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心弱勢生的學者李家同,14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最近看到台大對弱勢學生有些措施,讓他們較容易進入台大就學,其他學校也都有類似做法,都希望能幫助弱勢學生,可是他希望教育界知道,光只有這種措施是不夠的。 他表示,首先,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一個學生如果程度不太好,卻和一批程度非常高
第33屆吳舜文新聞獎今日揭曉得獎名單,《遠見雜誌》2018年8月號封面故事〈我該不該去大陸?〉,榮獲兩岸新聞報導獎。《遠見雜誌》繼11月8日獲得第45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2019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信義房屋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報導獎」肯定後,今(13日)再以2018年8月號封面故事〈我該不該去大陸?
我大學畢業那年,碰上雷曼兄弟倒閉的金融風暴,畢業近乎是等於失業,政府祭出22k方案補助,希望能促進企業聘雇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沒想到許多企業一毛都不肯多加,讓很多大學畢業生剛出社會領到的薪水就是不多不少的2萬2000元,當時跟我同一屆畢業的朋友們,幸運一點的可以找到起薪2萬8的工作,但是絕大多數的人,
第45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2019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今日揭曉得獎名單,《遠見雜誌》的「直擊台灣無子村 你的家鄉會消失嗎?」專題報導,榮獲信義房屋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報導獎。國發會明訂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發布全台134個鄉鎮區有地方消滅危機,借鏡日本,啟動台灣版「地方創生」戰略。《遠見》率
時間回到1993年的南京大學…四名同寢室的單身大學生常常都談論著「如何告別單身」這個話題,後來甚至以1111光棍節名號來組織活動,更逐步從南京大學發展至各地大學裡,成為一種校園趣味文化。「那一天光棍們都沒事幹,就讓他們到網上買點東西吧!」2009年就從淘寶辦公室裡的一句玩笑話開啟了這龐大的經濟效應,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受邀談人才培育,曾在美國36年的他直言,從美國帶回來的不是技術,而是另外更重要的兩件事。到底是哪兩件事,對他影響如此深遠?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不只是國際級的半導體企業家,甚至帶動台積電在他去年退休前成為市值近六兆台幣的超級企業。此外,他慧眼識英雄,培育出如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威望媒
雖然做自己已經成為一種風潮,特別流行於年輕人之間,卻仍有很多中年人覺得做自己是不可靠的,是很困難的,甚至帶著傷害性,是自私自利的事。「也許,先不要談『做自己』,能夠過著自在的生活也就好了。」這位中年的好好先生這樣說。能夠自在過生活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可是,如果不能說自己想說的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個人,一樣薪水,統一用現金和純用信用卡消費,哪一種花得多?相信大家都猜得出,是信用卡。而且據美國的統計,用信用上消費,平均多花了一倍。為什麼?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習於把未來的自己當成別人。一切有那個「未來」的我埋單。前不久我家的洗衣機馬達壞了,我十萬火急地買洗衣機。上網更好比價,但是,性急的我等不了
「媽媽,我明天早上7點要到學校,可不可以送我?」弟弟問。他參加攀岩課外活動,需要提早到學校。第二天鬧鐘6點就響了,我抵抗著愛睏爬下床。然後又花了好多時間才把弟弟叫醒。看他沒睡飽,吃不下早點,我很心疼。「荷包蛋先吃,全麥麵包我幫你裝好帶上車吃。」從小就沒有早點帶走再吃的習慣,帶上車他會不會吃,我不確定
這些年就算工作再忙,我始終維持一個習慣:不管到哪個地方,一個禮拜都要去一次市場。在成都,我和同仁一起逛最local的玉林綜合市場,川人嗜辣,各種長的、短的、紅的、綠的,聽攤販介紹不同辣椒有什麼味道特色、顏色怎麼看、形狀怎麼選,才能找到最好的辣味與香氣。又或繞了一圈、蒐集一籃子各色香菌,細長而金黃、渾
我有一位學姐,在校就是風雲人物,波浪般的褐色秀髮,一雙迷人的眼睛閃閃發亮。畢業後嫁到洛杉磯,先生是好萊塢製片人,喜歡製作恐怖片。我心想,那不是很難製作?活得下去嗎?結果發現,恐怖片的製作成本很低,所以投資報酬率很高,她先生可賺翻了。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恐懼是可以製造的,還可以賺很多錢。美國總統川普
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就是找人合作,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在商場上,唯一可以長久合作下去的,就是找到雙贏的商業模式。要如何雙贏呢?在我就讀芝加哥商學院時就已學到:先要知道對方要什麼、自己要什麼,及雙方對不同要求重要性的先後次序。有一點像現在的中美談判,可能一方要面子,一方要裡子
同事到底是朋友還是敵人,很難分辨,也許兩者都不是。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同事更可能在慢慢謀殺你!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施洛姆從1988年起,連續20年追蹤820名成年人並體檢,發現與態度惡劣的同事合作,死亡率大大提高。數據顯示,那些很少或根本沒享受過「同事友愛」的中年員工,在調查期間死亡率比起其他人高出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正把台灣的金融服務帶入新紀元。10月中旬,政大與財金公司合作的「開放API(應用程式介面) 平台」正式上路,金融業第一階段的公開資訊已能整合介接,方便民眾一次比較不同銀行間的貸款利率、信用卡及相關商品資訊。第二階段的消費者資訊、第三階段的交易資訊,則預計在明年
最近常聽到報導,現代人流行網路購物,消費者來店頻率下降,實體店業績下降;一些口碑不錯的商店因店租上漲而結束營業;熱門商圈沒落等等,業者抱怨景氣不好,人力不足,生意難做。埋怨景氣不好,無濟於事。少子老化的社會變化,消費型態的改變,是我們要接受的事實。因此我們要面對環境的變化,認真思考消費者的需求,找出
