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南方朔78歲過世!從記者到時政評論家傳奇一生,熱愛讀書「最便宜的快樂」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5-06-11

瀏覽數 950+

政治評論家南方朔(本名王杏慶)9日過世,享壽78歲。翻攝自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政治評論家南方朔(本名王杏慶)9日過世,享壽78歲。翻攝自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政治評論家南方朔(本名王杏慶)在戒嚴年代寫評論文章,被情治單位盯上;跑新聞與治學一樣嚴謹,一輩子堅守新聞倫理;愛書成痴,常沉浸書房,被譽為最用功的民間學者。

南方朔(本名王杏慶)9日過世,享壽78歲。

南方朔1970年代當記者時,常寫文章批評政府或中國國民黨,曾被情治單位盯上。解嚴後南方朔持續批評時政,立場鮮明,也曾引起爭議,他批評前總統陳水扁,也批評前總統馬英九,站在執政者對立面態度堅定。

不過,南方朔強調批判與撻伐之餘,須回歸人品鍛鍊,曾在作品《有光的所在》中指出,「當世界變得越來越無法想像,唯有謙卑、自尊、勇敢、不忍這些私德與公德的培養,才會讓我們免於恐懼,進而成為自我能量的發光體。」

1990年代廣電媒體初起,亂象環生,許多文字媒體工作者瞧不起廣電媒體,南方朔不贊成這樣的「自矜」,好像除文字,其他傳播平台都「不入流」。

據媒體工作者黃創夏在網路部落格「野武士──自由人的自由報業」描述,南方朔曾告訴他,報紙也有很多問題,但記者孤芳自賞,「這個不碰、那個低俗」態度非淑世之道,只是曝露「自認為是知識分子的傲慢」。

南方朔愛書成痴,稱是「最便宜獲得的快樂」

此外,熟悉南方朔的友人深知,南方朔大部分時間用於讀書,經史子集包羅萬象,還建議每個人的床頭都應擺上「漢賦」;此外,南方朔為寫作典藏許多冷僻書籍,甚至包括愛爾蘭語字典。

南方朔生前接受《台灣光華雜誌》採訪時說:「相較於其他事,讀書這件事最容易成功,因為讀書最沒有難度,只要肯讀,而這也是能最便宜獲得的快樂。」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南方朔說,他對書沒歧視,經典很好,八卦書也無妨,除非太不堪,一般都是開卷有益,「即使是讀羅曼史,若能把古往今來的羅曼史讀完,也能成為羅曼史專家。」

南方朔筆耕不輟,著作等身,包括《語言是我們的居所》、《語言是我們的星圖》、《語言是我們的海洋》、《在語言的天空下》、《世紀末抒情》、《有光的所在》與《給自己一首詩》等。

▲ 南方朔1998年口述分享讀書心法,收錄於《遠見雜誌》1998年11月號,詳見:南方朔讀書讀到成為大師

本文轉載自2025.06.10「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