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lipower」是美國冷凍食品商,賣的是以花椰菜(Cauliflower)為主的各式無麩質(gluten-free)食品。創立至今短短三年多,已成為美加地區規模第八大的冷凍食品企業、賣出3千600萬片花椰菜披薩。Caulipower的創辦人Gail Becker原先在職場上一帆風順,擔任企業
Zainab Ghadiyali在印度的中產家庭中長大,19歲那年帶著僅有的107元美金離開孟買(Mumbai)到美國北卡州就讀化學系,就學期間曾到德國柏林參與針灸等替代性療法的研究,畢業後加入公共衛生的非營利組織運作到秘魯、尼加拉瓜工作。後來,又因為一頓免費中餐,意外獲得Facebook面試邀請成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們都會開始為新的一年規劃,期望能夠大展拳腳更接近成功。Elon Musk可說是這個時代最成功的創業家之一。他創辦的Tesla股價已經超越豐田汽車、SpaceX在上週六再次進入太空,是今年第26次成功升空。他的星鏈計畫,打算將數萬顆衛星送上太空,並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路服務。想要成
大家有沒有試過走進便利商店,想要買杯飲料,卻發現忘記帶錢包?隨著科技發展,現在就算沒有錢包,我們也可以透過手機上 App 付款。再加上今年的疫情,讓很多人視「現金」為「病毒來源」,電子支付更成為了人們首選的支付方式。這也導致很多店家開始不接受「現金」付款了。本文將帶大家看看世界各地「無現金化」的發展
Wendy de la Rosa是行為科學家,在杜克大學主持「Common Cents Lab」,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行為科學改善美國中低收入人口的財務健康。 Rosa博士和研究團隊在2017年做過實驗,把美國領取食物券(SNAP food benefits,美國政府發放給低收入戶換取食物的消費券)的人
Russ Laraway是人力資源顧問公司「Radical Candor」的共同創辦人,他曾是美軍陸戰隊軍官,帶領175人的部隊。當時他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每個人雖然單兵作戰,卻能完成共同目標?累積了幾次經驗,Laraway發現了「清晰願景」的重要性:當組織裡每位成員都清楚明白「最終目標」是什麼
編按:又接近找工作、換跑道的季節了!對於找工作,你今年有什麼打算,又作了哪些準備?相較於履歷表等書面資料,應徵時的面試過程占了更重要的地位。如何在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讓雇主留下深刻印象?答案就是,說出自己獨特的人生故事! 創新點:透過故事,展現你是個有領導才能,能解決問題和能團隊合作的最
電影「華爾街之狼」的主角在訓練夥伴們銷售技巧時,拿了一支筆告訴他們:「試著把這隻筆賣給我(sell me this pen)! 在行銷史上,也有幾位點石成金的天才,在社群媒體還不發達的年代裡創造出爆紅經典,像是:把石頭當寵物賣的廣告人、把塗鴉設計變成億級品牌的報社記者,或是在金融海嘯時還能靠穿衣服賺
職場上,我們時常被耳提面命:「不要把情緒帶進辦公室,才能讓自己看起來專業又理性」。但像是焦慮、嫉妒、害怕拒絕等「負面」情緒雖能在短時間內被壓抑,但累積在心中久了仍會發酵,最終化成委屈的淚水、甚至爆發成對同事大吼的情緒潰堤。Liz Fosslien是人力資源新創公司「Humu」的主管,他的職涯初期從事
我們很常會把自己的「不成功」和「沒有背景」做連結。好像別人的成功,都是因為有後台、有背景、有資源。來自英國的Jack Petchey爵士國中都沒有畢業,但他從打雜開始,最後成為了地產大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傳奇故事。創新點:為了不要錯過任何生意,直接睡在店裡,連結婚也只請假一晚!本文4大重點
2020年對航空公司來說,真是非常糟糕的一年。疫情導致沒人出遊,但隨著疫苗的好消息接踵而來,航空公司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再戰江湖!美國廉價航空JetBlue也不例外,它在即將來臨的感恩節假日為乘客提供新冠肺炎檢疫,讓大家可以安心出門,也打算在航班中使用高效濾網(簡稱HEPA),進一步降低乘客感染的
大家都知道運動很重要,但養成運動的習慣就是不容易。因此,近年來很多人在運動中加入各種不同的元素,讓參與者更投入。其中佼佼者有,將拉丁樂融入有氧舞蹈的 Zumba、由前海豹部隊指揮官創辦的 TRX、以及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跳床」健身中心 Bounce。創新點:訂定一般人負擔得起的加盟費,讓每個人都能夠
「人工智慧」、「大數據」是近年越來越常見的流行詞,而這股風潮漸漸從科技產業吹向傳統產業,尤其在吃、喝兩大領域,無論是百年老店「可口可樂」、美國威士忌新創「Bespoken Spirits」或是來自俄國的披薩新創「Dodo Pizza」都嘗試著解答一個疑問:如果在美食、美酒裡頭加入一點科技味,得到的結
天氣轉涼,早上喝杯咖啡很舒服。很多上班族不吃早餐,喝「防彈咖啡」(Bulletproof Coffee)。據說會讓人精神百倍,還能瘦身。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美國創業家Dave Asprey發明「防彈咖啡」的過程。創新點:在學習冥想的途中喝的酥油茶,啟發了「防彈咖啡」的構想。本文3大重點:1. 一杯酥油茶
