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五十年用汽車的歷程,可以看出本世紀世界汽車工業及市場的點滴發展。
1974年當年在臺灣"臺北房屋公司"任職建築設計部,公司配發福特雅士一台,鮮紅色極耀眼!
記得要20萬台幣,那可就是一戶二十坪(66平米)新建公寓的價格。當年高速公路剛完工,未塗白色分道線又無路燈,晚上上去如泥鰍入海,上坡時有如瞎子登天十分恐怖!跑一趟省公路下來震得車燈都散架了!
1979福特進口歐規千里馬Granada V6 外型流麗,馬力十足,一台六十萬台幣,十分拉風!
去走橫貫公路風扇皮帶斷了!用玻璃絲襪暫代跑了十多公里去修理店。
那年代有些美軍轉售謀利的美國大轎車,一般戲稱三個孔或四個孔,那是指引擎蓋二側的排氣孔。奧斯摩比爾/克萊斯勒/林肯都很氣派!
還有就是國產裕隆與日本日產Nissan合作的轎車。
八0年代末初抵溫哥華,第一台是一部二手美國Ford 旅行車稱"鄉村紳士", 棕黃色仿木紋外觀,還長征一千英里去過舊金山。
以後開過豐田Toyota Camry ,速霸陸Subaru旅行車。
並南下西雅圖買過一台Toyota MR2鮮紅,小跑車中置型引擎,車燈會豎起九十度!像只螃蟹。
九0年Lexus 登場外型一改方整呆板的日本車形象。
430 LS 開起來像擁抱瑪莉蓮夢露那麼豐實有勁!初登場才三萬美元不到。有人開了幾年二手賣出還是那個價。
近年新出LS500h美金12萬,在臺灣要530萬台幣。很簡單的公式300型三百萬,400型四百萬。
九三年推出Lexus SUV。一台RX300暗草綠色的,有點軍車味道,抬高了的SUV 外型令路人側目。開著SUV 在路上視野更清楚,再也不想開轎車了!
九0年抵新加坡工作,駕駛盤在右側,回加拿大則在左側,在新接待美國友人坐後座右座、他下車習慣性開右側門就被後側來車給刮上了!
一開始是買下公司律師英國老婆的一台Rover轎車。
車窗玻璃會整個掉陷下去,里程表會倒轉,半路說熄火就熄火!!親身體驗大英帝國工業之衰落!
新加坡購新車得先標購擁車證約萬把塊錢。二手車已有此證總價也得四、五萬新元。
後改購一台歐盟駐新代表的豐田Toyota Cressida。外型土土、但性能絕佳毫無故障。可惜開了六年才四萬公里就已滿了十年擁車證時效。只得上交報廢!
廿一世紀開始,英國Mini Cooper讓售給了德國BMW。
買過一台黑色Super手排,總覺得引擎有點卡,可能二個車系融匯需要磨合吧!
之後用租賃方式又開過一台白色敞篷Mini.選好日打開蓬沿浜海公路慢駛,微風徐來確實寫意!
但高速公路上絕不可開蓬快駛,絕對是災難性後果!
又續租賃六十個月Mini 四門型,比二門長18分,上下車還是方便些!
2003影片Italian Job(偷天換日)就是以Mini Cooper為全片主軸的動作片。
二十年來賓士開過五台。二灰一白B200/250十分實用,空間夠用!
之間開過GLK350有男性大吉普風範,馬力足。是少有的深寶藍色!
現揸一台GLC300 Coupe後段斜背流線,與同型SUV 款相差甚大!
我私下最鍾意Benz SLK,因為恰好我中文名字的英文縮寫。曾在海南海口,一晚當地木薯大王夫婦在市中心一幢別墅請吃野鹿。酒過三巡,大家聊到車,我說了中意SLK。
此際女主人請我起立、領我至車房,一開捲門眼前一台檸檬黃小跑就是它!
說起各家車廠的商標見第一張圖。
曾經在上海乘計程, 司機問說
"你知道大眾汽車VW的商標是誰設計的?"
"不知!"
"西特了!"(上海發音死掉了!)
心想設計者死了又怎樣?!?
經他解說原來他說的是希特勒。
還真是的! 希魔原來是想當藝術家的!
商標中豐田/Lexus/賓士/VW/奧迪都有聚財兼宏圖大展之氣勢。
還有關於型名及車型號許多歐美廠商做中國生意但都沒做好功課!
好比Mini出一款Country Man"鄉下佬"在上海就不好賣。
一些250型也成了二百五。
380就比400吉氣!
十年前在上海,有一次商界女傑〈人稱校長〉在浦東開了一部深棕色寶時捷超跑Porsche Cayman S,內裝是真皮蘭寶堅尼基調、紅肉葡萄柚色,地毯是石榴紅的。急駛前來地鐵站接我。引得路邊群眾一陣側目。
急急低身鑽入車內!休的一聲飛馳而去,說實在有點暈!
午飯後她要送我回浦西。太遠,不忍!其實是太暈。
在街口放我下車、恰好後面有一台空出租車,高跨一步才上了車。
"先生!這麼好的車怎麼不坐?來搭我這個差頭!(上海人稱出租)"
"跟老婆尋相罵(吵架), 被趕下來了!"
這是真實故事。
回首1983年首度來溫哥華,好友P 當時新購二台賓士,380SEC二門跑車/300SD柴油四門轎車
今年整四十年了。
現主人在香港、疫情四年末返,近想出手由吾代為處理。
那台380 四十年才跑三萬多公里。
取錀匙!開引擎蓋(摸了二十分鐘才開成),搭上電瓶,居然一打、車震!還能發動!!
這種來電的感覺,認真難言的微妙呀!!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建築師;原文刊載於作者本人部落格,經同意重新編輯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