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歡慶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相關文章
失智者的「校外教學」 :他幾乎失去口語能力,導覽時拼湊出字詞
在淡水紅毛城的紅磚古牆旁,一顆沙包喚醒沉睡的記憶。坐在輪椅上的失智者,原本神情淡漠,卻在看見展區的沙包後,瞬間眼神發亮,情緒激動站起身,親手示範童年遊戲,還耐心教導在旁的孫子。這一幕,展現「社會處方箋」如何讓文化成為治療的一環。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延緩失智退化、提升生活品質成為重要課題。馬偕紀念
長照不出現,分產全到齊
我和米亞是小時候的鄰居,搬家後就四散分離,失去連絡了。有時我會想起童年的夏天,擠在她家裡觀看棒球賽的那些夜晚。她家是村子裡第一家支起天線,裝設彩色電視的,家裡的孩子也多,三男二女,圍著滿滿一桌子吃飯,是我羨慕的大家庭。40幾年後我們在簽書會上見面,她拿著我的新書《我輩中人》走過來,喊出我的小名,而後
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2步驟建立「自驅力」,養成正確時間觀念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律,掌握時間管理的方法,但常常無論如何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做示範,效果總是不盡人意,產生挫敗感。其實是因為孩子對時間沒有概念,家長也沒有找到適合孩子的時間管理方法。家長應該從時間的基本概念入手,幫孩子一步步了解時間、親近時間,鼓勵孩子利用時間做更有用、更有意義的事
真正的健康,是讓孩子像個孩子:「乖寶寶症候群」的2種情況
乖寶寶症候群跟小時候成長環境密切相關,會有這種症狀的人從小就認為「我不乖就得不到愛」、「我是不被肯定的」,他們通常極度渴望獲得照顧者的愛與肯定。真正的健康,應該是孩子就要有孩子的樣子,比起做個乖孩子,更該重視心靈健康,如此一來,孩子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名成熟又幸福的大人。(本文節錄自《是家人也是他人》一
希望下一代未來變有錢?理財專家:送孩子去「做這件事」投報率最差
「教育會翻轉階級」觀念深植人心,許多父母認為,只要小孩好好讀書,找到穩定工作,就能衣食無虞,因此覺得送小孩去補習是最好的投資。韓國投資之神John Lee是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獲利超過1兆韓元,他指出,讓小孩去補習,是報酬率最低的投資,其實,翻轉貧窮的第一步,不是「好好讀書」,而是從改變「思維」開始
教他百折不挫好過陪他療傷:趁孩子還在父母羽翼下時,學「這件事」
美國改革家暨人權運動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曾說:「養育堅強的孩子比療癒受創的成人來得容易。」為了讓孩子變得堅強,請父母一定要讓他有機會自行體驗各式各樣的經歷。父母就算知道孩子正面對可能失敗的挑戰,也不要太急著幫他減輕負擔,而要讓他獨力去面對,才有機會養成鋼鐵般的意志。(本文節錄自《孩子的耐挫力,比什
被罵後孩子「變乖了」,不好嗎?他同時也變成「這樣的人」
孩子看起來變乖了,但是……因為父母會嚴厲斥責孩子,孩子就不做會被罵的事。乍看之下,孩子是變成「好孩子」了;但是,也變成了無法在遇到失敗時,不畏懼結果,依然相信自己做了對的事情的人。父母只要信賴孩子、肯定他們的價值,孩子自然會長出獨立面對生命的勇氣,就有能力面對所有的人生課題。(本文節錄自《不教養的勇
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貴婦隨便一枚耳環,比我總財產加起來還貴
出身底層的25歲保母,在美國上流階級看見的教養與生活實況。金錢能買到的東西、階級的現實、僱主家的精緻教養,都不斷刺痛著童年充滿陰影的史蒂芬妮。她也同時看見,即使是有錢人家裡高學歷、高成就的媽媽,也和普通家庭的媽媽一樣,面對著過多的要求、失衡的親職分工。這一切讓她陷入了迷惘──擁有金錢,就等於擁有幸福
曾被老師評「不可能成功」:猶太教育如何讓愛因斯坦激發天才潛能
出生德國猶太家庭的愛因斯坦,童年時期比同齡人更晚學說話,因此在學校被孤立。5歲住院時,看著父親送的指南針,開始好奇宇宙力量的起源,這種好奇心是讓他成長的重要動力。母親幫助愛因斯坦找到優點,堅信兒子擁有與眾不同的特殊才能。(本文節錄自《猶太人商道與塔木德智慧》一書,作者:洪益憙,方舟文化出版,以下為摘
夫妻倆為同一件小事吵到分房睡,20年後才解開真正原因
朋友結婚20年,夫妻倆經常為了一件事而吵架:丈夫在家時,無論白天晚上,總是開著燈。人在客廳,就開客廳的燈;人在房間,就開房間的燈;人在廚房,就開廚房的燈。而且離開時,總是不關燈。夫妻不知為此「討論」過多少回,但兩人都不肯讓步,都堅持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對方要改變。(本文節錄自《重啟人生的17個練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