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供應鏈轉離中國大陸不是新聞,其實已發生多年。記得我2008年在香港主版上市公司大洋集團服務當財務長/執行董事時,就曾歷經人民幣升值,及大陸開始推行5險1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跟工傷保險,加上住房公積金) 政策,讓大陸製造成本大幅上升,以造成台商開始有外移中國的想法。
當初主要考慮的是東南亞四國:越南、菲律賓、泰國及印尼(當時尚未將印度納入選項),但都不是很適合。一個重要原因是零件供應鏈,像組裝iPhone要上百個零件,零件供應商不願意在新國家花錢設廠,運費過去又太貴,而越南當時有缺工問題,所以最後只有需要較少不同原料的製鞋和衣服工廠去印尼設廠。
這10年多來,因為大陸的製造成本繼續增加,而越南缺工的情況也慢慢改善,很多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在越南設廠了。尤其當2016年川普開始中美貿易戰後,到後來的晶片戰爭,讓我當時看到即提出「一球兩制」的概念,也就是所謂的中國加一趨勢。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