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蔣德誼 圖片、資料來源/NHK、ハルメク編按:步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近年來也推出不少影劇作品,描寫熟年族群的生活議題。2019年,NHK推出一部名為《反正都快死了》(原名:すぐ死ぬんだから)的迷你劇,這句話是許多高齡者喜歡掛在嘴上的口頭禪,作者認為,面對老後,心態決定一切,與其想著來日無多,不
編按:「緊急預備金」這個概念,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歐美有越來越多理財老師建議還債之前,先存一筆錢再還債;而在還債過程中,也要盡量撥出一部分的錢存起來,當作你的緊急預備金。(本文摘自《加速你的FIRE人生》,作者為Yale Chen,以下為摘文。)在你開始還債旅程之前,我建議你先存1個月的生活費。
編按:此時此刻,我終於能覺得退休是一件好事。(本文摘自《退而不休》一書,作者為內館牧子,以下為摘文。)千草這五個月來想必對我沒出息的搖擺不定煩都煩死了,我想向她賠不是。也想謝謝她反對我去考名不見經傳的大學。說時遲,那時快,門被一把推開,兩個孫子衝了進來。把用折紙做的花環掛在我的脖子上,異口同聲地說:
文/陳莞欣 攝影/影巷26號 內文圖片提供/鄭秋鳳 場地協力/集信皮行編按:看似不完美的人生,其實也有它的美。《50+》讀者鄭秋鳳,在中年之際面臨生命的一連串考驗:先是自己確診大腸癌,好不容易完成治療,5年後又發現癌症轉移至肺。同一時間,還要照顧罹患食道癌的先生。外人眼中辛苦的日子,她平靜以對,盡量
編按:仔細想想,自退休以來,我整個人陷入了不知所措到丟人現眼的地步。好不容易打起精神來,又開始長吁短嘆;努力重新振作起來,又再次情緒低落的惡性循環。(本文摘自《退而不休》一書,作者為內館牧子,以下為摘文。)比起想工作的焦慮、比起在合不來的人手下做著不適合自己的工作,我決定要過得快樂一點!這次是真的這
編按:當生命走到退休的十字路口時,工作、感情、家庭、生活,一切都無法如所想的那樣……。前半生奉獻給職場,後半生再也不是「安享天年」說來那麼容易。(本文摘自《退而不休》一書,作者為內館牧子,以下為摘文。)離開山下的辦公室,夕陽斜照在住商混合大樓上,將又老又舊、髒兮兮的大樓染成柿子色。真令人懷念的街道,
寒露過後,天氣轉涼,在飄著細雨的這天,來到占地約4.6公頃的「板橋榮譽國民之家」。家區內矗立幾棟不同顏色的大樓,分別有橘、黃、綠等鮮明建物,令人眼睛一亮。幾株開著粉紅花的美人樹,在陰鬱的天空下特別醒目,宛如來到公園,心情為之愉悅。進入橘色外牆的祥和樓(或稱祥和堂),這裡是擁有100床位的失智專區,暖
編譯/蔣德誼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TABI LABO、Where traveler 圖片來源/seniornomads.com編按:退休以後,反而是冒險的開始!一對50後夫婦決定實踐「生活即旅行」,他們售出多年居住的房屋和車子等家當、上網訂Airbnb住宿玩遍世界,更開設
編按:太平洋的沖繩島上沒有退休這個詞。地表最長壽的這些女性,即便已年過100,仍照顧著兒孫。我的日本朋友說,價值觀、興趣以及專長三者的交會之處,就是生命意義之所在。(本文摘自《百歲時代:當長壽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活得更好?》一書,以下為摘文。)老無所終的全新世界—人生延長賽 2018年,一
農退儲金條例明年上路,農民若30歲起提繳35年,再加上老農津貼,退休後可月領3.7萬。不少上班族聽了驚呼,怎麼比勞工保障還好?更有人笑稱考慮回家種田去。「農民退休儲金條例」將於明年元月上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宣布,將比照農民職業災害保險開辦模式,自12/7起提前受理農民申請提繳農退金。根據農委會設算