近期高雄餐旅大學的實習旅館正準備進行改裝,重點之一在打造「智慧服務實驗室」(Smart Service Lab),預計導入多種新科技,包括臉部辨識的房門系統,能控制房內燈光、窗簾、電視開關的智慧音控裝置及VR(虛擬實境)訓練系統等。館內還將增設導覽與聊天機器人,及可觸控互動的大螢幕,利於顧客取得周邊
晚近「信託」儼然成為家族企業傳承資產或股權時的新顯學,甚至被視為繫緊家產的「萬靈丹」。然而,信託其實是一種複雜的法律工具,在看似牢不可破的架構下,卻鮮少有人去深究其利弊得失。已逝經濟學家阿爾奇安(Armen Albert Alchian)的一段話,可用來破解眾人對「信託」的迷思。他生前是美國加州大學
生於加拿大的美國解構主義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不僅是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他開創了建築史上的「數位建築時期」,更是為世人稱頌。2011年5月,我曾為《Frank Gehry談藝術設計×建築人生》一書撰寫推薦序,今年10月31日,中國醫藥大學蔡長海董事長邀請蓋瑞來台討論「醫學創
組織的根基,包括招聘、培訓、考核,在這三板斧中,最重要的是源頭不能錯,也就是招聘。阿里巴巴也不是一天練成的鐵軍。我剛去阿里時,問他們員工流失率是多少,工程師和銷售說,流失率是10%,但不是一年10%,是一個月10%。換句話說,若員工數不變,每10個月就把員工換過一輪。我再問他,有沒有採取什麼措施?他
想像一下,不管你幾歲、住哪、家中收入如何,只要你是台灣國民,政府每個月就會給你一筆錢。這筆錢的數字依照社會可以負擔的情況而定,可能是3百塊,也可能是1萬元,不過不管這個數字是多少,每個人拿到的錢都一樣多,這筆錢會給一輩子,直到你死掉的那天為止。這個方案被稱為「全民基本收入」(unconditiona
5月16日,國際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城市豪宅指數(The Prime Global Cities Index)報告,該指數追蹤的是全球45個城市的高端住宅價格。萊坊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主要城市的高端住宅價格整體仍處於上升軌道,但環比一季
2019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威望媒體暨IC之音董事長張孝威帶來「我在變動中的領導哲學」專題演講,分享他近20年精采的職業生涯與跨產業管理經驗。「行行出狀元」指的是各行各業都有傑出人才,這句話卻可以套用到張孝威身上。他曾任TVBS聯利媒體董事長、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執行長、台積電資深副總暨財務長
為期兩天的2019年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於今日(10月31日)圓滿閉幕,最後由本次大會主席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暨董事長高希均進行閉幕致詞。高希均回想,17年來的遠見高峰會,每年都贈獎表揚擁有傑出表現的華人領袖,在今年得獎的張孝威先生之前,過去和他過去共事多年、每次在優秀企業家調查都榜上有
【獲獎名單】遠見傑出領袖獎得主張孝威(威望媒體暨IC之音董事長)、梁天龍(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洪鎮海(儒鴻企業董事長)遠見青年傑出創業獎龔建嘉(鮮乳坊創辦人暨大動物獸醫師)2019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閉幕典禮,現場特別頒發「遠見傑出領袖獎」並舉行贈獎儀式,今年三位得主分別為威望媒體暨IC之音
「當有一天台灣不再是2300萬人、剩不到2000萬人,你會怎麼介紹台灣、你的家鄉?」這個由《遠見雜誌》副總編輯邱莉燕拋出的問題,揭開「2019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第11場論壇的討論,這場主題正是「地方創生的永續發展」。同場的與談貴賓包括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崇越集團董事長郭
你的家鄉會消失嗎?台灣已經進入「生不如死」的時代,今年1月至9月台灣出生人口只有13萬人,少於死亡人口,許多鄉村生機凋敝;不少人擔心,過幾年某些鄉村可能就會從人口地圖中消失。面對這個人口與地方發展的國安級危機,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陳美伶帶來解方。她在2019年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發表專題演講「射
華人品牌已逐漸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其中蘊藏豐厚的人文軟實力,也愈來愈被重視。隨著科技進步、時代快速遷移,台灣該如何才能打造出致勝國際的「品牌力」?2019年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第九場專題論壇以「致勝國際的華人品牌力」為題,由「中國正在」多元媒體平台創始人劉裘蒂擔任主持,與談人則有快樂檸檬(雅
每個世代都有創業家,如今愈來愈多年輕人走出校園後,不是找工作,而是創造工作。他們的共通點,通常都是懷抱使命,充滿想像,透過創新科技的商品或服務,致力翻轉社會。2019年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第八場的專題論壇「年輕世代翻轉創業」,由飛馬旅聯合創始人暨飛馬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楊振宇主持,邀請鮮乳坊創辦
2019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第七場的論壇「智慧能源打造零耗能家園」,由中興大學資訊管理系所暨應用經濟系所合聘教授許志義主持,邀請到台電董事長楊偉甫、中鋼總經理王錫欽、NextDrive聯齊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顏哲淵,共同探討台灣能源轉型的議題。許志義回顧過去電網的發展,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與
安全、便利、永續已成為各國發展智慧城市的重點。專攻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的大廠台達電子,一直致力提升智慧城市運作的能效。2019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第二天的論壇,早上邀請到台達電子執行長鄭平,以「遇見未來城市——互聯生智 能源成永續」發表專題演講。2016年11月,《巴黎協定》(Paris Ag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