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閱讀到本文時,或許您正徜徉於煙花三月的櫻花林下,在落英繽紛中翛然地度過228連假。但曾有多少人還記得,在去年的2月24日,自普丁在莫斯科黎明時分,無預警地向全世界放送了一支「向烏克蘭宣戰」的直播影片,開啟了這場世紀之戰,就自此等不到狼煙撲滅的一刻。
只能說,繁花易落盡、曙光總難現。當戰事屆滿一週年之際,非但沒有殺青完結,可悲的是,還以未完待續的外掛,在世紀的動盪史,持續占據篇章。
回顧這一年來,身為局外人的你我,或許只感受到東西方之間的相互制裁愈演愈烈、能源因而短缺、物價為此飆漲、供應鏈從此乾坤大挪移,鮮少人注意到,在這365天中,估計已有超過10萬名的兵民傷亡,其中有400多名是兒童,更有17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足足是敍利亞內戰的3倍。
然而歷史之所以為會一再重演,乃在於人們總習慣將教訓擺在史冊裏,而非內化到意識型態裏。這次俄烏戰爭其實最令人感嘆的是,他非但沒成為讓世人冷靜的安定劑,反倒成了加速世界裂解的助燃劑。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