近年來腳踏車不但被視為一種運動,而且還是很多人首選的交通工具。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人們為了保持社交距離開始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於是,更多人選擇了腳踏車。美國電動腳踏車公Rad Power Bikes因此逆勢成長了300%!今天,我們一起來看它的創辦人Mike Radenbaugh的故事。創新點:出
如果限制你一天生活費不能超過新台幣60元,你做得到嗎?絕大多數的人一定做不到。因為在路邊隨便買一杯飲料,或去星巴克買一杯咖啡,花費可能就不只60元,更何況還要用在其他衣住行上面。而這世上還有多達台灣人口近20倍的人,一天的生活費不到新台幣60元,我們如何協助他們?本文列出四種方法……創新點:透過「從
「秋風起、蟹腳癢」,隨時序入秋,又到了螃蟹最肥美的季節。有間位於美國邁阿密海灘的餐廳「Joe's Stone Crab」以特產「石頭蟹」聞名,是歷經四代經營的「百年老店」,更是全美最賺錢的獨立餐廳(不超過五間分店);雖然每年只營業七個月,年收竟高達3800萬美金、一晚接待1800位顧客!他們如何大受
人生的路終有盡頭,驀然回首,你希望留下什麼?是勝利的獎盃,還是無憾的滿足。美國UCLA女子體操隊總教練Valorie Kondos沒練過體操,也不會翻筋斗,卻帶領團隊贏得七次全國冠軍。她後來罹患癌症,但沒有被病魔打倒,只為用生命告訴我們:人生,還有比贏更重要的事情!創新點:不要被贏的文化左右,贏並不
Lucy Hone是位協助人們走出逆境的心理學家,當她的家鄉紐西蘭發生大地震時,她以自認為有效的方法幫助災民。但有一天當她自己成為受害者時,她才瞭解所學的方法對於悲傷者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於是她以自身為實驗對象,花了五年的時間,重新找到了讓人們走出傷痛的策略。而有三個方法,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創
「Hunt a Killer」是間美國新創公司,提供訂閱制的解謎遊戲,會員每個月會收到一個以改編兇殺案為故事背景,裝著法醫報告、信件、筆記和辦案工具的紙盒。讓玩家化身為遊戲中的角色,藉由盒子裡提供的線索解開謎底,將虛構的連環殺人犯繩之以法。由於疫情影響,美國許多地區實施居家隔離,促進訂閱經濟成長。而
創新拿鐵上週分享了麥當勞靠房地產和特許加盟模式賺錢的「硬實力」,本週接續著要介紹麥當勞從1955年創立至今,一路成長為速食業龍頭所憑藉的「軟實力」。一起來看看麥當勞如何不斷精進自我滿足顧客、順應全球分店所在地的文化做出營運調整?如何因應消費者飲食習慣改變招致的輿論批評?最後,面對今年的重大疫情,又會
「Soul Cycle」是美國知名連鎖健身房,專做飛輪,疫情前有99家分店。疫情來襲,整個生意瞬間崩潰。但他們想出這些生財之道,讓營收之輪繼續轉動。本文整理出四大重點:1. 定位精準,只有一種運動器材。2. 客層明確,鎖定頂級顧客。3. 快速成長,延伸戰線。4.&nbs
你我熟悉的麥當勞,一向以金色拱門、麥當勞叔叔、整潔的餐廳,及燦笑的服務員深植人心。但瞭解了麥當勞的獲利來源及資產價值後,你會發現,速食只是它的表面。麥當勞的賺錢之道,是經過縝密布局。創新點:特許加盟模式,搭配收租金,才是麥當勞一直賺錢的關鍵。本文三大重點:1. 速食業龍頭,賺錢關鍵不在速食。2. 特
有句廣告詞說:「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在美國,有位不到30歲的女孩,將人們對鑽石的深刻印象,融入對親人的永恆思念。其中的聯結,來自於骨灰。創新點:將親人火化後的骨灰,轉化成有紀念性的「骨灰鑽石」本文3大重點:1. 製作鑽石的過程,是場與眾不同的生命體驗。 2. 宣稱由親人骨灰做成的鑽石,是「無價
台灣近年掀起露營風潮,很多人愛趁週末一家人去體驗大自然,暑假更是露營旺季。受疫情影響最深的美國,旅遊業全倒,但「奢華露營」公司卻逆勢成長。什麼是「奢華露營」?為什麼在疫情中一支獨秀?這篇文章,從新創公司「Collective Retreats」談起,帶大家認識這個可能改變我們旅遊方式的新興產業。創新
助人,是應該給對方「釣竿」,還是給「魚」,沒有標準答案。一家位於美國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市的新創平台,使命是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面臨經濟挑戰的計時工和零工們,帶來生活最基本的感覺——「安定」!創新點:透過App功能,連結所有外送平台帳戶,讓用戶一次看到全部所得 本文3大重點:
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但美國最大電動汽車及太陽能板公司「特斯拉(Tesla)」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卻彷彿有用不完的時間及精力一樣,還同步進行著其他上天下地的劃時代事業,他所採行的策略,專家稱之為「伊隆.馬斯克效應」。創新點:以「五分鐘」為單位,建立工作時程表本文3大重點:1.苦
大多數雇主採用年終獎金及年度績效考核來激勵員工,但事實上員工並不喜歡每年僅有的一次表揚及獎勵,而是績效隨時被肯定。這個需求被一位工程師發現了,創建了一個可以協助企業360度表揚及獎勵員工的平台。他在創業前甚至還不是一位人資專家,證明了只要有心,門外漢也能成為造福上班族的專家。 創新點:捨棄
一家媒體公司,21%的營收來源是電子商務。它怎麼做到的?內容產業對不少人來說,真是個「慘」業。 BuzzFeed 卻能賺錢,它的作法,對個人有什麼啟發?靠內容賺錢?難。當大家都習慣免費在網上看到內容,只有高度差異化、有價值的文章,才收的到錢。這種文章,需要專業人才,四處搜集、產製別人沒有的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