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相關文章
最常見的心理疾病!至今最大型研究揭露:女性罹患憂鬱症「基因風險」較男性高
澳洲研究人員在日前發表的研究報告中發現,女性在基因上罹患臨床憂鬱症的風險高於男性,這項研究可能改變對憂鬱症的治療方式。法新社報導,在這項被譽為同類型中規模最大的研究之一中,科學家分析了近20萬名憂鬱症患者的DNA,以找出共同的基因「標記」。根據澳洲貝格霍菲爾醫學研究中心(Berghofer Medi
偏頭痛不要忍!恐引憂鬱焦慮「不是一般頭痛」,專家:症狀嚴重應及早治療
陳姓女子從進入職場以來,每幾天就會頭痛到冷汗直流、噁心想吐,20年來痛苦不堪,還因此罹患重度憂鬱。醫師提醒,偏頭痛若未及早治療,恐造成焦慮、憂鬱等身心共病。這名46歲陳姓女子,自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後就開始頻繁頭痛,每隔兩三天便發作一次,常痛到冷汗直流、全身發顫、噁心想吐。確診偏頭痛後,傳統止痛藥效果有
50幾歲是人生「第2次青春期」?如何度過,將決定你的「後半輩子」
「人過了50歲,體力就急速衰退。」「最近好多事都覺得力不從心……」我們經常會聽到4、50歲的人這樣感嘆。根據研究調查結果顯示,人生的幸福感從18歲起開始下降,在48歲時感到最不幸。中年,正處於人生幸福的最底點,該如何順利度過?(本文節錄自《中年不憂鬱》一書,作者:和田秀樹,遠流出版,以下為摘文。)5
為什麼會有週一症候群? 心理學專家:2大關鍵改善Monday Blue
不管是學生或上班族,在學校或職場度過週間重複固定生活的人們,在週日晚間過渡到週一這段時間所經歷的負面情緒或感受,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會出現憂鬱、悲傷、無力、壓力等,神奇的是,離星期一愈遠,相關症狀就會愈減少。這種週一症候群其實就是英語圈人們說的「Monday Blues」。(本文節錄自《大人系聰明心理
活出最真實的自己!你可能不知道,「這種快樂」原來有毒
一個不允許自己感受悲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感受快樂的;一個不允許自己感受痛苦的人,也無法真正感知幸福。更何況,永無止境地尋求快樂,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其實,任何情緒都有其功能,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記得從微笑的面具後走出,活出最真實的自己。(本文摘自《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一書,以下為摘文
北歐是幸福國度?調查:「這些因素」讓年輕人好憂鬱
北歐國家號稱全世界最幸福,但可能對年輕人來說不是如此。歐洲老年人和年輕人憂鬱症調查發現,北歐國家年輕人最憂鬱,但憂鬱現象在老年人群體就不存在。涵蓋歐盟、挪威、冰島和塞爾維亞約30萬人,關注15~24歲年輕人和70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訪談調查發現,平均而言,憂鬱症比例最高是法國,發生率約11%,但以不同
清掃心理垃圾!健保署陳亮妤教你「快樂」三件事
如果你長期有負面情緒、心理不健康問題,甚至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與工作,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分享做好「照顧自己」的三件事,這三個步驟相對簡單、也不用花什麼錢,就能遠離焦慮、憂鬱,達到療癒與復原效果,來看看這三件事是什麼?世界衛生組織(WHO)長期倡議「人們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There
憂鬱症與失智症息息相關!研究證實:憂鬱傾向可能加速老年人記憶力衰退
憂鬱症和失智症經常同時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而研究也發現,這兩種症狀有高度的關聯。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現今每5個人中就有1名長者,已有6個縣市的65歲以上長者佔總人口超過兩成。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會面臨身體機能衰退、記憶力開始變差,與社會逐漸疏離,甚至可能發生失去生活重心及子女離家空巢期,並容易產生失落
關愛自己是可訓練的能力:高度自我疼惜的人具備「6個關鍵技能」
「系統性羞愧」是由社會價值觀型塑而成的自我厭惡感,它像是巨大的黑洞,讓我們不斷嚴格審視自己,感到內疚與恐慌,它會帶來情感創傷,甚至讓我們陷入憂鬱、孤立與絕望之中。但實際上,很多時候,「系統性羞愧」只是將社會問題歸咎於受害者。(本文節錄自《擺脫羞愧的練習》一書,作者:戴文.普萊斯,天下文化出版,以下為
植物油不見得健康?用「吃」修復情緒有效,但該「這樣吃」
熬夜加班、超時工作、心力交瘁……職業倦怠來襲時,你習慣靠狂吃來解決嗎?實際上,「吃」對於修復情緒、緩解疲憊真的有效,問題在於——你該怎麼吃?Omega-3與Omega-6的比例失衡,便可能引發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且無益於緩解倦怠。《職業倦怠食療聖經:英國權威營養師帶你聰明吃, 從功能醫學視角修復情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