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何時能休息?2成5勞工下班仍被交辦工作,平均每月執行4.7小時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3-01-31

瀏覽數 11,050+

圖/根據勞動部調查,去年有加班的勞工約占4成,平均每月加班工時為15小時。取自unsplash
圖/根據勞動部調查,去年有加班的勞工約占4成,平均每月加班工時為15小時。取自unsplash

根據勞動部調查,去年有加班的勞工約占4成,平均每月加班工時為15小時;另外,約2成5勞工下班後接到服務單位以各種通訊方式交辦工作,平均每月實際執行工作時數4.7小時。

為了解勞工工作狀況、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及職涯規劃等情形,勞動部以參加勞保的本國勞工為調查對象,每年辦理「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今天正式公布111年調查統計結果。

其中,勞工對整體工作感到滿意的比率為73.4%,以「性別工作平等」占比最高,其次為「同事間的相處與友誼」、「主管對員工的關切與照顧」;在不滿意的部分,以「工資」居首,其次為「人事考核升遷制度」、「工作負荷量」等。

根據調查,去年有延長工時(加班)的勞工占42%,較110年調查下降4.3個百分點,平均每月延長工時為15小時。按行業別觀察,以電力及燃氣供應業最高,其次為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

進一步觀察,勞工延長工時後每次均有領到加班費或換取補休者占84.1%。按行業別觀察,曾經「沒有」領到加班費或換取補休者以其他服務業占33%最高,其次為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金融及保險業。

另外,勞工去年曾在下班後接獲服務單位以電話、網路、手機App或Line等通訊形式交辦工作占25.2%,較110年調查上升1個百分點,當下即執行工作者占 14.6%,略升0.1個百分點,平均每月實際執行工作時數為4.7小時,略增0.1小時。

在實施遠距工作方面,勞工目前工作不可遠距執行占7成2,曾實施遠距工作者占2成。曾實施遠距工作的原因以「受疫情影響」占比最高,其次為「服務單位規定」、「工作時間彈性」等。

調查發現,若不考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目前從事可遠距工作的勞工,未來願意採取遠距工作模式者占67.5%,其中全部可遠距工作者未來願意遠距工作比率為84.7%、部分可遠距工作為63%。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勞工退休規劃方面,尚未規劃者占86.2%,已規劃者占13.8%,已規劃者規劃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按性別觀察,男性勞工中已規劃退休年齡者占14.2%,高於女性13.5%;男性規劃退休年齡平均為61.7歲,較女性61歲多0.7歲。

至於退休後生活費用來源,以「勞保老年給付及勞工退休金」占比最多,其次為「儲蓄」、「投資所得」及「由子女供應」,但仍有1成2為「目前無規劃」。

本文轉載自2023.1.31「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OHS系列專題:解密健康勞動力 臺灣永續的競爭力
數位專題

OHS系列專題:解密健康勞動力 臺灣永續的競爭力

臺灣人才排名亞洲第三,如何做到?關鍵在「健康安全勞動力」。 80%企業將職場健康與安全視為首要,63%揭露健康安全方針、64%實踐GRI 403,人才有幸福感是企業的本事,更是臺灣永續的競爭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