編按:人生上半場,找工作是一個選項;到了人生下半場,找收入是必走的一條路。既然終歸要找收入,何不趁早!(本文摘自《失業教我們的事》一書,作者為洪雪珍,以下為摘文。) 每個月初,我都有一件例行任務,盯催數百名進階班學生的斜槓進度。這天是8月1日,10幾個群組像青蛙跳水般,噗通噗通地跳上跳下,
編按:去年冬天,我的一位醫生朋友在社區診所替65歲以上的人們施打流感疫苗。一群銀髮陌生人走進診所。這些人以前從來不曾來看過我朋友,因為他們身體沒有毛病。老人家當然還是會忘記鑰匙,專注力也會降低。然而上述數據顯示:我們可能擔心過度了。(本文摘自《百歲時代:當長壽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活得更好?》一書,以
極端的2020,新冠疫情凍結了人們的移動、改變了貨幣政策,更為全球經濟帶來許多 結構性轉變。一波接一波的經濟巨浪,打亂不少人的退休規劃。 轉機的2021,民間企業獲利回溫,全球景氣即將重啟循環。如何趁機搭上經濟走揚大 勢,看好、看對、看準,重新布局退休規劃,讓退休金多一半?危機,也是契機浮現的關鍵時
經濟變動讓人不安?市場震盪令人心煩?「時間 永遠是投資的最佳助攻員。」楊淑惠指出,把時間拉 長來看,短暫、劇烈變動往往是長期布局加碼的好機 會,只要能根據人生階段調整資產規劃,財富累積將 不再隨著市場起伏變得難以掌握。中國信託銀行個人金融副執行長楊淑惠觀察,對短線投資的人來說,看好、看對、看準是贏家
編按:一個好看、健康的老人,與一個放任一切的老人,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本文摘自《高年級逆齡先修班》一書,作者為克里斯.克洛利等,以下為摘文。)從現在開始,請你記住,老化與退化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老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生物學上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很多我們所謂的老化,以及大多數我們最害怕的變老
編按: 只要不是自己的父母,就可以平靜地接受對方逐漸衰敗的模樣,也能不被情緒左右,確實地做好看護工作。(本文摘自《這樣過日子剛剛好》一書,作者為大塚宣夫,以下為摘文。)對彼此不抱期待才能順利對彼此的依賴,就是最大的敵人。即便是關係再好的親子也是如此,因為是親子才特別困難。但是,如果是別人的話就能接受
國防部今年6月間以監察院糾正案為由,宣稱為貫徹杜絶支領「雙薪」意旨,要求軍職服役未滿20年退伍領一次退伍金、但領有優惠存款者,若在任政府編列預算支給薪俸、待遇的機構或團體,薪資只要超過公務人員委任一職等3萬1000元,6月1日起停止支領優惠存款。但國防部長嚴德發近日核定,支領退伍金再任公職人員,將於
編按:若要說飲食均衡是否能保證長壽,我覺得並不是。……就我而言,我覺得克制食欲所帶來的壓力,反而對健康更有害。(本文摘自《這樣過日子剛剛好》一書,作者為大塚宣夫,以下為摘文。)比起營養均衡,吃得開心更重要某一天,又有一位40幾歲的S小姐和我討論這樣的問題。我爸媽說他們每天晚上都去外面吃,而且還輪流吃
誰來為在家擔負長期照顧者的人出一份力?今年66歲的陳心惠照顧癱瘓兒子胡嘉文21年,母子相伴靠著信仰走出絕望谷底,然而,陳坦言照料癱兒的負荷並不甜蜜。外界網友得知此訊息,除了感動母親的偉大外,更關切政府長照政策與相關福利?畢竟一個家庭面臨這樣的考驗,太沈重。今年66歲的陳心惠照顧癱瘓兒子胡嘉文21年,
文/林濤生 攝影/日日寫真 場地協力/品茶集×Salon flowers編按:演員、模特兒周丹薇,2014年拜師學琉璃,今年辦第一次個展「周丹薇2020古焰鎏璃創作展—異花異象」,她同時也在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班攻讀,過著充實忙碌的生活。回首前半生,走過14次人工受孕求子未果、婚變、投資失利等
