業及創業投資業者彼此連結,並且已輔導幸福良食有限公司等廠商順利通過SBIR計畫補助案。經發局也拉拔廠商與臺南的生技、精密機械等六大聯盟及兩大公會互動,給予絕佳的產業輔導助力,另又帶領廠商參加InnoVEX亞洲新創大展,拓展商機,總計「贏地」營運迄今已舉辦152場活動、與會人數11,125人,成功輔導39間公司創業,帶動地方經濟效益達1億56.9萬元,增加就業人數超過200人。
幸福良食總經理劉震鋐很有感,2022年8月返鄉進駐「贏地」:「租一張桌子只花500元,房租全免!」感受到最大的益處是鏈結其他在地廠商,透過多采多姿的活動迸發新火花,成為好朋友,公司在現今異常氣候下建置AIoT微氣候站,藉由遠端智慧感測代替早晚巡田,精確評估土壤、溼度,節能且避免農損,不必再看天吃飯,不但300公頃硬質玉米與黑豆、小麥產量穩定,黑豆茶、黑精淬黑豆水榮獲農委會農糧署第八屆十大嚴選穀得(GOOD)產品競賽佳作獎,黑精淬更已銷往香港、英國賺外匯。
麥瑞克斯 木鱉果滴雞精勝出,回饋地方創生
麥瑞克斯國際執行董事姜靜文、適喜國際有限公司營運長宋珮瑜母女檔分享,接觸到臺東農改場研發問世的木鱉果,進而與嘉南藥理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吳淑靜進行產學合作,開發出擁有製法專利的木鱉果滴雞精,自今年Eatender銀髮友善食品評選勝出,並且獲經發局輔導取得專案貸款100萬元挹注原料採購及研發,舖就創業初期的坦途,公司得以回饋故里,攜手大內區公所投入地方創生,保留並行銷白堊土地貌生態農產品,更得力於產業顧問朱偉中博士協力的保鮮技術而能夠創建新的蔬果交易中心,幫助長輩們安心在地養老。
Win Win,解決創業疑難雜症,締造全方位贏家,「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大手拉小手,贏向未來。
(臺南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