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股票應該何時脫手?投資達人會考慮賣掉持股的「3種情境」

無論當下的損益狀況如何,一旦符合這3種情境我便會毫不猶豫地賣掉持股。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05-09

瀏覽數 42,000+

《日本散戶傳奇的小型成長股獲利法則》/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日本散戶傳奇的小型成長股獲利法則》/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通常在面對到以下三種情境時,會讓我考慮賣掉持股,分別是:1.股價急遽上漲以致價格水準偏高時、2.業績出現成長遲緩、惡化的跡象時、3.發現比現有持股更有潛力的標的時。(本文節錄自《日本散戶傳奇的小型成長股獲利法則》一書,作者:今龜庵,以下為摘文。)

雖說我會盡可能在股價偏低的局勢下買進,且作為一名鎖定小型成長股的投資者,我也還算是個成長型投資人(投資成長股),但會讓我賣掉持股的原因,應該與價值型投資人(投資低價股)並無二致。

我這個人對於買進時的價格完全不在意,買進時的股價會有多高,僅視我個人的狀況決定,何況買進價格與該標的股價走勢沒有任何關係。

當股價出現1這樣偏高的情況時,就沒有理由放著不賣,發展不如事先規畫的2也是如此。至於3,當有其他更具吸引力的標的出現在眼前時,會採取這樣的行動也是相當合理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無論當下的損益狀況如何,一旦符合上述3種情境我便會毫不猶豫地賣掉持股。投資人出於個人因素而被買入價格綁住,以至於誤判脫手時機的情況不勝枚舉。

如果符合這3種情境就立刻脫手,有時候固然可以成功獲利了結,但有時就只能夠立即停損。不過只要業績能夠按照預期成長,基本上我都會選擇繼續留下持股。

在沒有重大事件衝擊股市的前提之下,股價基本上常會跟著業績變動,因此出現評價損失幾乎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只不過,從不在意買進價格的我倒是沒有特地去確認過就是了……

反之,萬一業績因為某些情況產生意料之外的發展,只要無法判斷是否為暫時性的現象,我就會認定該標的符合2的條件立即賣出持股。這裡再和各位重申一遍,其結果視買進價格可能會成功獲利了結,也有可能只能做到立即停損。

接下來,我將對前文提到的三種賣股情境,在此為逐項為各位進行說明。

1.股價急遽上漲以致價格水準偏高時

所謂「股價急遽上漲以致價格水準偏高」的情境,是指相對於公司的成長潛力,顯示標的價格水準高低的本益成長比,達到偏高(兩倍以上)水準的情形。

我總是站在長期的立場投資小型成長股,在業績維持或是超出預期成長的期間,保留持股就會是我的基本方針。

然而,一旦有任何催化劑(推升股價的題材)出現,使得股價在短期內飆漲至本益成長比達到偏高的水準,此時怎麼說也得要獲利了結。

當市場對催化劑感到樂觀以致股價以猛爆性成長(過度反應)之勢急速上漲時,就有可能陷入暴漲後大跌的窘境。即使如此,只要業績持續增長的話,要繼續保留持股也沒問題,但當本益成長比顯示該標的可能處於過熱狀態時,將賣出持股列入考慮才是上策。

再加上我在選股時,都會刻意挑選常釋出資本或商業合作、M&A、先進技術或服務等,容易對股票市場造成影響的催化劑出現的標的。就這點來看,符合情境1被我賣掉的股票並不少。

在業績成長沒有低於預期的情形下,由於股價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快速推升,因此循情境1的模式賣出持股就能儘早獲利了結。

相較於先前提到的M&A等能立即推升股價的好題材,我選股時的「高成長」這一大前提條件,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一點一滴影響股價的催化劑。

既然原本就是循成效緩慢的模式進行投資,有速效型的催化劑出現加速股價推升,不過就是把收穫的時間提前罷了。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要是買進的標的成長低於預期,甚或是業績一路躺平的話,就表示自己當初規劃的藍圖(預期)事實上大有問題。

也就是說,既然在判斷上出了問題,乾脆爽快地認清自己的失敗才是明智之舉。這種情況,便符合情境2「業績出現成長遲緩、惡化的跡象」的賣出模式。

日本散戶傳奇的小型成長股獲利法則。(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日本散戶傳奇的小型成長股獲利法則。(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2.業績出現成長遲緩、惡化的跡象時

正如我在前面幾頁所提到,我根本就不在意自己買進時的價格高低。因此,循模式2賣出的損益情況,完全視當時的賣出價格決定。

倘若剛好能以高於買進時的價格賣出持股自然就有獲利,但若以低於買進時的價格賣出也只能算是立即停損了。話雖如此,無論最終結果是賺是賠,同樣都代表著我的預期出了問題,對我個人來說都只是一次的失敗。

不過,如同我在第四章所述,「股票投資就是場機率遊戲」,無論輸贏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要重整旗鼓,好好面對下一次的交易就行了。

此外,我雖然都會檢視各季的財報,但即便報表上的數字不好看,我也會思考這是否屬於暫時情況或者是因為特定因素所致。所以,不能光憑業績表現就斷定其成長不如預期。

只要全年度業績增長的大趨勢沒有改變,便保持樂觀的態度繼續觀察下去。反之,即便僅出現成長放緩的微弱訊號,一旦發現自己的預期出了問題,我也會馬上脫手獲利了結。

然而,某些標的因為手中持有股份實在太多,再加上小型股的流動性不高,有時也會出現難以一次出清持有股份的情形。遇到這種情況,就只能夠少量多批賣出持股。

3.發現比現有持股更有潛力的標的時

應該脫手賣股的情境3,則是「發現比現有持股更有潛力的標的」的時候,這也算是種相當合理的行動。

相較於目前持有的股票,新目標「在哪些方面更具潛力?」這個問題,可從預期成長率是否更高、相同成長幅度下股價是否更便宜、足以衝擊股價的催化劑有沒有可能出現等角度來探討。

當然,假如資本尚有餘裕,而持有標的看似依然具備維持高成長率的潛在動能,不賣股、轉而投入新資金,也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沒有這樣的餘裕,又將所有現金用於投資(幾乎不保留現金部位全力投資)的話,在風險控管方面又會產生疑慮,因此將資金轉移到可能更有效增長的標的會是比較保險的方法。

只不過,毫無節制地在短時間內於各標的之間不斷轉移資金或許可行;但說到底,我們終究是以長遠眼光期待標的拿出好表現,況且,稍有閃失可能在轉賣過程中沒有獲利不打緊,還白白花了多次交易手續費,得不償失。

最常見的投資失敗案例,就是多次隨意更改自己在投資之初所設定的時間軸所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來是為了炒短線而買進的股票,因為出乎意料的下跌只好暫時保留觀望局勢(不知不覺就演變成長期投資)。

與之相反的案例,則是原本是打算長期投資的標的,卻因為急功躁進,還沒觀察到任何不如預期的跡象,就早早賣出轉而買進其他標的,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見。

個人投資方針或策略的動搖,將直接導致投資失敗的情況發生,因此要循情境3賣股之際,務必慎重考慮再做決定。

《日本散戶傳奇的小型成長股獲利法則:10倍飆股這樣選!打造年化報酬率30%的選股戰略》,作者:今龜庵,方舟文化出版

《日本散戶傳奇的小型成長股獲利法則:10倍飆股這樣選!打造年化報酬率30%的選股戰略》,作者:今龜庵,方舟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