生老病死,人生必經;四大風險,退休必臨。退休規劃3鐵則,RFA教你做到、做好、做滿。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過程,尤其當人到了一定年紀後,「老」與「病」幾乎就像連體嬰,伴隨出現。如何讓人生最後階段,老的有尊嚴、活的有保障,在2020 年的此刻,人人都必須開始認真思考、規劃。台灣提前人口負成長 四大退休
文/陳莞欣 攝影/影巷26號編按:2019年,房地產專家張金鶚從任教30多年的政大退休,在木柵半山腰買下人生最後一棟房子作為退休宅。他認為,一棟理想的退休宅應具備幾項特質:能讓人在地老化、和家人保有獨立但不失親密的關係。且最好在屋主生前,就能藉由以房養老、捐房養老等方式,換取老後生活的保障。怎麼為自
調查執行╱遠見研究調查愈艱難的環境,是激發你奮鬥的勇氣?還是消磨你打拼的信心?不畏臺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年金改革導致退休金縮水、新冠疫情為工作增添不確定因素等衝擊,面對退休議題,國人反而愈挫愈勇。「靠政府會倒,靠自己最好」,風雨中信心逆勢上揚,用一個又一個理財計劃澆灌出完成人生夢想的搖錢樹。《遠見》與
勞保未來有破產疑慮,政府決策如何影響你?面對長壽風險的挑戰,有哪些解決方案?退休規劃中這些問題更須仰賴RFA專業人士協助。先前因為藝人突然因病離世的消息, 引起社會關注,雖然意外離世,但是慶幸的是,由於她生前理財有道,年近60 歲不用為金錢煩惱。的確,無論單身或有家庭,都應該儘早為退休預做準備。幸運
2020 真的是「歹年冬」!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至今不見緩和跡象,許多人在這個惡名昭彰的農曆庚子年,過得很煎熬。9 月中旬最新發布的「比爾蓋茲基金會」年度報告,就指出疫情帶來了三大衝擊:貧國公衛體系倒退25 年、極端貧困率升高、全球經濟損失是2008 金融海嘯的兩倍。最後一點對你我的影響最大,因為關乎
階梯式挑戰、遊戲化視覺、AI預測未來財富,透過APP輔助,讓存錢、理財也能像玩遊戲一樣有趣。一定要很有錢才能存款嗎?南韓網銀Kakao Bank可不這麼認為。Kakao Bank去年推出26週小額定存服務,只要口袋中有零錢就能存,從1,000韓元(約新台幣26元)、2,000韓元、3,000韓元、5
大人的基本學就像是一種持續進化的學習,以更貼近的姿態、更誠懇的思考,審視日常、了解自己,學會過專屬自己的風格生活。50歲,絕對算不上年輕,距離年老也還有一段路,站在人生中點,難免徬徨、迷茫。「能夠冒險,不怕迷路。就是所謂的大人。」風靡亞洲的理想生活實踐家松浦彌太郎在《松浦彌太郎的大人學》一書中鼓勵5
認識,就不恐懼。20歲一個人海外自助旅行;40歲開始想像老年生活;50歲在美重新念高中;60歲跟上年輕世代用智慧型手機學習新事物。漫漫人生,旅美作家丘引順從內心,一路「認識老」「不畏老」也「練習變老」,活出自己都想要的自己。你想像過92 歲的自己嗎?出版過20餘本書的作家丘引,今年63歲。15年前,
一場意料不到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層面擴及世界各國,也終結了全球自2009 年以來,史上最強的景氣擴張趨勢。邁向後疫情時代,投資布局怎麼調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 年的投資市場分外精彩。3 月份美股接連融斷;伴隨慘跌走勢的不是低迷氣氛,而是全球央行祭出寬鬆貨幣政策後的狂熱:美股反轉不斷創下新高
2020 黑天鵝起飛,失控的新冠疫情(COVID-19)從一個城市演變成歐美亞全境擴散,吹皺全球經濟一池春水。無限QE,利率直降,銀行裡的定存,每分每秒都在變薄變小,只因負利率大軍壓境,正張大血口默默吞噬你我的血汗錢。存錢不再是美德,波動已成新常態,必須搭上投資的列車,讓死錢變活錢。新冠疫情衝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